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級消防工程師考點:分析計算結果的判定準則


相關推薦:2020年二級消防工程師考點匯總
分析計算結果的判定準則
(一)人員生命安全判定準則
火災對人員的危害主要來源于火災產生的煙氣,主要表現在煙氣的熱作用和毒性方面,另外對于疏散而言,煙氣的能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在分析火災對疏散的影響時,一般從溫度、毒性氣體的濃度、能見度等方面進行討論。
(二)防止火災蔓延擴大判定準則
為減少火災時財產損失和降低對工作運營的影響,消防設計主要是通過采用一系列消防安全措施控制火災的大面積蔓延擴大來實現的。造成火災蔓延的因素很多,如飛火、熱對流、熱輻射等。對于相鄰建筑物之間的火災蔓延,防火設計規范通過要求一定的防火間距來進行控制,而對于同一防火分區內的火災蔓延則沒有明確的規定。在性能化的分析中,不論是同一防火分區內的火災蔓延,還是相鄰建筑物之間的火災蔓延,都是在一定的設定火災規模下通過控制可燃物間距,或在一定間距條件下控制火災的規模等方式來防止火災的蔓延。性能化分析中通常采用熱輻射分析方法來分析火災蔓延情況。
火災發生時,火源對周圍將產生熱輻射和熱對流,火源周圍的可燃物在熱輻射和熱對流的作用下溫度會逐漸升高,當達到其點燃溫度時可能會發生燃燒,導致火災的蔓延。
根據澳大利亞建筑規范協會出版的《防火安全工程指南》提供的資料,在火災通過熱輻射蔓延的設計中,當被引燃物是很薄很輕的窗簾、松散地堆放的報紙等非常容易被點燃的物品時,其臨界輻射強度可取為10kW/m2;當被引燃物是帶軟墊的家具等一般物品時,其臨界輻射強度可取為20kW/m2;對于厚度為5cm或更厚的木板等很難被引燃的物品,其臨界輻射強度可取為40kW/m2。如果不能確定可燃物的性質,為了安全起見,其臨界輻射強度取為10kW/m2。
(三)鋼結構防火保護判定準則
火災下鋼結構破壞判定準則可分為構件和結構兩個層次,分別對應局部構件破壞和整體結構破壞。
一般來說,其判定準則有下列三種形式:
1)在規定的結構耐火極限時間內,結構或構件的承載力Rd。應不小于各種作用所產生的組合效應Sm,即
Rd≥Sm(4-3-12)
2)在各種作用效應組合下,結構或構件的耐火時間td應不小于規定的結構或構件的耐火極限tm,即
td≥tm(4-3-13)
3)火災情景下,結構極限狀態時的臨界溫度Td應不小于在規定的耐火時間內結構所經歷的最高溫度Tm,即
Td≥Tm(4-3-14)
上述三個要求在本質上是等效的,進行結構抗火設計時,滿足其一即可。
如采用臨界溫度法驗證鋼結構防火安全性,判定指標可采用日本《耐火安全檢證法》提供的臨界溫度指標,即Td=325℃。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二級消防工程師頻道為您整理的"二級消防工程師考點:分析計算結果的判定準則",更多資料請點擊文章下方“免費下載>>>二級消防工程師試題/考點精華”免費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2022年二級消防工程師知識點總結2022-08-25
- 2022年二級消防工程師備考資料2022-04-29
- 2022年二級消防工程師知識點2022-04-27
- 二級消防施工資質承包范圍2022-02-24
- 二級消防工程師資料下載2022-02-23
- 2022年二級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基礎講義九2021-12-31
- 2022年二級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基礎講義八2021-12-30
- 2022年二級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基礎講義匯總2021-12-29
- 2022年二級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基礎講義七2021-12-29
- 2022年二級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基礎講義六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