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內科主治醫師考點:炎癥性腸病的病因分析
更新時間:2020-10-21 17:19:28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內科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炎癥性腸病目前病因未明,與環境、遺傳及腸道微生態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導致腸道異常免疫失衡有關。其發病機制可概括為環境因素作用于遺傳易感者,在腸道微生物參與下引起腸道免疫失衡。下面是2021年內科主治醫師考點:炎癥性腸病的病因分析 。
潰瘍性結腸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多見于20~40歲,亦可見于兒童或老年人,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別。近年來我國潰瘍性結腸炎患病率明顯增加,以輕中度病人占多數,但重癥也不少見。克羅恩病最常發生于青年期,根據我國統計資料,發病高峰年齡為18~35歲,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比約為1.5:1。
炎癥性腸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確,可能原因如下:
(1)環境因素
近幾十年來,全球炎癥性腸病的發病率持續增高,這一現象首先出現在經濟社會高度發達的北美及歐洲。以往該病在我國少見,近十多年明顯增多,已成為消化系統常見病,這一疾病譜的變化,提示環境因素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于哪些環境因素發揮了關鍵作用,目前尚未明了。
(2)遺傳因素
炎癥性腸病的病因中,我們發現炎癥性腸病發病具有遺傳傾向,一級親屬發病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
(3)腸道微生態
炎癥性腸病病人的腸道微生態與正常人不同,用轉基因或敲除基因方法造成免疫缺陷的炎癥性腸病動物模型,必須在腸道微生物存在的前提下才發生炎癥反應,抗生素治療對某些炎癥性腸病病人有效,說明腸道微生物在炎癥性腸病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4)免疫失衡
各種因素引起Th1、Th2及Th17炎癥通路激活,炎癥因子(如IL-1,IL-6、IL-8,TNF-α、IL-2、IL-4、IFN-γ等)分泌增多,炎癥因子/抗炎因子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持續炎癥,屏障功能損傷。
以上是2021年內科主治醫師考點:炎癥性腸病的病因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提前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環球網校將在近期為大家發布2020年內科主治醫師成績查詢、合格分數線、證書領取等內容。當然關注2020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的小伙伴們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備考資料。
最新資訊
- 2023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考情解讀2023-05-02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視頻免費分享2022-04-03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免費視頻講座2022-04-01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視頻2022-04-01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前必背【心絞痛及腹腔積液】考點合集2022-03-22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必考點2022-03-16
- 2022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復習記憶知識點的方法2022-03-08
- 2022中西醫內科主治醫師考生必背:解表劑歌訣2022-03-07
- 2022年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預測2022-02-23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復習考點及練習題(36)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