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的“新工匠”:裝配式建筑施工員迎來發展風口


人工智能訓練師、在線學習服務師、數字管理師、健康照護師……從去年以來,人社部公布了三批共38個新職業。一波波新職業從無到有、快速生長,成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注腳,顯示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活力。
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推出“探訪新工種”系列報道,圍繞工業制造、生活服務、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等不同領域,介紹新職業、新工種在中國的發展故事。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
裝配式建筑施工員劉敏: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
裝配一層樓僅用6天,蓋好一棟樓只需5個月,單棟樓用工量不超50人……盡管親身參與裝配式建筑項目已1年有余,但對于劉敏來說,這一建筑新工藝的施工效率時常還會刷新他的認知。
36歲的劉敏是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南京新城佳苑項目的負責人,也是一位“半路出家”的裝配式建筑施工員。
1年前,劉敏主要從事施工現場的生產管理,他參與的所有工程都采用傳統方式修筑,劉敏坦言,對于裝配式建筑工藝,當時的了解還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
因為沒有任何經驗,當接到新城佳苑這個裝配式施工任務時,劉敏犯了難。“雖然有顧慮,但人總有好奇心,像我這種搞技術出身的更是如此,看到新工藝,就想著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于是劉敏鼓足勇氣,接下了這個活兒。
劉敏邊學邊干。他買了很多書籍資料,白天在現場跟著同事練習操作,晚上回想著日間作業的內容,到書本里找出處,探究原理。如此循環往復了好幾個月,劉敏總算摸到了門路。
那么,裝配式建筑施工究竟有何特點?劉敏解釋說,修蓋裝配式建筑如同“搭積木”一樣,板、墻等構件就是一塊塊“積木”,需要提前在工廠預制加工,然后運到現場,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拼接。
相較于傳統施工較艱苦的作業環境,裝配式施工的潔凈性優勢更加明顯。劉敏介紹說:“采用裝配式施工,能極大減少現場濕作業,減少揚塵、廢氣廢水的排放,并且壓減了施工人員數量,從源頭上規避了許多安全隱患。”
事實上,裝配式建筑搭建,雖不像傳統建筑那般常年與大型機械相伴,但也絕非簡單的拼接,一處細小的偏差都可能對建筑質量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劉敏對此體會頗深。
新城佳苑項目每棟樓均為24層,但5層以下仍然需要采用傳統建筑方式,開挖土方,現澆剪力墻搭起框架結構。而兩種不同工藝若想達到同種建筑效果,全靠“轉換層(第5層)”的粘合過渡。
“因此,第4層所用的豎向鋼筋與第5層預制剪力墻的豎向鋼筋務必來自同一廠家,這樣轉換層的連接性才能得到保證。”在施工前,劉敏曾向生產商反復交代,但誰料,在預制構件試生產時,還是出現了鋼筋廠標不對的問題。幸虧發現及時,才避免了過大的經濟損失和資源浪費。
為保證此類事件不再發生,嚴守構件生產的品質關,在劉敏的建議下,生產商特意圈定了一組工人專門負責生產新城佳苑項目預制構件。“此外,我還安排了專人駐廠盯控,后來再沒出現過類似失誤。”劉敏說。
如今,在劉敏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項目第一棟住宅樓主體結構已于11月14日順利封頂,預計明年12月,新城佳苑項目將全部竣工。
“這個工程結束后,我會把全過程的管理經驗總結成冊,分享給身邊人,幫助更多人了解、掌握裝配式建筑新工藝。”劉敏信心滿滿地說。
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很多優點都是傳統建筑無法比擬的,與此同時,帶來的事建筑配套設施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加速了裝配式建筑整個產業鏈的衍生和發展。以上內容就是“智能時代的‘新工匠’:裝配式建筑施工員迎來發展風口”,更多裝配式新發展新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環球網校裝配式建筑行業頻道!點擊下方免費下載,獲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