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資料(新生兒低體溫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考生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考試相關信息。關于“新生兒低體溫的病因及臨床表現”,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以下相關內容:
一、新生兒低體溫的病因
1.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
當環境溫度降低保暖不夠時,攝入的熱量過少,不能通過自身調節產熱而出現低體溫。
2.受寒冷影響
新生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散熱大于產熱,冬春季環境溫度降低時,未有效保暖,最容易發生低體溫。
3.攝食不足
新生兒肝臟儲存的糖原量很少,如果攝入熱量不足,在生后18~24h內即可耗盡。產熱過少,當環境溫度降低時易發生低體溫。
4.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
能量儲備少,攝入的熱量少,體溫調節能力更差,胎齡越小,出生體重越低,發生低體溫的風險越大。
5.疾病影響
新生兒患敗血癥、肺炎、化膿性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時,由于進食減少,熱量攝入不足;因休克、酸中毒和微循環障礙等影響棕色脂肪分解,使體內產熱減少,此時如環境溫度偏低,保暖不夠,很易引起低體溫。新生兒在缺氧和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時,棕色脂肪不能利用,易出現體溫不升。
二、新生兒低體溫的臨床表現
新生兒低體溫時,皮膚溫度常因末梢血管收縮,體溫降至35℃以下,首先表現全身冰涼,反應低下,嗜睡、拒乳、少哭、少動。部分患兒可以出現皮膚硬腫,始于四肢、大腿、臀部,嚴重時遍及全身。
早期可以出現心動過速,嚴重時可有多臟器損害:呼吸減慢、呼吸暫停、甚至肺出血,血壓下降,甚至死亡。神經系統出現昏迷、瞳孔擴大,對外界反應消失。尿量明顯減少甚至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電解質紊亂,免疫功能降低合并嚴重感染。
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小編為大家分享的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資料“新生兒低體溫的病因及臨床表現”的相關內容,各位考生一定要盡快投入到復習狀態中,認真備考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堅持是成功的前提,小編也預祝大家考試成功!更多信息了解,請持續關注環球網校。
最新資訊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急性腎衰竭2022-03-15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血吸蟲病2022-02-21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點:衣原體感染2022-01-25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沙門氏菌感染的臨床表現2022-01-2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病毒性食物中毒2022-01-1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早產兒視網膜病的預防與預后2022-01-12
- 2022兒科主治醫師精選考點: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2022-01-06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多發性大動脈炎的臨床表現2021-12-1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復習資料:病毒性食物中毒2021-12-13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精講:體格生長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