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生產成本過高的三大原因


一、裝配式建筑構配件標準化程度較低
標準化生產是制造業工業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實現標準化,意味著不同的生產者按照特定統一標準所提供的零部件是沒有差異的,是可以實現完全替換的。因此,實現標準化就可以實現零部件生產與終端設備制造相分離,進而實現零部件制造的獨立化,并最終實現零部件生產的社會化——這是零部件供應市場實現完全與充分競爭的基本前提保證,其最終結果,就是促使零部件生產企業降低零部件的生產成本與供應價格。
相比制造業的標準化,目前我國建筑業、裝配式建筑的零部件、構配件生產的標準化程度較低。雖然同一生產企業所采用的標準是統一的,甚至可以形成完整的系列化產品,但不同企業之間的標準不統一且難以協調。這就使得不同企業的構配件之間不存在可替代性,構配件的市場競爭程度降低,價格難以下降。盡管目前有關部門也發布了裝配式建筑的建設標準與規范,但和制造業相去甚遠。
二、裝配式建筑構配件生產企業專業化程度低
為了保證裝配式建筑的技術可行性,構配件產品必須實現系列化、完整化。在沒有構配件標準化的前提下,構配件的生產企業必須保證能夠實現所有規格、種類的構配件生產與供應。為了節約用地并降低成本,目前構配件生產企業一般采用多種構配件在同一生產線上轉換工藝進行生產的模式,生產中技術類別繁多,操作工藝差別大,指標體系復雜,設備調整頻率高,工人熟練程度低,生產間歇增加,專業化程度與生產效率相對較低,最終導致生產成本的上升。
三、裝配式建筑構配件生產規模化程度低
在有效市場需求的前提下,隨著生產規模的適度增加,產品的邊際成本將會降低。通過擴大或維持一定的生產規模以降低其生產成本,是現代制造的基本特征。
在沒有同類產品標準化,沒有企業生產專業化的前提下,就不會形成大范圍的社會化分工與協作,因而市場也就不存在對于某一特定產品的有效需求。這時,如果單一企業在該類產品生產中盲目擴大規模,則必然導致庫存和資金占用風險。這正是目前裝配式建筑市場的現狀——非標準化的構配件在市場上沒有廣泛的需求性,批量生產雖然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庫存與資金占用的風險與成本會更高。因此企業必須縮小并控制生產規模,從而形成較高的生產成本。
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很多優點都是傳統建筑無法比擬的。因此,在現代建筑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轉變觀念和思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來研究和發展裝配式建筑,使其成為現代建筑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為現代人們提供更多更好的舒適安全、綠色環保的居住空間,促進現代建筑業的發展。更多精彩內容可繼續關注環球網校。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可領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干貨分享:裝配式建筑防水是如何施工的?2022-02-06
- 裝配式建筑究竟是什么?這個回答真的非常全面了!2022-02-05
- 調研總結:裝配式住宅項目疊合板超厚原因分析與控制措施2022-02-04
- 干貨來了!整體衛生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有哪些?2022-02-03
- 工廠化生產的混凝土預制件都有哪些優勢?裝配式PC板生產線大揭秘!2022-02-02
- 裝配式建筑發展快速,避開這幾個大坑才能成為最大贏家!2022-02-01
- 裝配式斜屋面施工案例分享——萬科沸騰里一期工程別墅項目2022-01-31
- 酒店裝配式裝修干貨分享:什么是裝配式技術體系?裝配式內裝的優勢有哪些?2022-01-30
- 裝配式酒店裝修中有哪些容易出現的失誤?2022-01-29
- 裝配式酒店裝修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