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是邁向建筑工業化過程中,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


01)“裝配式建筑是邁向建筑工業化過程中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
Q1:您能進一步描述究竟什么是裝配式建筑嗎?
A1:其實談到裝配式建筑,我們需要先聊 “建筑工業化”。這同時也是我們集團一直在踐行并致力打造的大體系。簡單來說,建筑工業化是建筑業、現代工業、現代信息業深度融合的一個行業,是整個建筑業的全面轉型升級。比如傳統建筑業是基于現場的人工作業與項目管理,像我們常見的建筑工地上堆放的零碎鋼筋、水泥、木材、門窗等材料,工人在現場進行施工。
而工業化體系的建筑,通過系統化的設計,是把整棟樓拆分成許多部品部件,將其變成成熟的工業化產品,并到現場進行組裝。在工地上,更像一個波音 747 的總裝車間,用集約集成化的產品替代了零碎的材料,最終實現一個高品質的工業化建筑。
如果你經歷過裝修,你會對這個過程的理解更加透徹。以廚房為例,20 年前傳統的廚房裝修需要進行磚砌、貼瓷磚、裝液化氣、安裝燃氣灶等等步驟,但現在整體廚房的裝修會有專門的櫥柜或廚衛公司到現場測量尺寸,并在指定日期上門安裝。整個過程只需要半天或一天。如果臥室、客廳等區域全部實現這樣的工業化水準,我們的內裝工業化就會實現。
目前,我們在國內所說的裝配式建筑更多的還是集中在建筑結構體的裝配,主結構的裝配式不足以說明裝配式建筑的先進性。真正實現工業化的建筑,是工業化的外裝、主結構、內裝三個方面相結合。
但事實上中國的建筑業的工業化、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水準,所以中國現在還在裝配式建筑的初始階段。但非常明確的是裝配式建筑一定是邁向建筑工業化過程中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并終將引領我們邁向建筑工業化,真正實現兩提兩減(提升效率、提升品質;減少人工、減少成本)。
Q2:裝配式建筑究竟更適合住宅還是公共建筑呢?
A2:前幾年來說,是住宅為主導推動裝配式建筑。但近幾年來,公共建筑比例逐年上升。以上海為例,上海在裝配式建筑領域已經走在全國前列,近兩年上海要求 100% 的公共建筑按照裝配式建筑來建造,所以公共建筑應用裝配式建筑將成為主流。
其實一些公共建筑項目非常適合由裝配式建筑來打造,如學校、醫院、圖書館等等。
02)“真正好的產品要到市場中去檢驗、去實踐。”
Q1: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成為人人關注并擔憂的熱點事件。我看到有些人在爭論,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究竟是不是裝配式建筑?針對這一熱點,您還有什么想與我們分享的?
A1:是,火神山醫院 / 雷神山醫院屬于裝配式的模塊化建筑。這兩座醫院可以在 10 天內完成建設,首先與 2016 年國務院鼓勵大家做裝配式建筑有極大的關聯。因為項目的整個建造過程所需要花費的采購成本、人工成本極大,對產業鏈的整合能力要求很強,如果沒有當初的政策鼓勵,我們現在很難有這么大的模塊化建造體量,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完成建設。得益于國家的提前布局才能實現今日的奇跡。
火神山醫院 / 雷神山醫院又是社會需求的一個典型代表,諸如戰備、臨時簡易辦公和居住用途,用模塊化的建造方式去實施最為適合,而且可以直接復用到下一個需要的地方。
Q2:火神山醫院 / 雷神山醫院使用的是裝配式鋼結構,這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有何不同?各自適用于什么建筑類型呢?
A2:裝配式鋼結構與裝配式混凝土只是體系的不同。使用什么體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體系與終端產品的切合度,是否符合人們和市場的需求。拿火神山醫院來說,它只是一個簡易的處理疫情的隔離救治醫院,對耐久性、舒適度要求并不高,所以使用輕便的鋼結構。但不能把這一體系用在人們將要長期居住的住宅中,這不符合現實情況。
但是我相信各種產品都有自己的更新和迭代過程,社會大環境在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改變??赡芪磥砣藗儠喖s、耐久性與品質有新的定義。一方面是產品影響人,另一方面是人影響產品。每一種體系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但它們都在升級和進化,以不斷適應市場需求。真正的好產品需要拿到市場中去檢驗,再反饋市場的信息給研發和生產部門,這樣才能提升我們每個企業的競爭力,也給用戶帶去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03)“發展建筑工業化是建筑行業的自我革命。”
Q1:回到綠色建筑這一話題。我們看到業內有一種觀點,說普及綠色建筑的捷徑就是裝配式建筑,您怎么看兩者之間的共性和連接?
A1:我們前面說 “建筑工業化” 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就是它和綠色建筑的第一個共性。兩者都貫穿了全產業鏈,從項目策劃開始,貫穿了設計、開發、生產、施工和運維。
第二,建筑工業化與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又是一個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一個建筑工業化產品,沒有和綠色建筑相結合,它又何談先進性?它的工業化程度、節能減排的效果、運維的便捷性與舒適性又如何體現?綠色建筑標準提供了一個更系統化的工具,讓我們去留意項目中的每個環節,減少短板。項目的智慧建筑做好了,綠色建筑的得分相對也更容易實現;綠色建筑做好了,項目的建筑工業化也更容易推動。所以說三者互相支撐、互相提升。
談到這里,就涉及了建筑工業化與綠色建筑、智慧建筑的第三個共性,就是他們都會產生增量成本。但是從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來說,這部分成本其實是降低的。之前我們就航信大廈要不要做綠色建筑做過一個前瞻性的研究,結論是實踐綠色建筑的標準產生的增量成本大約用 10 年的運營成本就可以追平。如果這個建筑的壽命是 50 年,那么后 40 年它的運維成本是大大降低的。
Q2:裝配式建筑在建筑市場有望達到什么樣的份額?
A2:2016 年國務院發文指出,要用十年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 30%。根據現在的情況,在 2025 年左右實現這一目標是可行的。
但這并不僅僅是一個目標,我們從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國務院在推進建筑業發展中的預判以及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
國家提前看到了在未來的十年,中國勞動力會慢慢進入一個比較緊缺的狀態。而恰恰就在這段時間,中國又是在從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的發展過程中。同時,我們的信息業也走在了世界的第一梯隊,比如 5G 的應用,對建筑工業化的發展一定會有作用。并且隨著 5G 的普及,我們的數字建造就可以實現。數字建造一旦實現,從設計到運維的大數據就可以和綠色建筑、智慧建筑結合,從而真正打造智慧城市。
所有行業都遵循著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如果這個行業不發展升級,就會失去發展的主導權。建筑工業化就是建筑行業的自我革命,它在改變所有設計、生產和施工的方法,甚至顛覆傳統的管理模式。
集質量穩定、能耗低污染低、生產效率高、安全事故低、勞動強度小于一身的裝配式建筑,很大程度上滿足世界綠色、低碳建筑的市場需求,順應了中國住宅產業化的發展趨勢。裝配式建筑這種建造方式帶來的便捷性和穩定性,會成為未來建筑業快速發展的基調之一。以上就是裝配式建筑是邁向建筑工業化過程中,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內容,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