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資料(感染性腹瀉的細菌和病毒)
更新時間:2019-10-16 16:25:05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兒科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許多考生已經進入了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備考狀態。關于“感染性腹瀉的細菌和病毒”也是各位考生們想要了解的內容,所以小編為了幫助大家抓住考試重點,梳理知識脈絡,搜集整理了一些相關備考資料。僅供各位考生參考,希望可以對大家備考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有所幫助!
關于“感染性腹瀉的細菌和病毒”,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以下相關內容:
一、感染性腹瀉病的細菌
1.致瀉性大腸桿菌:包括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產毒型大腸桿菌(ETEC)、侵襲型大腸桿菌(ELEC)、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和粘附性大腸桿菌(EAEC)。
2.空腸彎曲菌:人類腹瀉中約有3-4%由此菌引起,健康人帶菌約1%,空腸彎曲菌腸炎好發于5歲以下兒童。
3.鼠傷寒沙門氏菌:是感染性腹瀉病的重要病原,近年來呈廣泛流行,傳染性強,癥狀嚴重,治療困難,病死率高。
二、感染性腹瀉病的病毒
1.輪狀病毒:1973年澳大利亞學者Bishop在電鏡下于急性腹瀉患兒十二脂腸粘膜活檢標本中,發現上皮細胞內存在大量球形病毒顆粒,根據其類似車輪狀形態,1975年命名為“輪狀病毒”,該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之一,估計全世界40%的感染性腹瀉病多由輪狀病毒所引起,因其多發生在秋冬寒冷季節,故亦稱秋季腹瀉。
2.諾沃克病毒:是成人與年長兒流行性非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因。
3.腸腺病毒:可引起腹瀉,正常人糞便中約5%亦能檢測出該病毒,對于其在腹瀉中的致病作用尚有爭議。
4.其它:由于檢測技術的提高,隱孢子蟲感染的報道日漸增多,它是遷延性腹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白色念珠菌是真菌性腸炎的主要病原體,多發生于營養不良及長時期應用抗生素的患兒,腹瀉易呈遷延性。
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小編為大家分享的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資料“感染性腹瀉的細菌和病毒”的相關內容,各位考生一定要盡快投入到復習狀態中,做好復習筆記,掌握復習方法,認真備考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預祝大家考試成功!更多信息了解,請持續關注環球網校。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急性腎衰竭2022-03-15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血吸蟲病2022-02-21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點:衣原體感染2022-01-25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沙門氏菌感染的臨床表現2022-01-2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病毒性食物中毒2022-01-1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早產兒視網膜病的預防與預后2022-01-12
- 2022兒科主治醫師精選考點: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2022-01-06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多發性大動脈炎的臨床表現2021-12-1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復習資料:病毒性食物中毒2021-12-13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精講:體格生長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