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發展,國內現在的具體情況


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為7260萬平方米;2016年達到1.1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7%;2017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約為1.52億平方米;2018年建筑工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約2.9億平方米,同比增81%。
雖然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整體增長明顯,不過目前在房地產領域的應用范圍依然較小。目前來說,一個區域內的在建項目,裝配預制構件的施工場地僅占20%左右,由此可見,裝配式建筑在我國房地產行業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約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呢?雖然裝配式建筑未來有著萬億元的巨大規模,但在享受裝配式建筑紅利前,房企需要邁過技術和成本兩道門檻。
目前很多裝配式建筑,尤其是規模小的裝配式住宅,成本反比傳統作業方式更高,不過相比材料費用,更突出的矛盾,則是時間成本。“施工進度比普通作業結構要慢,這對于講究快周轉、時間就是金錢的開發商來說,肯定行不通。理論上,裝配吊裝的施工速度應該比傳統施工快30%~50%,但實際運用中,裝配式建筑并沒有體現出施工周期短、資金利用率高的優勢。很顯然導致這一問題的,是技術普及度和應用率的差距。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目前很多房企都選擇與裝配式建筑企業合作,推進裝配式建筑技術在開發項目中更深入的應用。
不可忽視的是,目前裝配式建筑發展依舊是一個新興產業,由于行業內新進入者眾多,不少企業都是剛從傳統建筑領域轉型,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低、專業化協作水平低、專業人才匱乏、技術力量薄弱,導致產品技術含量不高,設計與生產脫節,生產與施工脫節。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1月6日 ,鑫淼遠大的股東之一遠大住工在香港聯交所正式IPO,成為裝配式建筑行業香港IPO首股。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從長遠來看,拋開環保這塊不談,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用工荒問題會導致傳統建筑模式勞動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不斷提高,而裝配式建筑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工藝流程的不斷完善和上下游銜接度的提升,成本將會不斷降低,直到持平甚至低于傳統建筑模式,并為開發商帶來非常可觀的利潤。
在裝配式產業發展中,掌握裝配式建筑核心技術,毫無疑問,將是時代的創造者與引領者。推廣裝配式建筑是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裝配式建筑發展,國內現在的具體情況大家都了解了嗎?更多精彩內容可繼續關注環球網校。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可領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