湖北最大裝配式建筑:實現三天蓋起一層樓


湖北省最大體量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武漢沌口六村項目現場9號樓第14層主體結構19日晚順利完工,至此該項目成功實現3天蓋起一層樓的建設任務。
裝配式建筑就是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將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每層的施工周期普遍在7天左右。 “我們項目裝配率達56.2%,實現‘三天一層樓’技術攻關。”項目經理孫安鋒介紹。
項目現場,1臺爬升式施工平臺正緊緊攀附在9號樓外墻,它剛剛輔助搭建完成14層主體結構的施工。相對傳統外爬架,爬升式施工平臺可隨時升降,速度達到5.6米/分鐘,高速且平穩。它不僅可以滿足主體結構施工防護要求,在主體施工完畢后,即可對結構進行外墻裝修工作,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爬升式施工平臺,作為裝配式建筑最重要的“元素”,預制構件的施工速度決定了項目施工的速度。在一次巡查過程中,孫安鋒及團隊發現,建筑轉角處的14塊PCF板吊裝繁瑣且耗時過久,吊到施工面后還需要不斷重復綁扎鋼筋、封倉灌漿等工序。
“既然構件可以自定義生產,為什么不直接讓工廠做成4塊,現場‘組裝’在一起就可以了。”觸類旁通,技術團隊提出,可以將臨邊的一些結構復雜且拼裝較難的現澆結構,直接放到工廠加工生產,既可以降低現場施工速度及拼裝難度,也可以減少臨邊作業,做大程度保障項目的質量與安全。憑借著這一道構件優化設計,為項目每一層的施工爭取到了寶貴的2小時。
6月17日,項目正式開始實施“三天一層樓”,孫安鋒帶領團隊火速開干。除了前期的優化構件設計,構件的吊裝與安裝速度也大大加快。在現場可以看到,運往9號樓現場的裝配式構件,均按照現場安裝作業的順序編號裝載構件并發車,車輛抵達現場后,直接從車上吊裝構件進行安裝,免掉了以往在項目現場卸貨、排序的二次轉運環節,每車至少能節省出1個小時的吊裝時間。最終,項目直接總結出一套“吊一面墻,驗一面墻,灌一面墻”的流水作業方法,并廣泛推廣到其他各個裝配式建筑的施工中。
推廣裝配式建筑是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加大技能型裝配式建筑工人培養和儲備力度,有利于推動勞動密集型民工逐步轉化為裝配式建筑技術型工人,提升實施能力。以上就是湖北最大裝配式建筑:實現三天蓋起一層樓內容,更多精彩內容可繼續關注環球網校。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可領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