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工程知識分享:城市狹窄空間內的深基坑綜合施工技術


1.地下連續墻施工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地下連續墻采用“兩墻合一”的方法施工。本工程主體圍護結構,共計120幅墻,為了滿足結構及止水要求,連續墻幅間接頭采用十字鋼性連接方式,其中止水鋼板厚14毫米,兩塊接頭鋼板厚10毫米。地連墻墻厚600毫米,水下砼強度等級C35,抗滲等級S8。
2.降水方案
2.1成孔采用原土泥漿護壁鉆孔法,定好位置后鉆孔,孔深滿足26米深度要求,并利用鉆機進行清孔。鉆孔及清孔完畢,將無砂水泥管吊入管井就位,并及時在管底回填中粗砂、井管和孔壁間回填小礫石作為濾層,并進行吸井至水清為止。
2.2基坑開挖前在降水管井中用口徑40mm,揚程25m、流量15m /h的潛水泵進行降水,每口井配一臺泵。降水后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以下0.5m,降水過程中隨時對降水井及觀測井內水位進行觀測,若地連墻外圍觀測井的水位下降影響周圍建筑物時,應停止抽水或給觀測井注水。經抽水7天后,其地下水位保持此標高2天以上,可進行土方開挖。
3.土方開挖、支護方案
本工程基坑面積約14680平方米,基坑深度12—16.8米,局部基礎加深部分需下挖20米。基坑總土方量約30萬方。土方開挖采用的方案是,分層開挖,修建運土坡道、最后抓運的方法。
基坑內共設有三道鋼支撐和一道鋼筋混凝土支撐,按照先撐后挖和隨挖隨撐的原則將基坑土方分成四次開挖,土方施工和鋼筋混凝土支撐交替進行作業,即挖一層土做一層支撐,支撐達到100%強度后,再挖下一層土再做一層支撐。另外,為避免超挖,開挖到基底上20cm時,開始人工挖土,人工挖土至設計標高處。人工開挖的20cm厚土方及破樁頭砼,隨挖隨清并隨挖掘機的后退,挖運到場外。
挖設盲溝將降水井互相連通,并在溝內填大粒徑碎石。基底挖至標高并有相當的平面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驗槽,隨后澆注C15混凝土墊層。另外,為保證土方施工的安全,挖土過程中隨時對基坑進行監測,整個基坑開挖歷時4個月,基坑最大變形僅2cm,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得到了市建委及業主的認可。
4.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4.1施工方案
基礎底板采用一次性斜坡式連續澆筑。現場混凝土輸送方式兩臺汽車泵共同澆筑,一次澆筑深度約0.5米,根據混凝土坍落度為180mm時,其自然流淌坡度約為1 :61.8米厚底板坡面遠端為10.8米,澆筑橫向寬度為37米。根據計算,選用2臺汽車泵,配置30臺8立方米的混凝土運輸車。
4.2沁水處理
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的沁水要及時處理,本工程采用了真空吸水泵,及時吸出混凝土表面水份,避免水泥砂漿過厚致使混凝土強度不均勻產生收縮裂縫。
4.3大體積砼測溫
測溫點距邊角為一米,各段從兩邊向中心依次布置測溫點,底板每間隔約12米設測溫點一個,測溫點測溫深度分別為200mm、1200mm。將測溫導線固定在插入底板的鋼筋上,采用便攜式測溫儀進行。利用測溫技術進行信息化施工,可以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強度發展過程中內部的溫度場分布狀況,并且根據溫度梯度變化情況,可定性、定量地指導施工,控制降溫速率、控制裂縫的出現。
5.基坑開挖監測
本基坑結構形式為地下三層框架結構,基坑開挖深度約為-17米,采用600mm厚地下連續墻作圍護。根據監測成果,及時指導施工,以確保構、建筑物及作業人員、居民的安全。
5.1監控方法及內容
5.1.1用精密水準儀觀測地表沉降及墻頂沉降、位移
用光學測微法進行觀測,測前應對儀器、標尺進行檢定,每次測前應對儀器I角進行檢測,I<15〃。控制網及首次觀測可采用單程雙測站觀測,其后可采用單程單測站觀測,監測點必須構成閉合環。采用高精度自動安平水準儀Ni007等、銦鋼標尺。警戒值:累計沉降值不超過20毫米,每天2毫米。
5.1.2坑外地下水位觀測
基坑外打4個井孔,井深超過基底一米,采用水位計(儀器精度正負1mm)觀測地下水位的變化。坑內降水、開挖引起坑外的降水,每天不超過50mm,累計不超過500mm。
5.1.3用測斜儀觀測地連墻的水平位移
在地連墻內埋設測斜管,先將測斜管綁在鋼筋籠子的主鋼筋上,密封測斜管底部及各處接頭,將鋼筋籠吊入開好的槽內。基坑共埋設5個測斜管。警戒值:累計水平位移變化不超過0.14H%。(H為基坑開挖深度,單位毫米)
5.1.4用鋼筋計觀測基坑橫撐軸力、環形梁內力(彎矩)
根據設計要求,在基坑橫撐內布置鋼筋計。鋼筋計與橫撐內的主鋼筋搭焊連接。沿環形支撐四周每層布置4個段面,共需埋設12個鋼筋計。在帽梁、腰梁上每層布置3個段面,每個段面埋設2個鋼筋計。共需埋設18個鋼筋計。橫撐內力的警戒值定在設計允許最大值的80%。
5.1.5用精密水準儀觀測原有建筑物及管線的沉降和位移:
施工時,應對距基坑30米以內的原有建筑物(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沉降及位移監測。在每側建筑物及管線上,間隔12米左右設一觀測點。用光學測微法進行觀測,測前應對儀器、標尺進行檢定,每次測前應對儀器I角進行檢測,I<15〃。控制網及首次觀測可采用單程雙測站觀測,其后可采用單程單測站觀測,監測點必須構成閉合環。采用高精度自動安平水準儀Ni007等、銦鋼標尺。警戒值:累計沉降值不超過20毫米。
5.2觀測周期
開工前先進行初值觀測。降水、開挖開始進行觀測;基坑挖到基底前,1次/天;之后7天內1次/3天;從第22天起至完畢1次/7天。
5.3所有監測量超過警戒值后,監測單位必須及時通知施工方、監理。由于測點難于保護,常受外界干擾,注意保護測點,并要區分成果的真偽。
6.基坑支護系統拆除
由于本工程地處繁華市區,不允許采用有聲拆除方式,且破碎工程量大(每道支撐系統砼量為780m,混凝土強度高(C30),施工作業面狹長(480m)。為了保證工程總體施工進度,根據上述特點,選用靜力破碎拆除方案(即化學試劑脹裂、機械脹裂拆除與人工拆除相結合的施工方法)。
施工順序:成品保護——搭設腳手架支撐——布孔——鉆孔——灌注膨脹劑——風鎬剔除——鋼筋切割——支承柱拆除——渣土運輸——檢查驗收。
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很多優點都是傳統建筑無法比擬的。因此,在現代建筑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轉變觀念和思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來研究和發展裝配式建筑,使其成為現代建筑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為現代人們提供更多更好的舒適安全、綠色環保的居住空間,促進現代建筑業的發展。以上內容就是“裝配式建筑工程知識分享:城市狹窄空間內的深基坑綜合施工技術”,更多精彩內容可繼續關注環球網校!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可領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干貨分享:裝配式建筑防水是如何施工的?2022-02-06
- 裝配式建筑究竟是什么?這個回答真的非常全面了!2022-02-05
- 調研總結:裝配式住宅項目疊合板超厚原因分析與控制措施2022-02-04
- 干貨來了!整體衛生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有哪些?2022-02-03
- 工廠化生產的混凝土預制件都有哪些優勢?裝配式PC板生產線大揭秘!2022-02-02
- 裝配式建筑發展快速,避開這幾個大坑才能成為最大贏家!2022-02-01
- 裝配式斜屋面施工案例分享——萬科沸騰里一期工程別墅項目2022-01-31
- 酒店裝配式裝修干貨分享:什么是裝配式技術體系?裝配式內裝的優勢有哪些?2022-01-30
- 裝配式酒店裝修中有哪些容易出現的失誤?2022-01-29
- 裝配式酒店裝修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