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設計需滿足幾個方面的設計要求?
建筑平面設計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滿足裝配式建筑的設計要求:
1、大空間結構形式
大空間結構形式設計有利于減少預制構件的數量和種類,提高生產和施工效率,減少人工,節省造價。設計要盡量按一個結構空間來設計公共建筑單元空間或住宅的套型空間。根據結構受力特點合理設計結構預制構配件與部品的尺寸,考慮預制構配件與部品的定位尺寸既要滿足平面功能的需要,又應符合模數協調的原則。
室內空間的劃分應盡量采用輕質隔墻。可以采用輕鋼龍骨石膏板、輕質條板、家具式分隔墻等輕質隔墻靈活分隔空間。輕質隔墻可以利用其空腔進行設備管線設置,方便維修和改造,節約空間,形成一體化隔墻系統,利于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2、平面形狀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平面形狀、體型及構件的布置對結構抗震性能影響很大,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的相關規定。平面形狀、建筑形體的設計應重視其規則性對結構安全及經濟合理性的影響,宜擇優選用規則的形體,不應采用嚴重不規則的平面布局。宜選用以結構單元空間為功能模塊的大空間平面布局,合理布置柱、墻及核心筒位置,公共交通空間宜集約布置,豎向管線宜集中設置管井,滿足使用空間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1)中對平面布置有如下規定:
(1)平面形狀宜簡單、規則、對稱,質量、剛度分布宜均勻;不應采用嚴重不規則的平面布置;
(2)平面長度不宜過長,長寬比(L/B)宜按表3.1采用;
(3)平面突出部分的長度l不宜過大、寬度b不宜過小,l/Bmax、l/b宜按表采用;
(4)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疊或細腰形平面布置。
表3.1 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值

平面設計中應將承重墻、柱等豎向構件上、下連續,結構豎向布置均勻、合理,避免抗側力結構的側向剛度和承載力沿豎向突變,應符合結構抗震設計要求。
3、標準化設計的方法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設計應采用標準化、模數化、系列化的設計方法,應遵循“少規格、多組合”的原則,建筑基本單元、連接構造、構配件、建筑部品及設備管線等盡可能滿足重復率高、規格少、組合多的要求。
平面設計中的開間與進深尺寸應采用統一模數尺寸系列,并盡可能優化出利于組合的尺寸規格。建筑單元、預制構件和建筑部品的重復使用率是項目標準化程度的重要指標,在同一項目中對相對復雜或規格較多的構件,同一類型的構件一般控制在三個規格左右并占總數量的加大比重,可控制并體現標準化程度。對于規格簡單的構件用一個規格構件數量控制。
《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GB/T 51129)中評分規則對標準化設計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3.2 標準化設計的要求

公共建筑的基本單元主要是指標準的結構空間。居住建筑則是以套型為基本單元進行設計,套型單元的設計通常采用模塊化組合的方法。對于部品組合要求較高的功能模塊空間,如住宅廚房和衛生間,平面布置應緊湊合理。應按凈模尺寸設計,滿足集成式廚房和衛生間的設備設施及裝修要求。建筑的基本單元、構件、建筑部品重復使用率高、規格少、組合多的要求也決定了裝配式建筑必須采用標準化、模數化、系列化的設計方法。
4、住宅模塊化設計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設計應以基本單元或基本套型為模塊進行組合設計。在裝配式住宅的平面設計中,運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將優化后的套型模塊與核心筒模塊進行多樣化的平面組合。
套型模塊可分解成若干獨立的、相互聯系的功能模塊,對不同模塊設定不同的功能,以便更好地解決復雜、大型的功能問題。模塊應具有“接口、功能、邏輯、狀態”等屬性。其中接口、功能與狀態反應模塊的外部屬性,邏輯反應模塊的內部屬性。模塊應是可組合、分解和更換的。套型模塊應進行精細化設計,考慮系列化要求,同系列套型間應具有一定的邏輯及衍生關系,并預留統一的接口。
住宅套型模塊由起居室、臥室、門廳、餐廳、廚房、衛生間、陽臺等功能模塊組成。應在滿足居住需求的前提下,提供適宜的空間尺度控制,并用大空間加以固化。
套型模塊的設計,可由標準模塊和可變模塊組成。在對套型的各功能模塊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用較大的結構空間滿足多個并聯度高的功能空間的要求,通過設計集成與靈活布置功能模塊的方法,建立標準模塊(如起居室+臥室的組合等)。可變模塊為補充模塊,平面尺寸相對自由,可根據項目需求定制,便于調整尺寸進行多樣化組合(廚房+門廳的組合等)。可變模塊與標準模塊組合成完整的套型模塊。
(1)起居室模塊:按照套型的定位,滿足居住者日常起居、娛樂、會客等功能要求,注意控制開向起居室的門的數量和位置,保證墻面的完整性,便于各功能區的布置。
(2)臥室模塊:按功能使用要求分為雙人臥室、單人臥室及臥室與起居合并的三種類型。臥室與起居合二為一時,應不低于起居室的標準,滿足符合睡眠的功能,適當考慮空間布局的多樣性。
(3)餐廳模塊:包含獨立餐廳及客廳就餐區域。當廚房面積不足時,不具備冰箱放置的空間時,在餐廳或兼餐廳的客廳內要增加冰箱擺放的空間,餐桌旁設置餐具柜等,擺放微波爐等廚用電器。
(4)門廳模塊:包括收納、整理妝容及裝飾等功能,可根據一般生活習慣對各功能合理布局,結合收納部品進行精細化設計。
(5)廚房模塊:包括洗滌、操作、烹飪、收納、冰箱、電器等功能及設施,應根據套型定位合理布置。廚房中的管道井應集中布置并預留檢修口。廚房設計應遵循模數協調標準,優選適宜的尺寸數列進行以室內完成面控制的模數協調設計,設計標準化的廚房模塊,滿足功能要求并實現工廠化生產及現場的干法施工。裝配式住宅設計應優選整體式廚房。
(6)衛生間模塊:包括如廁、洗滌、盥洗、洗浴、洗衣、收納等功能,應根據套型定位及一般使用頻率和生活習慣進行合理布局。衛生間設計應遵循模數協調的標準,設計標準化的衛生間模塊,滿足功能要求并實現工廠化生產及現場的干法施工,優先選用同層排水的整體式衛生間。
核心筒模塊的設計應滿足使用功能及規范要求,其模塊主要由樓梯間、電梯井、前室、公共廊道、候梯廳、設備管道井、加壓送風井等各功能分模塊組成,應合理確定各分模塊的空間尺寸以及相互間的合理布局,應根據使用需求進行標準化設計,滿足使用要求、規范要求、經濟性要求,核心筒模塊設計應考慮以下要求。
(1)在滿足國家相關規范的基礎上,從使用的安全性和交通的便捷性出發,考慮舒適性和經濟性,合理布局各功能模塊。
(2)電梯的設置是核心筒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其數量、規格、組合方式將直接影響到建筑的使用和品質。
(3)樓梯的設計應滿足疏散要求,合理設置樓梯的位置與數量,最大程度節約公共交通面積,提高使用率。樓梯應實現標準化設計,方便后期進行工廠化預制與裝配化施工。
(4)前室、候梯廳、公共廊道等關系到使用的舒適度,前室和候梯廳應有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
(5)設備管井應考慮機電設備管線的集中布置,合理布置節約面積,同時預留檢修空間。功能安排上應考慮強弱電設備管井不共用、強電不與水暖管井相鄰、排煙井盡量設置在角部,公共衛生間與開水間盡可能靠近水管井等要求。
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裝配式考試頻道為您整理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設計需滿足幾個方面的設計要求?",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可免費領取2019年裝配式考試獨家復習資料。
最新資訊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12日(二)2022-04-12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12日(一)2022-04-12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11日(二)2022-04-11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11日(一)2022-04-11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8日(二)2022-04-08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8日(一)2022-04-08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7日(二)2022-04-07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7日(一)2022-04-07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6日(二)2022-04-06
- 2022年裝配式建筑習題:每日一練4月6日(一)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