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育嬰師基礎知識:發展評價


相關推薦:2020年全國育嬰師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溫馨提示:全國每年會組織很多次育嬰師考試,不想錯過育嬰師考試時間、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一、學習目標
掌握0-3歲嬰兒發展的規律,對嬰兒發展水平進行正確評價
二、相關知識
1.嬰兒發展評價的重要性
(1)嬰兒發展評價:嬰兒發展是指0-3歲期間,個體在生理、心理以及社會行為上不斷成熟、變化的復雜過程。嬰兒發展評價是對嬰兒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的評定和估價。
(2)嬰兒發展評價的重要作用:對嬰兒整體發展水平,各項能力的發展水平及其發展速度進行科學評價,有助于對嬰兒個體特征及發展需要進行全面、深入、客觀的了解;這是制定個別化教學計劃的基礎和前提。
2.嬰兒發展的特點
(1)嬰兒發展的共同特點:嬰兒發展始終遵循著一個共同的規律和特點。無論是各種能力的形成還是行為系統的建立,都有一定的秩序。以大動作的發展為例:一般情況下,嬰兒3-4個月會抬頭,8-9個月會坐,11個月會站,1-1歲2個月會走。任何一個嬰兒在發展過程中都遵循著先學會抬頭,再學會坐,之后學站,最后學走的發展順序。而且,無論是抬頭還是坐、站、走,每個行為的出現都有一定的時間范圍, 就是嬰兒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也是嬰兒發展的基礎。
(2)嬰兒一般發展水平:為了更好了了解嬰兒發展情況,可將嬰兒發展劃分為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行為培養等。每一部分可稱為一個領域。不同年齡階段的嬰兒在各個領域中的特征性行為表現就被視為嬰兒發展的一般水平。
(3)嬰兒發展的個別特點:每個嬰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有遺傳素質的差異,也有后天發展的差異。這種差異形成了每個人不同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能力特征和個性人格特征。嬰兒在發展過程中與眾不同的差異表現,就是發展的個別特點。掌握和了解嬰兒的個別特點的目的,是為了有針對性地設計和編制個別化教學計劃。
三、工作內容
(1)嬰兒的發展是全方位的、綜合性的。評價也應該是全方位的和多方面的。不但要評價嬰兒運動、語言、認知等方面的發展,還要對其社會行為、情緒、氣質等方面進行評價,這樣才能全面了解嬰兒發展的潛質。
(2)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兵士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以往對智力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受社會、文化教育影響較大的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而忽視了對人類和個體生存發展中有主要作用的其他能力。如音樂、動作、交往能力等,他認為不在于一個人有多聰明,而在于怎樣聰明,在哪些方面聰明。我們認同加德納的觀點,并需加強對嬰兒社會能力和人格發展方面的評估。
(一)嬰兒發展評價的方法
1. 觀察評價法
(1)評估嬰幼兒的發育水平。指導家長根據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行為表現的規律,以各年齡段嬰幼兒一般發展水平為參照,觀察、對照嬰幼兒各領域發展情況,通過觀察比較,評估嬰幼兒的發育水平。
(2)評估結果分析。將觀察的結果與嬰幼兒一般發展指標作比較,作發展水平的分析判斷。
1)如果嬰幼兒在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性行為等幾方面的發展與參照標準基本符合,則處在正常發展水平。
2)如果嬰幼兒在以上幾方面的發展與參照標準不符合,略高于或略低于參照標準,在各年齡段以內亦屬正常。
3)如果一個嬰幼兒在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性行為等各領域的發展不平衡,如一個14個月的嬰幼兒,大動作相當14個月,精細動作相當14個月,語言相當11個月,認知相當13個月,社會性行為相當11個月,綜合評價嬰幼兒的平均發展水平是12.6個月,屬于正常范圍。但是他的語言和社會性發展水平低,屬于發展不平衡。對于發展不平衡的嬰幼兒來說,既要針對某一發展不足的方面設計教學計劃,采用適當的教育手段和訓練方法幫助他提高發展速度,還要注意保持和弘揚其特長的方面。
2.發育篩查法
丹佛小兒發育篩查測驗(簡稱DDST),是一種簡單易行的發育測查法,由12個量表的項目經過篩選組成,可以用于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監測。經過大量廣泛應用,發育篩查法被認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該篩查方法工具簡單、價格便宜,裝成小箱便于攜帶,用一張篩查記錄紙和一本手冊即可操作。
(1)使用對象:適用于出生后2周到6歲的兒童。但由于編制時間較早,目前對4-6歲的嬰幼兒來說,已經不太靈敏。
(2)領域安排:共105個測試項目,分布在4個領域:個人—社會(其行為項目表明嬰幼兒對周圍人的應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精細動作(表明嬰幼兒的精細感覺和對外界刺激的分析綜合能力)、語言(表明嬰幼兒的發音、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大動作(表明嬰幼兒坐、立等姿勢的掌握及行走跳躍等平衡協調的能力)
(3)項目指標:105個項目,第一個項目以一個項目條為代表。項目條安排在一定的年齡范圍內,每個項目條上有4個點,分別代表正常嬰幼兒中有25%、50%、75%、90%的人通過了該項目。本量表上所有的項目都是用同樣的方法表達。凡是橫條左端寫有R的測查項目可以根據家長提供的報告確定通過與否。
(4)評價方法:
畫年齡線:在量表上、下兩端有一條刻度的線,分別稱為頂邊線和底邊線,在線上標明了1個月到6歲的刻度。27個月以前用朋來表示,2歲半以后用歲來表示;2歲以前一個月一個刻度,2-5歲3個月一個刻度;5-6歲半一個刻度,共38個年齡組,計算出被試年齡,并在刻度線上找到年齡定位,將頂邊及底邊的年齡定位邊起來,畫出年齡線。
測查程度:每個領域先做左側最靠年齡線的項目,連續做3個,然后再做切年齡線的項目。
測查項目數和測驗次數:每個項目可以重復3次,某些項目已經規定好了測驗次數。
記錄符號和記錄方法:采用4種符號記錄:P表示這個項目通過;F表示不會做,沒有通過;R表示拒絕做,但并不能說明不會做;NO表示過去從來沒有機會做,可向家長詢問有關情況。
結果評定和解釋:在年齡線左側沒有通過的項目稱為“遲長”項目。對“遲長”項目,可用紅色筆在其右側端,壓右端線畫出一條紅線。
(5)評價標準:根據遲長項目的多少,將結果分為正常、可疑、異常、無法解釋4種情況。
有兩種情況為異常:1)兩個或更多的領域,每個領域有兩項或兩項以上的“遲長”項目2)一個領域有兩項或兩項以上的“遲長”項目,再加上另一個領域有一項“遲長”以及壓年齡線的項目全部失敗。
有兩種情況為可疑:1)一個領域有兩項或兩項以上“遲長”。2)一個領域有一項“遲長”,同時這個領域壓年齡線的項目全部失敗。NO表示項目大多為無法解釋,需要改日再做。沒有以上情況均為正常。
3.發育診斷法(蓋澤爾發育量表)
美籍小兒科醫生和心理學家蓋澤爾通過數十年對嬰幼兒行為系統的觀察,于1940年編制了嬰幼兒發育量表。該量表使用的測量項目比較實際,基本反映了嬰幼兒的重要行為表現。
(1)測驗對象:適用于出生后4周到3.5歲的嬰幼兒。
(2)測驗項目:測驗領域有運動、適應性行為、語言和個人—社交行為。運動包括大動作和精細動作;適應性行為包括手擺弄、探究、覺醒程度等;語言包括面部表情、發音、懂話及說話等;個人—社交行為包括生活自理、游戲、大小便以及與成人往來等。以上四個領域共有63個項目,由于不同年齡的嬰幼兒通過某一項目的要求不同,所以又深化出517年項目,這些領域都與智力有關。
蓋澤爾提出4周、16周、28周、40周、52周、18個月、24個月、36個月這8個年齡是發展的關鍵年齡。在關鍵年齡嬰幼兒的行為變化最大,能夠顯示出飛躍的發展。檢查用表一共8張,以8個關鍵年齡作為主要測試年齡編排。其他年齡的測試可以參照這8張量表,從中選用與被試年齡最接近的那張量表來使用。
(3)評分方法:使用4種符號記錄:+表示通過;-表示通不過;艸表示超過要求;?表示沒有做出反應。采用估計評分法判斷嬰幼兒的發育趨勢。按照測驗結果中已經過程的項目和沒有通過的項目的分布,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嬰幼兒的發育水平。
(4)評價方法:蓋澤爾用發育代替智力,其結果用發育商來表示。他要求先計算各個領域的發育商,再計算總的發育商。發育商的計算方法為:發育商(DQ)=發育年齡/實際年齡×100
(5)評價標準:發育商52-57輕度弱智;36-51中度弱智;20-25重試弱智;20以下極度弱智。如果1歲以上的嬰幼兒發育商為68-85,1歲以內的嬰兒發育商為68-75,則均屬于臨界范圍。
(6)評價作用:蓋澤爾量表是評價嬰幼兒發展的經典量表,具有鑒別嬰幼兒心理功能的作用。其評分結果既可以反映出嬰幼兒的整體發展水平,又不會掩蓋各個領域的具體表現特點,能夠明確地反映嬰幼兒在各個領域的發育,為確定早期提供了可供參考的依據,這是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嬰幼兒發育量表之一。
(二)社會行為評價
1.量表介紹
目前他用較多的是左啟華教授修訂的“嬰兒、初中社會生活量表”這個量表適用的年齡范圍是6個月到15歲。
量表中6個月到5歲部分。
(1)使用對象:6個月-5歲
(2)量表結構:量表共分6個方面
(3)獨立生活能力:包括進食、衣服脫換、料理大小便、個人清潔衛生。
(4)運動能力:包括走路、上階梯、過馬路、串門外出玩、到經常去的地方、認識交通標志、利用交通工具、到陌生的地方、遵守交通規則。
(5)作業:包括抓握東西、亂畫、倒牛奶、準備和收拾餐具、使用糨糊、剪圖形、開瓶蓋、解系鞋帶、使用螺絲刀等。
(6)交往:包括叫名字轉頭、說話、懂得指令、說出自己的姓和名、說出所見所聞、交談、打電話等。
(7)參加集體活動:包括做游戲、同小朋友一起玩、參加班內值日等。
(8)自我管理:包括自己獨自做事、獨自看家、理解“以后”能忍耐、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不撒嬌磨人、按時就寢、控制自己不提無理要求等。
2.量表的使用方法
(1)適用范圍:這里僅介紹和使用5歲前的部分,用于對兒童社會能力的篩查。
(2)檢查和評價方法:此項檢查是為了了解嬰兒的各種生活能力,與其他問題無關。其中有些項目如果不能完成,是因為嬰兒年齡太小,請認真考慮嬰兒的日常表現后,坦率地回答問題。對你的真誠合作表示感謝!
回答人:可以是嬰兒的父母或經常與嬰兒接觸的育嬰工作者。
檢查的起始年齡:6個月-1歲11個月;2歲-3歲5個月;3歲6個月-4歲11個月。
檢查方法:從相應的年齡段開始提問,如果連續10項通過,可視為項目已通過,可繼續向下提問;如果連續10項不能通過,可視為后面的項目不能通過,檢查即可結束。
結果評價:通過一題計一分,將合計部分轉化為標準分,根據標準分,對嬰兒的社會適應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評定結果:<10標準分(低于常態);10標準分(正常狀態); 11標準分(高于常態);12標準分(優秀狀態);≥13標準分(非常優秀)
(三)嬰兒氣質問卷的使用
美國精神病學家托馬斯經過長期研究,從嬰兒的情緒和行為中分離出9個相對穩定的緯度,這9個緯度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每個嬰兒的氣質類型,理解嬰兒對周圍環境的體驗和反應。這9個緯度分別是:活動水平、生理節律、趨避性、適應性、注意廣度、持久性、敏感性、反應強度、情緒。
四、注意事項
使用評估量表是測量嬰兒發展水平的一種手段,不應把注意力過分集中在評估的分數上。評估的目的在于通過對嬰兒行為的觀察和分析,找出嬰兒自身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有針對性地設計培養目標和訓練方法,找到幫助嬰兒更好地發展的方向和途徑。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育嬰師考試試題以及育嬰師復習備考精華資料請點擊文章下方“免費下載”按鈕免費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育嬰師帶寶寶要掌握的35條小技巧分享2023-12-14
- 2023年育嬰師備考資料:嬰兒輔食食譜分享2023-04-26
- 2023年育嬰師必會的15個技能(下)2023-03-01
- 2023年育嬰師必會的15個技能(上)2023-03-01
- 育嬰師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0月19日)2022-10-19
- 2022年考育嬰師證考試內容2022-09-20
- 育嬰師考試是考什么內容2022-09-06
- 育嬰師證需要考些什么2022-08-19
- 育嬰師和月嫂有區別嗎2022-05-30
- 育嬰師的基本知識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