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疊合樓板技術


一、技術內容
混凝土疊合樓板技術是指將樓板沿厚度方向分成兩部分,底部是預制底板,上部后澆混凝土疊合層。配置底部鋼筋的預制底板作為樓板的一部分,在施工階段作為后澆混凝土疊合層的模板承受荷載,與后澆混凝土層形成整體的疊合混凝土構件。
混凝土疊合樓板按具體受力狀態,分為單向受力和雙向受力疊合板;預制底板按有無外伸鋼筋可分為“有胡子筋”和“無胡子筋”;拼縫按照連接方式可分為分離式接縫(即底板間不拉開的“密拼”)和整體式接縫(底板間有后澆混凝土帶)。
預制底板按照受力鋼筋種類可以分為預制混凝土底板和預制預應力混凝土底板:預制混凝土底板采用非預應力鋼筋時,為增強剛度目前多采用桁架鋼筋混凝土底板;預制預應力混凝土底板可為預應力混凝土平板和預應力混凝土帶肋板、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
跨度大于3m時預制底板宜采用桁架鋼筋混凝土底板或預應力混凝土平板,跨度大于6m時預制底板宜采用預應力混凝土帶肋底板、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疊合樓板厚度大于180mm時宜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空心疊合板。
保證疊合面上下兩側混凝土共同承載、協調受力是預制混凝土疊合樓板設計的關鍵,一般通過疊合面的粗糙度以及界面抗剪構造鋼筋實現。
施工階段是否設置可靠支撐決定了疊合板的設計計算方法。設置可靠支撐的疊合板,預制構件在后澆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載下,不至于發生影響內力的變形,按整體受彎構件設計計算;無支撐的疊合板,二次成形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及施工荷載影響了構件的內力和變形,應按二階段受力的疊合構件進行設計計算。
二、技術指標
(1)預制混凝土疊合樓板的設計及構造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的相關要求;預制底板制作、施工及短暫設計狀況設計應符合《混凝土結構施工規范》GB 50066的相關要求;施工驗收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的相關要求。
(2)相關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包括《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預制帶肋底板混凝土疊合板》14G443、《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板(50mm、60mm實心底板)》06SG439-1。
(3)預制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30;預制預應力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40,且不應低于C30;后澆混凝土疊合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5。
(4)預制底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厚度不應小于60mm。
(5)預制底板和后澆混凝土疊合層之間的結合面應設置粗糙面,其面積不宜小于結合面的80%,凹凸深度不應小于4mm;設置桁架鋼筋的預制底板,設置自然粗糙面即可。
(6)預制底板跨度大于4m,或用于懸挑板及相鄰懸挑板上部縱向鋼筋在在懸挑層內錨固時,應設置桁架鋼筋或設置其他形式的抗剪構造鋼筋。
(7)預制底板采用預制預應力底板時,應采取控制反拱的可靠措施。
三、適用范圍
各類房屋中的樓蓋結構,特別適用于住宅及各類公共建筑。
四、工程案例
京投萬科新里程、金域華府、寶業萬華城、上海城建浦江基地五期經濟適用房、合肥蜀山公租房、沈陽地鐵惠生新城、深港新城產業化住宅等。
在裝配式建筑浪潮時代,掌握智宅裝配核心科技的企業,毫無疑問,將是時代的創造者與引領者。推廣裝配式建筑是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為你帶來的裝配式建筑相關內容,更多精彩內容可繼續關注環球網校。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可領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