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實操課 > 心理咨詢實操課學習教程 > 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安慰劑效應 vs 反安慰劑效應

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安慰劑效應 vs 反安慰劑效應

更新時間:2020-05-26 09:51:19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57收藏28

心理咨詢實操課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實操課頻道小編為心理咨詢師學員整理了“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安慰劑效應 vs 反安慰劑效應”的相關內容,供廣大心理咨詢師學員了解學習交流之用,詳見下文。

安慰劑效應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安慰劑效應”,說的是一個人覺得自己可能得病了,到了醫院醫生開了個藥,他吃下去就好多了。但其實那個所謂的藥的成分就是淀粉,根本不能治病,也就是安慰劑。病人覺得自己好多了,完全就是心理作用。

通過科學檢測,研究人員發現,吃了安慰劑的病人,不僅“感覺好多了”,而且他身體的硬指標,比如血壓之類,也真的變好了。也就是說,人的思想,可以切實地影響人的身體狀況。

反安慰劑效應

比如,一個人可能睡眠沒問題,但他覺得自己睡眠不好,結果他的身體就表現得好像真沒睡好一樣。這就是“反安慰劑效應”。意思是說,這個人本來沒事兒,因為自己以為自己有問題,結果就真的有了身體問題。

斯坦福大學心理與身體實驗室的科學家艾莉雅·克拉姆(Alia Crum),目前就在專門研究怎么用一個好的心態,獲得好的健康。她曾經找了84個酒店清潔工,她們身體狀況一般,普遍都有點兒高血壓。

克拉姆對一半的人說,打掃衛生的工作每小時要消耗200卡路里的熱量,這其實已經滿足了美國醫學界的鍛煉標準,也就是說,干活兒其實就是在鍛煉身體。對另一半人,克拉姆什么都沒說。

結果一個月之后,那些被告知干活兒就是鍛煉的清潔工,平均體重下降了一公斤,血壓也下降到正常水平,而另一半人沒什么變化。

這個結果有兩種解釋:

1、是清潔工的心態直接影響了健康。

2、是被告知干活兒就是鍛煉的清潔工,干活兒時更賣力了。

如果是后面這個解釋,那這個效應就沒那么神奇了。但事實更像是第一種解釋。

有人做了一個長期跟蹤研究,考察了6萬人的“健身心態”和他們20多年來的實際健身狀況。結果表明,心態比實際的鍛煉更重要。哪怕兩個人的實際鍛煉時間長度和鍛煉水平一樣,那個自以為練得好的人,他的死亡率會比那個悲觀的人低很多。

所以,要積極承認自己在鍛煉,并且不要認為自己的鍛煉水平不如別人。

在面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時,做一個理性的、清醒的明白人,你最好問問自己,到底是你被迫如此,還是在主觀上把自己變成了那個樣子。

2020年5月份的心理咨詢師考試因疫情延遲到8月份進行(點擊查看通知詳情),要趁此機會抓緊時間去備考;考生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及時獲取心理咨詢師新的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也可報名參加新考期心理咨詢師。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免費下載”按鈕進入題庫下載學習。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實操課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實操課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實操課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心理咨詢實操課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