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育嬰師育兒百科:如何發現寶寶生長障礙


相關推薦:高級育嬰師育兒百科精選
那么如何早期發現兒童是否有生長障礙呢?以下的幾個方法會對您有所幫助:
1.與同年齡、同性別的其他兒童的身高進行比較。如原為班級的中等個兒,逐年變為矮個兒,表明患兒生長較其他兒童緩慢。
2.測量身高:根據年齡每半年至一年測量一次,嬰幼兒可取臥位姿勢,用卷尺測量。3歲以上的兒童可將一皮尺釘于墻上進行測量,測量時要求兒童直立,足尖分開,足跟、臀部及兩肩靠墻,視線向前,用三角尺使墻壁與頭擋板成九十度角。然后計算每年身高增加的厘米數,即生長速度。兒童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厘米,出生后上半年每月身長平均增加約2.5厘米,下半年每月增加1.5厘米,第二年增加速度減慢,到兩歲時身長平均約85厘米。兒童在2~12歲的身長可按以下公式粗略計算:身長(厘米)=年齡×7 70。
3.牙齒的發育可反映骨骼的發育。生后4~10個月開始長乳牙,如果12個月尚未出牙就為出牙延遲,一般2歲半時乳牙就應該出齊了。兒童一般在6歲左右時開始出恒牙,7~8歲左右開始換乳牙,若出牙或換牙過遲常常反映骨骼發育落后。
家長或老師若懷疑某兒童生長緩慢,應及早帶其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以便能早期發現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問題并且進行有效地治療。
哪些因素可以導致兒童生長障礙呢?
其實,小兒的生長發育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是遺傳因素了,它決定了小兒生長發育的潛力,而同時這種潛力又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作用和調節。了解這些具體因素會幫助父母發現孩子生長發育中的缺陷和問題,對保證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1.遺傳因素:兒童生長發育受父母雙方的遺傳因素的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的特征、潛力、趨向、皮膚、頭發的顏色、臉形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遲早以及對疾病的易感性等都與遺傳有關。一些遺傳性代謝性缺陷病、內分泌障礙、染色體畸變等更可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2.性別因素:男孩、女孩生長發育各有特點,一般女孩平均身高(長)、體重較同齡男孩小。女孩的語言、運動發育略早于男孩;女孩的青春期也早于男孩,而男孩由于青春期延續時間較長,最終的體格發育明顯超越女孩。因此,評估小兒生長發育水平時應分別按男、女孩標準進行。
3.內分泌因素:兒童的生長發育受到體內各種激素的調控,例如生長激素不足會導致身材矮小;甲狀腺激素缺乏可以造成體格矮小和智力發育障礙。
4.孕母情況:孕母在妊娠早期的病毒性感染會引起胎兒先天畸形;孕母的嚴重營養不良可引起流產、早產和胎兒體格生長以及腦的發育遲緩;孕母如受到某些藥物、放射線輻射、精神創傷等影響會導致胎兒發育受阻。如果胎兒在宮內發育異常就可以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5.營養因素:充足合理的營養是兒童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也是保證兒童健康生長極為重要的因素。小兒如在胎兒時期營養不良,不僅體格生長落后,大腦的發育也受影響。出生兩年內的嚴重營養不良會使體重、身高生長受限,以及機體免疫、內分泌和神經等調節功能低下。年齡越小受營養的影響越大。
6.環境因素:良好的居住環境,如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水源清潔,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科學的護理,正確的教養和體育鍛煉,完善的醫療保健服務等都是保證兒童生長發育達到最佳狀態的重要因素。
7.疾病因素:急性感染常使小兒體重減輕;長期慢性疾病會影響體重和身高的發育;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等對生長發育的影響更為明顯。
兒童的生長發育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遺傳決定了兒童的生長潛力,而后天的環境因素則決定了生長的潛力是否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因此,對于出現生長發育障礙的兒童,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及時干預,把先天所賦予的生長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1.均衡的營養
很多生長不足的孩子都跟營養缺乏有密切的關系,科學喂養和合理搭配十分重要。有些家長有一個營養的誤區,認為加強營養就是多吃雞、鴨、魚、肉,可以不吃或少吃糧食。其實,過多蛋白質的攝入,不僅增加肝腎負擔,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還會抑制孩子食欲。有些孩子營養過剩后造成肥胖,容易引發性早熟,最終使身材偏矮。所以,在保證量充足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樣化,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家長要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2.體育鍛煉
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最有效的方法。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新陳代謝,食欲增強。兒童青少年經常從事體育運動,能促進骨的生長,使骨骼變長、變粗,骨密度增大。經常運動,也使肌纖維變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運動還可以消耗多余脂肪,在快速生長期預防肥胖。
3.充足的睡眠
促進人體長高的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的3倍左右。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長高。睡眠時肌肉放松,有利于關節和骨骼伸展。為使幼兒有充足的睡眠,要注意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對于快速生長期的兒童,合理安排學習、鍛煉、睡眠和休息是十分重要的。
4.積極防治疾病
一般急性疾病對生長的影響是暫時的,尤其是在身體營養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很快恢復。但是長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臟病、貧血等均可影響生長發育。此外,如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疾病、骨和軟骨發育障礙等重大疾病,都會引起身高明顯低于同齡兒,醫學上稱為病理性矮小。因此,積極防治疾病,對生長期的兒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長損害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復的。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高級育嬰師育兒百科:如何發現寶寶生長障礙”文章,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育嬰師考試準考證領取,準考證打印信息,請關注備考資料頻道!不想錯過育嬰師考試,準時知道育嬰師考試時間,報名時間,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更多育嬰師資格考試精華資料請點擊文章下方“免費下載”免費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育嬰師帶寶寶要掌握的35條小技巧分享2023-12-14
- 2023年育嬰師備考資料:嬰兒輔食食譜分享2023-04-26
- 2023年育嬰師必會的15個技能(下)2023-03-01
- 2023年育嬰師必會的15個技能(上)2023-03-01
- 育嬰師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0月19日)2022-10-19
- 2022年考育嬰師證考試內容2022-09-20
- 育嬰師考試是考什么內容2022-09-06
- 育嬰師證需要考些什么2022-08-19
- 育嬰師和月嫂有區別嗎2022-05-30
- 育嬰師的基本知識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