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上風口 裝配式建筑闖出新天地


新基建吹響建筑業升級號角,快速建成的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讓裝配式建筑大放異彩。
“風口”已來,變革悄然發生。4月30日,在西南最大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生產基地——中電建成都建筑工業化公司生產車間,成都高新區公共服務配套PPP項目近1萬方的預制品疊合板加緊制造。
5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機器轟鳴,火花飛濺。勞動者戴著口罩,揮汗如雨,以勞動的方式迎接節日!
全產業鏈基地“個性化”的“流水線”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工業園區的基地,占地428畝,集砂石加工、商品混凝土以及PC構件生產于一體。
正式投產一年,基地漸成規模,產能逐步提升。具備混凝土構件年產3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年產120萬立方米,砂石骨料年產170萬立方米的生產能力,成為西南最大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生產基地。
四川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成都市裝配式建筑產業“先進企業”;主打產品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式樓梯榮獲中國電力建設集團2019年優質產品獎。完成實用新型專利申報4項、著作權申報1項、立項申請2項。數據說明成績,這支年輕團隊一直在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哪些沖擊?危中尋“機”,關于產業鏈布局、科技創效、品牌塑造等有何思考,如何轉換為發展新動能?
“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全產業鏈,是以砂石骨料加工、商品混凝土和裝配式PC構件生產為產業依托的全產業鏈綜合性企業。裝配式建筑的任何一個部件,咱們都可以生產。”總經理陳春濤頗為自豪。
2016年,國家明確提出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力爭10年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比例的30%以上。誰先搶占市場先機,誰就占據主動權!目前,該公司已走在成都乃至西南地區前列。
裝配式建筑,就是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與傳統建筑方式相比,具有機械化程度高、節能環保、現場人工作業量小、節省工期等多種優勢。
以100平方米的建筑內隔墻的施工為例,傳統的施工方式至少需要16人,但如果采用裝配式施工,僅需7人左右就能完成,效率至少提高1倍。
通俗地講,裝配式建筑就是用“搭積木”的方式蓋房子。“積木”在生產線上制造完成,到施工工地只需要按照說明書搭建就行。而在這個全產業鏈基地,可以根據訂單,按需“定制”。
提到“定制”,人們往往想到“個性化”,裝配式建筑如何將“大規模”和“定制”這兩個矛盾的詞組捏合在一起?
生產車間,伴隨機器轟鳴聲,現場一片繁忙。鋼筋機器人正在精確切斷鋼筋,數控魚雷罐滿載混凝土駛向各個布料點,數控布料機、震動平臺有序放料振搗,PC構件魚貫進入智能溫控養護窯。
在這里,所有PC構件都是按照不同客戶“口味”而生產。而有一些特殊的項目可復制率極低,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某商業廣場項目,共有7500張疊合板,卻有5600個型號,幾乎是“一板一型”,“私人訂制”。
在陳春濤看來,解決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提升生產效率。通過對生產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的數字化改造,實現生產平臺的智能化升級。從而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產品品質,實現生產方式的躍升,達到“大規模”和“定制”的平衡。
洼地效應從“建造”走向“智造”
建筑業的未來在智能建造,而智能建造依托于行業工業化、自動化、信息化的產業基礎。必將進一步促進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融合發展,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已來,在這里的一個操控室內,工作人員只需在操控室點擊電腦屏幕,就可實時掌控產品從原材料到各類資源配置,從生產、檢驗到堆存、發運全生命周期過程。即便是交接班人員沒有進行面對面溝通,也不會生產混亂題,而遠在100公里外的客戶也可以從特定的APP上隨時查看生產進度。
技術,是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關鍵。為此,起步之初就開始了技術儲備。
為了推進智慧工廠建設,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合作開發MES系統(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系統),實現數據實時采集、動態分析處理,制造過程“透明化”,隨時隨地控制、協調制造全過程。
“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一套會‘思考’的智能工廠控制平臺,被稱為‘超級大腦’。比如,在生產基地,攝像頭進行360°無死角‘巡邏’,PC構件廠、砂石骨料加工廠、商品混凝土生產廠等施工現場都能通過控制平臺實時監控。”公司總工程師劉洧驥介紹。
“超級大腦”通過企業信息化與生產車間的底層設備之間搭建橋梁。通過自主研發與合作開發實現BIM、ERP、EMS系統的兼容,讓各個系統各司其責并互相監督管理,形成一套全新的智能制造企業化管理系統。
簡單來說,系統將人員、設備、物料、安全、質量、進度等要素集于一體,像“戰斗指揮部”,既能分析局勢,還能發號施令。此全方位的信息化動態監控,不但抓實管理細節,還降低生產成本。
同時為加強專業技術發展與儲備,他們積極與國內PC設計、制造、培訓等領域的優秀單位合作,從裝配式PC構件設計、生產、研發各個方面進行對標學習,共輸送20余位技術人員前往沈陽、北京、上海等地進行脫產式培訓。
目前在工廠成套裝備、生產工藝、BIM技術等方面基本實現“工業化、自動化和信息化。與之相適應的多種裝配式建筑實施應用,發展勢頭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客戶體驗優質服務,工業化公司提供定制化的“一對一”服務,及時應對客戶的突發情況和要求,調整對接交貨時間,通過專屬物流鏈的加持,讓貨物最大程度保質送達,同時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客戶只需掃描貨品上的芯片即可了解產品批次的生產時間和其各流程所負責的人員,有效減少信息不對稱,保證貨品的質量及售后,更好的追根溯源。及時全面的信息對接,提供更高效的服務,無一不在細節中體現。
在工業化公司看來,客戶無大小,一以貫之的服務品質是營銷的基石。在與某知名地產企業的首次合作中,訂單雖小,但服務不低。以高質量履約、全過程服務,使其成為了眾多“回頭客”中的一員。2020年,工業化公司已經與中交、中鐵、中國建筑等多個老客戶完成續簽和新簽訂單合同,保持著良好戰略合作關系。
風口之下挺進藍海市場
“建筑工業化市場要立足成都基地‘擴面、增量、創優、推廣’,輻射全國,重點跟進雄安新區、深圳大灣區建設,提高市場占有率。”董事長鄒利兵對市場布局有著自己的考量。
近年來,連續出臺推廣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相關政策,制定行業準則,定下建設目標。從環保現實需求、國家政策引導等層面來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是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隨著各地出臺裝配式建筑細則和時間表,整個市場已迎來“風口”。
2020年一季度,在積極抗擊疫情的同時,他們及時轉變營銷思路,采用線上營銷模式,拓展市場網絡,充分調研疫情大環境下商混、房建市場構件需求計劃、重點大型項目建設用地及建設開工進程,一季度,商混、PC裝配式構件,累計新簽合同14份,實現市場營銷開門紅。
截至目前,已簽訂供銷合同90份,正在履約的項目共計37個,履約狀況良好。
以裝配式建筑為抓手,實現“三化融合”,并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融合發展,是改變我國建筑產業大而不強現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在《2020年四川省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工作要點》中,明確要求提升裝配式建筑發展水平。全省新開工裝配式建筑4600萬平方,其中成都3000萬平方,裝配式PC構件市場需求體量約75萬平方。并且在政府投資保障房、人才公寓、學校醫院、辦公樓、停車場等工程項目裝配率提高到50%以上。
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動力會不會強勁一些?
“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超越自己,打造全國一流綜合性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和研發基地。”陳春濤信心十足。
他的底氣來源于歷史的積淀與轉型的收獲。他所在的團隊,畢竟已經深耕砂石混凝土五十余年,近年來更是積極轉型,融入市場,全力打造全產業鏈發展,加快發展速度、提升發展質量、擴大發展規模,實現高質量發展。好了,以上就是沖上風口 裝配式建筑闖出新天地內容。
推廣裝配式建筑是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為你帶來的沖上風口 裝配式建筑闖出新天地相關內容,更多精彩內容可繼續關注環球網校。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可領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