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住建委印發《重慶市2020年建筑業管理工作要點》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2020年建筑業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
渝建管〔2020〕34號
各區縣(自治縣)住房城鄉建委,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重慶經開區、萬盛經開區、雙橋經開區建設局,有關單位:
為做好2020年建筑業管理工作,推動全市建筑業改革發展,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市住房城鄉建委制定了《重慶市2020年建筑業管理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重慶市2020年建筑業管理工作要點
2020年,全市建筑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促進重慶建筑業改革與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渝府辦發〔2018〕95號),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推動工程建設組織模式變革,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優化行業發展環境,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建筑業改革發展工作,進一步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工作目標
(一)建筑企業資質結構不斷優化。2020年,力爭實現全市新增特級施工資質企業2家,新增一級施工資質企業50家,高等級資質企業占比進一步提升。
(二)建筑業信息化水平加速提升。分類分級建設“智慧工地”1500個、BIM“智慧工地”360個,實現全市特級、一級施工總承包企業均掌握BIM技術。
(三)建筑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建筑工人實名制得到全面落實,建筑市場違法行為得到嚴厲打擊和遏制,誠信綜合評價體系進一步拓展,清欠維穩形勢總體可控。
(四)工程審批制度改革穩步深入。實現“一個窗口”接件、出件率100%,“一張表單”落實率100%,審批事項和申報材料進一步精簡20%以上。
(五)建設領域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1+12”系列政策進一步落實,全流程辦理時間壓縮至37.5天,順利完成迎接世行評價工作。
二、重點工作任務
(一)全面推進我市建筑業改革發展意見落地
一是落實實施意見和分工方案。全面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促進建筑業改革與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渝府辦發〔2018〕95號)和22個市級部門聯合印發的《貫徹落實進一步促進重慶建筑業改革與持續健康發展實施意見任務分工方案》(渝建〔2019〕407號),強化過程推進和督查考核,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產生實效,進一步增強建筑業的帶動力和經濟貢獻力。
二是進一步支持建筑企業發展。扶持引導本地建筑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抱團發展的方式,提升企業實力。加大對本地建筑施工企業申報特級資質的扶持力度,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對新獲施工特級資質的,給予獎勵。針對我市在礦山、軌道、橋梁、隧道等專業工程領域具有較強優勢的企業,制定支持發展政策,促進企業做精做專。
三是大力扶持全過程咨詢企業。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企業調研,掌握企業全過程咨詢開展情況,支持企業整合資源、完善咨詢資質、擴大業務范圍,大力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會同發展改革部門確定試點項目,積極引導政府投資工程帶頭率先開展試點,對試點項目進行動態跟蹤,以點帶面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
四是認真貫徹總承包管理辦法。貫徹落實《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建市規〔2019〕12號),加強與市發展改革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健全符合重慶實際的工程總承包配套制度并推行實施。加快推進工程總承包在政府投資項目、裝配式建筑和采用PPP模式實施的工程項目的試點。力爭年底前全市累計培育工程總承包骨干企業50家。
五是深化川渝建筑業合作發展。落實川渝建筑業協調發展戰略合作工作推進會議精神,推進實施《深化建筑業協調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和《深化建筑業協調發展戰略合作實施方案》,加強與四川省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的溝通聯系,重點在推動建筑市場一體化建設、推廣新型建造方式、培育龍頭骨干企業、推進標準化聯盟建設、深化合作機制基礎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二)以大數據智能化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
一是強化“智慧工地”建設。完善覆蓋“主管部門、企業、工程項目”三級聯動的“智慧工地”管理體系,豐富“智慧工地”建設標準,進一步實現施工現場“人、機、料、法、環”五大環節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分類分級建成“智慧工地”1500個,有效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建筑業深度融合。
二是以BIM推動數字建造。進一步完善BIM施工應用信息管理平臺建設,以推動BIM施工應用推進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應用。引導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率先使用BIM技術。廣泛宣傳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工程BIM應用先進經驗,組織開展BIM施工應用培訓,實現年底全市特級、一級施工總承包單位均掌握BIM技術。
三是加強重大項目視頻調度。采用“互聯網+”、物聯網、智能技術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進一步強化市住房城鄉建委牽頭實施的軌道交通工程和主城區城市道路項目等市級重大建設項目的視頻調度,充分發揮視頻調度實時高效、面對面解決問題的優勢,督促推進滯后項目投資落地、加快建設,進一步保障項目高質量推進。
(三)多措并舉不斷規范建筑市場秩序
一是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制度。推動全市在建項目落實《人員實名制管理“智能化應用”技術標準》,全面采集、上傳人員實名制基本信息,并進行項目管理人員到崗履職考勤和建筑工人新進場、退場登記。實現實名制管理與企業誠信體系、市場準入、評優評先、欠薪處理等有機結合。
二是切實提升建筑市場執法監管力度和水平。提升執法智慧化,運用“互聯網+監管”和“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臺,著力打造從線索發現到執法查處的全鏈條智慧執法機制。完善建筑市場執法工作手冊。統籌“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全面落實對本地及入渝建筑、監理、檢測、造價企業的市場行為的監督檢查。強化川渝聯動監管,共同維護建筑市場秩序。
三是推行“掛證”預防和監管長效機制。利用建筑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和相關信用信息平臺數據比對等手段,強化注冊審批核查,有效預防“掛證”行為,及時發現問題線索,結合信用體系進行嚴格查處。加強宣傳和警示教育,增強行業自覺抵制“掛證”等違法違規行為意識。
四是拓展誠信綜合評價體系逐步構建行業新型監管機制。探索構建工程監理、造價咨詢、工程檢測等企業信用評價制度。依托實名制管理制度,開展從業人員誠信管理記錄,逐步構建從業人員誠信監管機制。進一步健全信用承諾制度,對企業進行分級分類,根據信用評分高低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逐步拓展信用評價在行業“事前、事中、事后”監管中的運用。
五是進一步健全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聯合有關部門發布最新概算定額,并做好定額出版、發行和宣貫工作。編制房屋建筑和裝飾工程、市政工程、通用安裝工程、軌道交通工程、裝配式建筑、城市地下管廊工程的投資估算指標,形成各類項目的綜合指標和分項指標。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運營維修及改造、城市排水管網養護維修定額編制工作,滿足我市運營軌道線路設施、排水管網設施在日常維護、維修和更新改造中的計價需求。
六是扎實做好民工工資清欠維穩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按照職責履行行業監管責任,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工資專戶管理系統信息化平臺作用,對工資專戶管理及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實施精細化監督管理,及早發現和化解系統預警的拖欠隱患,保障建筑領域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做好節假日及重要時段清欠維穩應急值守及現場處突,全力確保建筑領域和諧穩定。
(四)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深化工程審批制度改革。通過依托網上審批管理系統,持續運用“日掃描、周調度、月通報、季分析、年考評”工作機制和“回頭看”等多維度成效監測體系,使深化改革“26項措施”在全市落地。督促市區兩級分別繼續整合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服務窗口,實現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強相關審批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市區兩級大廳,通過“一個窗口”接件、出件;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審批材料,進一步優化辦理方式,大力簡化水電氣訊公共服務事項辦理程序,為企業提供高效、便利的審批服務。
二是牽頭落實“1+12”系列政策。全面落實《重慶市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改革工作方案》及12個配套文件,切實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提質量?;砻猸h評、水保、人防、消防手續,簡化竣工驗收環節。免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工程勘察費和施工圖審查費由政府購買服務,供排水接入實行零上門、零審批、零收費的“三零”服務。全流程辦理時間由182天壓縮至37.5天。搭建全市統一的小型項目在線審批服務平臺,所有區縣設立小型項目專用窗口,實行全市一網通辦、一窗辦理提升審批效率,讓企業辦事更便捷、更有獲得感。
三是積極迎接世行評價。線上線下結合,多形式、多渠道廣泛宣傳我市建設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大力提升社會知曉度。定期對區縣落實改革政策的情況和數據進行督導、檢查、匯集,2020年5月收集一批典型項目案例,年底匯總全市所有小型項目數據。主動對接世界銀行評價團隊的調查問卷和磋商工作。對照今年世行評價結果,進一步優化改革政策,持續提升我市營商環境。
四是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制定出臺市住房城鄉建委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對現有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的各項措施進行優化升級,逐步開展安全生產許可證審批告知承諾、取消自貿試驗區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認定、全面推行建筑企業資質告知承諾等工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五)應對疫情影響助力建筑行業發展
一是調整政務服務方式。調整行政審批服務方式,大力推行“不見面”審批服務。延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到期的建筑施工、工程監理、工程質量檢測企業資質,以及安全生產許可證和從業人員證書的有效期。
二是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嚴格落實已出臺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減免政策,持續加大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減免力度。督促指導各區縣實現“應減盡減、應免盡免、應退盡退”。延長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告知承諾期限,減少企業流動資金占用,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三是指導施工合同履約管理。明確因受疫情影響的工期和費用調整原則,引導企業合理考慮疫情對工程項目的影響進行風險分擔,合理計取疫情防控物資、防控人員工資、交通費、臨時設施等費用和趕工費用,指導人工和材料價格調整,規范應急、搶險建設項目計價。
(六)強化黨的建設和統籌指導
一是加強黨的建設工作。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學習貫徹落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加強黨支部建設,做到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切實把政治理論思想學習成果轉化為干成事的動力保障。
二是加強區縣和行業協會指導。深入區縣調查研究,掌握行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定期會議、培訓制度,指導區縣完善工作機制,解決突出問題,提高行業管理能力水平。保持市區信息互通,促進全市建筑業管理工作“一盤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行業服務方面的作用,指導協會提高工作效能,更好為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提供服務。
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很多優點都是傳統建筑無法比擬的。因此,在現代建筑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轉變觀念和思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來研究和發展裝配式建筑,使其成為現代建筑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為現代人們提供更多更好的舒適安全、綠色環保的居住空間,促進現代建筑業的發展。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可領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