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成并購重組難點 單筆費用難過千萬


伴隨并購重組潮的興起,G先生去年跳槽到一家券商任并購重組部的負責人。
只是看著很美好的并購重組機遇,到了實際運作中,卻遭遇各種不順。現在手里項目很多,不少卡在估值上。G先生如此描述目前的工作狀態。
這個問題,正在進行并購重組的天一科技也遇到過,在首次因估值問題被證監會叫停后,前兩天重新估值后再次上交材料,不過伴隨的又是市場對其估值問題的一次爭論。
而在去年,類似因為估值和對價問題被迫終止并購重組案例不在少數。
即使并購重組成功,業內人士透露:投行從中獲得的收益并不高。據悉,一般中型類券商投行一年也就一兩個并購重組成功的單子,一單收入在200-300萬元。
估值成并購重組難點
并購重組在近幾年成為市場熱點。由于IPO暫停,2013年的并購市場異常火爆。根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2月25日,去年以來A股已完成的并購交易總價值為5548.34億元,未完成的并購交易總價值則高達10470.71億元,而2012年全年這兩項數據值分別為5433.64億元、7462.13億元。分行業來看,信息技術成為2013年重組的最熱門行業,總共完成的交易數目達到119個,材料、工業則以112個、100個分列第二、第三位。
只是伴隨并購熱潮的失敗案例也不在少數,統計數據顯示,僅去年10月8日通道制實行后的一個月內,共計有17家公司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終止此前進行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相比去年9月份的5家以及2012年10月份的2家重組失敗數量,分道制首月并購重組告吹的上市公司家數無疑刷新了峰值。
盡管并購重組失敗原因各種各樣,但從我們操作的案例來看,估值問題已成很大的障礙。G先生如此表示。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近日被市場炒的沸沸揚揚的天一科技,天一科技第一次重組方案,由于不符合重大資產重組資產定價公允被證監會叫停,而新方案的交易定價,能否順利通過仍是未知數。 與天一科技命運相同的還有新華錦。因籌劃可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事項,自去年8月19日起停牌的新華錦10月21日公告,由于公司與交易對方就收購價格及部分重組協議重要條款未能最終達成一致,導致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無法繼續實施,決定終止籌劃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去年擬收購盛鑫礦業涉足貴州省煤炭資源整合的成城股份,在中介團隊完成盡職調查后,卻因雙方在收購對價上分歧過大,一直無法達成一致,無奈成城股份最終放棄了盛鑫礦業,決定對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收購的資產進行置換。
而G先生手里類似的案例不在少數,據他透露,目前他手里有個并購重組項目,買賣雙方就價格問題談了很久,雙方誰都不愿先出價,賣方擔心出價高了,買方擔心出價低了。目前就這么耗著。而在21世紀網近期參加的一個并購重組交流會上,類似的案例還真不在少數。
而北京某券商投行的負責人在談到估值問題時表示:目前并購重組估值問題確實比較難,國外對這個問題也沒一個明確的標準,我們現在遇到并購重組的估值問題時,基本上采取的是具體項目具體對待,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而據上述投行人士透露,證監會在審核并購重組項目時,有一套完整的評估體系,有些項目因估值問題被退回,很大程度上是偏離了市場對整個行業和公司的正常估值判斷。
并購重組收入并不高
盡管近年來重組并購潮涌起,但在21世紀網的采訪中發現,目前各券商并購重組費用收取標準各異,一年在并購重組上的收入并不高。據長城證券的投行人士透露,目前長城證券按達到重大資產重組需要報會項目和非報會項目兩種類型收費,前者如是不融資的并購重組,一筆成功收費在600-800萬之間,如果要融資會根據融資額加點,另外我們如果幫助找到并購標的,可以再收一筆費用。但單筆收入過千萬的很少。如果是非報會項目,收入就低多了,也就在20-200萬之間。該人士表示。
與國內目前收費標準不一不同,歐美發達國家,并購業務是投行皇冠上的明珠,被稱為財力與智力的高級結合,也是最能體現投資銀行實力和身價的業務,已經成為投資銀行體現核心能力,降低利潤波動,抵御系統風險的重要支撐。在世界經濟增長、資源配置、直接融資、企業擴張等方面,投資銀行發揮了無法比擬的作用。每一次經濟格局變動,每次產業結構升級,每一次企業并購浪潮,幕后都有投資銀行的導演和制作。
從海外這些大行的成功實踐看,他們一般都有較為成熟、極具激勵作用的收費模式,投資銀行一般要與聘請者、購并的賣方或者買方簽定顧問合同,最常見的合同包括固定費用和基于交易價格的變動費用兩部分,進一步細分為顧問費、交易管理費、公正意見費、中止費、成功酬金、聘用訂金、起始費銷售代表費等,為激勵投行設計出更好的并購方案,成功酬金在總費用中的權重最大,并且投行等級越高,權重越大。
而國內除了收費標準不一外,除了大券商外,中小型券商投行在并購重組上的收入也并不高。
盡管不少券商成立了專門的并購重組部,手里也累積了不少并購重組的項目,但由于并購重組市場規模相對較小,財務顧問在并購中的價值很難被認可,收費也比較困難。一些公司在搞并購重組時,都已經提前將買賣家找好,價格談好,找投行也就是走個過場而已,這樣投行的財務顧問角色也就顯得無足輕重。上述投行負責人表示。另外并購重組失敗率也比較高,財務顧問費遠不如保薦承銷費。據一家已上市的某中型券商投行透露,公司一年做成功并購重組項目也不過一兩單,每單收入在200-300萬元間,這完全無法和IPO想比。
最新資訊
- 2022年管理會計師初級考點2022-05-16
- 初級管理會計證有用嗎2022-04-12
- 2022年初級管理會計師考試教材2022-04-12
- 管理會計體系包括哪些內容2022-03-09
- 2022年初級管理會計考試科目主要內容2022-01-16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考試《管理會計理論》知識點:管理會計的目的2021-09-27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預算實務》考點財務部門年度預算2021-09-27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成本管理》思維導圖第五章2021-09-16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成本管理》思維導圖第四章2021-09-16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考試《管理會計理論》知識點:管理會計的內容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