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資料(導致小兒疝氣的原因)
更新時間:2020-03-11 14:24:03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兒科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已經慢慢接近了,所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能夠盡快進入備考狀態,環球網校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兒科主治醫師考試備考資料“導致小兒疝氣的原因”的內容,僅供各位考生參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近期疫情嚴重,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防護哦!
各位考生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時間、成績查詢提醒等相關考試動態。
關于“導致小兒疝氣的原因”的內容,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
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和疝外科的最常見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溝疝和臍疝兩種。
小兒腹股溝疝的根本原因是鞘狀突沒有及時閉合。鞘狀突因睪丸或子宮圓韌帶下降而形成,多在出生后一年以內閉合。新生兒和半歲以內的嬰兒鞘狀突多未完全閉合,但鞘狀突未閉合并非都形成疝,如果嬰兒腹壁不夠強健,比如早產兒、低體重兒更容易發生腹股溝疝。其他情況如:過度用力哭鬧、便秘、咳嗽等使腹內壓增高的情況,也會促使疝的形成。右側睪丸下降一般比左側晚,鞘狀突閉合時間也長,故右側腹股溝疝較左側多見,單側比雙側多見。
小兒臍疝的發生原因是臍環沒有閉合。臍環在胚胎期即形成,并隨胎兒成長而持續收縮,正常新生兒的臍環直徑約為1cm,正常情況下在出生后臍環繼續縮小直到最終閉合。嬰兒臍帶脫落后,臍部瘢痕是一個先天性薄弱處,同時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后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這就給臍疝的發生提供了條件。各種使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因素,如哭鬧、便秘、腹瀉、咳嗽等,皆可促使小兒臍疝的發生。
以上就是關于“導致小兒疝氣的原因”的內容。
各位考生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備考狀態,認真備考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小編也提前祝大家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都可以成功!更多考試動態了解,請持續關注環球網校。關于“導致小兒疝氣的原因”的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大家順利備考有所幫助。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急性腎衰竭2022-03-15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血吸蟲病2022-02-21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點:衣原體感染2022-01-25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沙門氏菌感染的臨床表現2022-01-2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病毒性食物中毒2022-01-1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早產兒視網膜病的預防與預后2022-01-12
- 2022兒科主治醫師精選考點: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2022-01-06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多發性大動脈炎的臨床表現2021-12-1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復習資料:病毒性食物中毒2021-12-13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精講:體格生長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