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過度理由效應


考生須知:2020年5月份的心理咨詢師考試因疫情延遲到8月份進行(點擊查看通知詳情),考生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心理咨詢師新的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
過度理由效應,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們行為原有的內在理由而成為行為支持力量,行為從而由內部控制轉向外部控制的現象。
簡介
過度理由效應是從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L. Festinger)的認識不協調理論衍生出來的概念,根據認識不協調理論,如果人們一種行為本來有充分的內在理由,如興趣支持,則人們對于行為與其理由的認知是協調的。但此時如果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錢獎勵),給人們的行為額外增加“過度”的理由,那么人們對于自己行為的解釋,會轉向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而減少或放棄用原有的內在理由。此時人們的行為就從原來的內部控制轉向了外部控制,如果外在理由不復存在,如不再提供金錢獎勵,則人們的行為就失去了理由,從而傾向于終止這種行為。這就是過度理由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德西等人及博吉亞諾等的實驗研究也證實了它們的存在。這些研究表明,與沒有得到報酬的人們相比,得到報酬的人,降低了對原來喜歡的測智難題的興趣,如果不繼續付給報酬,他們傾向于放棄解題的機會,而沒有受到報酬這一過度理由影響的人,則一直保持對解題的興趣。對于兒童,承諾付給報酬也將他們原來喜歡玩的游戲變成了工作。即若不真的付給報酬,他們就不再玩這些游戲。而沒有承諾付給報酬的兒童,則繼續保持對游戲的興趣。
德西經典實驗
實驗過程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實驗方法,很好地證明了過度理由效應的存在。他以大學生為被試對象,請他們分別單獨解決誘人的測量智力的問題。
實驗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每個被試自己解題,不給獎勵;
第二階段,被試分為兩組,實驗組被試每解決一個問題就得到1美元的報酬;
第三階段,自由休息時間,被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存在考察被試是否維持對解題的興趣。
實驗結果
結果發現,與獎勵組相比較,無獎勵休息時仍繼續解題,而獎勵組雖然在報酬時解題十分努力,而在不能獲得報酬的休息時間,明顯失去對解題的興趣。第二階段時實驗組的金錢獎勵,作為外加的過度理由,造成明顯的過度理由效應,使獎勵組被試向用獲取獎勵來解釋自己解題的行為,從而使自己原來對解題本身有興趣的態度出現了變化。到第三階段,獎勵一旦失去,對態度已經改變的被試,沒有獎勵則就沒有繼續解題的理由,而控制被試對解題的興趣,沒有受到過度理由效應的損害,因而,第三階段仍繼續著對解題的熱情。
實驗結論
這個實驗說明,過度理由將對在每個人的身上都發生著作用,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們行為原有的內在理由而成為行為支持力量,從而行為由內部控制轉向外部控制的現象。
原因:
由于人們維持認識平衡的自然心理需要,一種行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應的內心理由就會越少。無論是對學習成功給予的物質獎勵,還是給人們道德行為強加的外在約束力量,都會使人傾向于用外在理由來解釋自己的行為,促使人們養成他律的人格。受外在獎勵學習的人,沒有了獎勵也就不再愿意學習。由于外在約束才強迫自己行為要符合于道德的人,外在約束一旦失去,他的行為也會自然地超出道德的軌道,使人缺乏自律的道德。
啟示:
第一,不要止步于任何外部理由,而要深入發掘外部理由背后的原因,哪怕這種理由看上去是一種無稽之談。
一天,一個客戶寫信給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龐帝雅克部門,抱怨道:他家習慣每天在飯后吃冰淇淋。最近買了一部新的龐帝雅克后,每次只要他買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從店里出來車子就發不動。但如果買的是其它口味,車子發動就很順利。龐帝雅克派一位工程師去查看究竟,發現確是這樣。這位工程師當然不相信這輛車子對香草過敏。他經過深入了解后得出結論,這位車主買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時間比其它口味的要少。原來,香草冰淇淋最暢銷,為便利顧客選購,店家就將香草口味的特別分開陳列在單獨的冰柜,并將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而將其它口味的冰淇淋放置在離收銀臺較遠的地方。
深入查究,發現問題出在“蒸氣鎖”上。當這位車主買其它口味時,由于時間較長,引擎有足夠的時間散熱,重新發動時就沒有太大的問題。買香草冰淇淋由于花的時間短,引擎還無法讓“蒸氣鎖”有足夠的散熱時間。
第二,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過于充分的外部理由。
處于管理崗位的人都會發現,獎勵的刺激會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別人保持高漲的熱情,對于處于低潮中的人尤其如此。但是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保持不變,就會使獎勵成為工作的過度理由,一旦失去外在獎勵或者獎勵無法滿足其需要時,結果就會反而不如從前。
激勵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藝術,它應包括精神上的沐澤,而不是單純的物質刺激。使一個人持續不斷的努力,應該激發其內在的動力,而不能只靠外在獎勵。
運用:
心理學實驗證明,表揚、鼓勵和信任,往往能激發一個人的自尊心和上進心。但獎勵的原則應是精神獎勵重于物質獎勵,否則易造成“為錢而工作”的心態。同時獎勵要抓住時機,掌握分寸,不斷升華。管理者如果希望自己的員工努力工作,在給予恰當物質獎勵的同時,還必須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喜歡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免費下載“按鈕進入題庫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和女兒吵架,溝通困難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女性,18歲,大專學生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MMPI-2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測驗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同學跳樓自殺自己焦慮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擔心自己患上心臟病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母親去世痛苦2021-05-09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覺得老師和自己過不去2021-05-08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乘電梯恐懼2021-05-06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情緒低落,經常失眠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