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資料(皮膚放射性損傷的原因)


各位考生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時間、成績查詢等相關考試動態。
關于“皮膚放射性損傷的原因”的內容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
引起皮膚放射性損傷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1、醫源性
有學者對經治過的70例病例分析,占90%患者因體內或體表惡性腫瘤如乳腺癌、食道癌、肺癌、卵巢癌、子宮癌、皮膚癌等接受放射治療,如應用深層X線、60Co或加速器照射引起了皮膚損傷,也有因神經性皮炎、體表血管瘤等良性病變行淺層X線或32P貼敷治療引起皮膚損傷的。引起損傷的照射局部劑量為774~3199mC/kg(3000~12400R),平均1290mC/kg(5000R)左右,于30~60天內照射1個療程后治療完畢。
一般來說,只要放射治療的醫師對病情診斷、治療方案和劑量計算是正確的,治療時機器操作沒有錯誤,尤其淺層X線治療,照射后局部皮膚可能產生輕度反應,但不會出現嚴重皮膚損傷。檢查放射治療的原始記錄也看不出問題。推測發生的原因仍是操作失誤所致,如照射超過規定時間,未加用濾光板或周圍皮膚未加保護等。
2、意外事故性質
收治的70例病人中有7例(10%)屬于事故性質,如在X線機透視下取異物時間過長;進入未關閉電源的加速器的機房內或進入后已關閉的電源又被接通了;接觸無屏蔽保護的放射源60Co;放射源保護不當,被無常識的人撿取后藏于室內或口袋內,由于受照射時無任何感覺,以致本人、家屬、與之接觸的親友均受到嚴重的全身和局部的放射性損傷等等。
以上就是關于“皮膚放射性損傷的原因”的內容。
希望各位考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保持良好的備考心態。小編也預祝大家考試都可以成功!更多考試動態的及時了解,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各位考生也可以點擊文章下方下載按鈕,免費下載備考資料。關于“皮膚放射性損傷的原因”的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順利備考有所幫助。
最新資訊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腸外瘺2022-03-10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精選考點:腸外瘺2022-01-28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直腸肛管周圍膿腫2022-01-25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膽道出血2022-01-24
- 外科主治醫師基礎知識真題考點匯總2022-01-12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模擬試題(12月13日下)2021-12-13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2021-12-09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上消化道出血2021-12-08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外科治療的適應證2021-12-07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復習考點:胰腺內分泌腫瘤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