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市郊區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


陽泉市郊區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
(2016-2030年)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國發〔2016〕15號)精神,全面振興我區中醫藥事業,根據《陽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陽泉市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的通知》(陽政辦發〔2017〕27號)精神,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中西醫并重,充分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以推進中醫藥強區建設為主題,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建設“健康郊區”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中醫藥發展水平為中心,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促進中西醫結合;以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體制和政策機制為重點,發揮中醫藥在促進衛生、經濟、科技、文化和生態文明發展中的獨特作用,統籌推進中醫藥事業振興崛起,為增進和維護人民群眾健康作出貢獻。?
二、總體目標 ?
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各領域得到全面協調發展,中醫藥標準化、信息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實現城鄉每千人口中醫執業類(助理)醫師達0.6人,中醫藥服務可得性、可及性明顯改善。中醫藥在醫改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有利于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醫療機構和中醫藥人員提供中醫藥服務的積極性有效激發,人民群眾醫療負擔明顯減輕。中醫藥健康服務加快發展,初步形成一批健康服務新業態。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及重大疾病攻關取得進展,中醫藥防治水平明顯提高。中醫藥發展規律的標準、監督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管理體制更加健全。?
到2030年,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基本形成一支規模大、結構優、水平高的中醫藥人才隊伍,創新水平顯著提高;全區居民中醫藥文化素養大幅提升,打造一批中醫藥文化品牌,實現我區中醫藥繼承創新發展、統籌協調發展、生態綠色發展、包容開放發展和人民共享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重點任務?
(一)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能力。?
1.完善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
(1)中醫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建設以區人民醫院中醫藥科室為骨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中醫門診部和診所為補充、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區衛生計生局、區發展改革局。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下同)? (2)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郊區人民政府要根據形勢的發展,在區域規劃中合理配置中醫醫療資源。努力尋求區級中醫院籌建的路子,填補我區無中醫醫院的空白。(區衛生計生局、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 (3)創建中醫藥特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中醫館,強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藥設備配置和中醫藥人員配備。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8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區衛生計生局)?
(4)加強區人民醫院、河底鎮衛生院康復科室建設,支持康復醫院(含企事業單位舉辦的醫療機構)設置中醫藥科室,加強中醫康復專業技術人員配備。(區衛生計生局)? 2.切實提高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
(5)實施中醫臨床優勢培育工程,強化區人民醫院中醫科能力建設,明顯提高重大疑難疾病、急危重癥的中醫診治水平,服務半徑進一步擴大,整體實力跨入全市先進行列。以現有醫療資源為基礎,提升區域中醫醫療技術水平,為區域內居民提供方便可及、高水平優質中醫醫療服務。強化中醫藥特色優勢,不斷提高區人民醫院中醫科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診療能力,做好重大疑難疾病向上轉診服務。在各級醫療機構強化中醫藥綜合治療,為患者提供方便、高效、優質的中醫藥服務。(區衛生計生局)?
(6)深入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利用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視頻平臺,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提升基層中醫藥綜合服務水平。推動建立融入中醫藥內容的社區健康管理模式,開展高危人群中醫藥健康干預,提升基層中醫藥健康管理水平。(區衛生計生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7)建立中醫藥參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網絡和應急救治工作協調機制,提高中醫藥應急救治和重大傳染病防治能力。(區衛生計生局)?
(8)大力發展中醫非藥物療法,充分發揮其在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和運動創傷防治中的獨特作用。大力弘揚中醫藥在競技體育中取得的科技進步,并應用到為大眾健康服務。(區衛生計生局、區文化局)?
(9)建立慢性病中醫藥監測與信息管理制度,建立中醫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綜合防治網絡和工作機制。(區衛生計生局)?
3.加強中西醫結合工作。?
(10)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推進中西醫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加強中西醫結合創新研究平臺建設,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聯合攻關,形成獨具特色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提高重大疑難疾病、急危重癥的臨床療效。(區科技局、區衛生計生局)?
(11)探索建立完善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工作機制,在非中醫醫療機構開展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提升中西醫結合服務能力。(區衛生計生局)?
(12)積極創造條件建設中西醫結合醫院。支持有條件的綜合醫院(含企事業單位舉辦的醫療機構)轉制為中西醫結合醫院。(區衛生計生局)?
(13)完善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政策,鼓勵西醫脫產學習中醫,加強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區衛生計生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4.放寬中醫藥服務準入。
(14)改革中醫醫療執業人員資格準入、執業范圍和執業管理制度,根據執業技能探索實行分類管理。改革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執業資格準入制度。(區衛生計生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經信局)?
(15)落實關于舉辦中醫診所實施備案制管理的制度。允許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的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在鄉鎮和村開辦中醫診所。(區衛生計生局)?
(16)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連鎖中醫醫療機構,對社會資本舉辦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診所,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和區域衛生發展規劃不作布局限制。支持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門診部、診所,鼓勵藥品經營企業舉辦中醫坐堂醫診所。保證社會辦和政府辦中醫醫療機構在準入、執業等方面享有同等權利。(區衛生計生局、區發展改革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5.推動“互聯網+中醫醫療”。?
(17)大力發展中醫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等新型醫療服務模式。構建集醫學影像、檢驗報告等健康檔案于一體的醫療信息共享服務體系,逐步建立跨醫院的中醫醫療數據共享交換標準體系。探索互聯網延伸醫囑、電子處方等網絡中醫醫療服務應用。利用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提供在線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藥品配送等便捷服務。(區衛生計生局、區發展改革局、區經信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二)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6.加快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體系建設。?
(18)研究制定促進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實現集團化發展或連鎖化經營,培育一批技術成熟、信譽良好的知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集團或連鎖機構。(區衛生計生局、區工商分局、區文化局)?
(19)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強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室建設,為群眾提供中醫健康咨詢評估、干預調理、運動健身、隨訪管理等治未病服務,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鼓勵中醫醫療機構、中醫醫師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提供保健咨詢、調理和藥膳等技術支持。(區衛生計生局、區工商分局、區文化局)?
(20)按陽泉市的統一要求,實施我市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于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區衛生計生局、區文化局)?
7.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能力。?
(21)支持中醫醫療機構、養生保健機構走進機關、學校、企業、鄉村、社區和家庭,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技術。推廣融入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區衛生計生局、區教育局)?
(22)支持中醫藥機構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現代科技,研發一批保健食品、用品和器械器材。(區科技局、區發展改革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衛生計生局、區文化局)
8.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
(23)推動中醫藥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支持養老機構設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為主的中醫診室或與中醫醫療機構合作建立快速就診綠色通道,支持中醫醫療機構自建、托管養老機構或與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開展技術協作。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中醫醫療機構將中醫藥服務延伸至鄉村和家庭,面向老年人群開展上門診視、健康查體、保健咨詢等服務。鼓勵中醫醫師在養老機構提供保健咨詢和調理、運動處方服務。支持社會資本新建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融合運動健身、運動康復的護理院、療養院,建設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范基地。(區民政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經信局、區文化局)?
9.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
(24)支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開展藥浴、中藥熏蒸等養生保健項目,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支持在酒店、景區和旅游度假區等具備條件的場所開設中醫藥機構,提供針灸、推拿、按摩和藥膳等中醫藥與太極拳、健身氣功、康復操(舞)等運動健身、運動康復健康服務項目。鼓勵中醫藥文化元素和傳統體育文化元素突出的中醫醫療機構、中藥企業、健身器材企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場所、名勝古跡、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博物館、中藥材種植基地、藥用植物園、藥膳食療館等特色單位,創建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醫藥健康旅游綜合體,并以此為基礎,積極推進與周邊高等級旅游景區開展合作,形成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特色線路。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旅游城鎮、度假區、文化街、主題酒店,形成一批與中藥科技農業、名貴中藥材種植、田園風情、戶外健身等生態休閑旅游結合的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開發中醫藥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品牌。(區旅游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經信局、區文化局)?
(25)建立中醫藥健康旅游標準化體系,推進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標準化和專業化。(區旅游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經信局、區質監局)?
(三)做好中醫藥繼承工作。?
10.加強中醫藥理論方法繼承。?
(26)實施中醫藥傳承工程,系統總結我區名中醫臨床診療經驗,整理出版名醫名家醫案集。(區衛生計生局)?
(27)開展中醫古籍文獻資源普查,搶救瀕臨失傳的珍稀和珍貴古籍文獻,推動中醫古籍數字化。(區文化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科技局)?
11.加強中醫藥傳統知識挖掘、保護和利用。?
(28)開展民間中醫藥古籍、古方、單驗方及特色診療技術的全面調查、挖掘整理、研究評價及推廣應用。(區衛生計生局、區環保局、區科技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9)加強對中醫藥專利、技術秘密、商標、商業秘密、著作權等方面的知識產權保護。鼓勵中醫藥知識產權咨詢和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區經信局、區衛生計生局、區工商分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12.強化中醫藥師承教育。?
(30)鼓勵醫療機構發展師承教育,建設一批師承教育基地,實現師承教育常態化和制度化。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師承學堂”等社會培訓機構。(區衛生計生局、區教育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31)嚴格按省、市的傳統中醫師管理制度對全區中醫師進行管理和考核,規范考核程序和執業范圍。(區衛生計生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32)鼓勵和支持名老中醫和長期服務基層的中醫藥專家通過師承模式培養多層次的中醫藥骨干人才。(區衛生計生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教育局)?
(四)推進中醫藥創新發展。?
13.完善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
(33)加強中醫藥科研能力建設。推動建設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實施中醫藥重點實驗室、研究室建設項目。加強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區科技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發展改革局、區教育局)?
(34)統籌利用相關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支持中醫藥科技創新工作,促進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加快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促進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和產業化。(區科技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經信局)?
(五)提升中藥產業發展水平。?
14.加強中藥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
(35)開展中藥資源普查,建立全區中藥資源數據庫。完善中藥資源動態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面向政府和行業提供服務。(區衛生計生局、區經信局、區環保局、區農業局、區林業局、區統計局)?
(36)實施野生中藥材資源保護工程,完善中藥材資源分級保護、野生中藥材物種分級保護制度,建立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區,建設瀕危稀缺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加快建設藥用植物園、藥用動植物種質資源庫等,保護藥用種質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區林業局、區農業局、區經信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環保局)
(37)加強道地中藥材優良品種選育繁育研究,建設好一批國家及省級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將繁育品種和基地數量擴展至20個左右,繁育面積達到2萬畝左右。建立區級藥用動植物種質資源庫。(區農業局、區林業局、區衛生計生局)?
(38)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建立中藥材科技園、博物館和藥用動植物園等保育基地。(區經信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科技局、區文化局)?
15.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
(39)編制我區中藥材種植養殖區域規劃。(區農業局、區衛生計生局)?
(40)根據山西道地中藥材目錄及種植養殖、采集、儲藏技術標準,加強中藥材種植養殖科學引導,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養殖合作社和聯合社。(區農業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林業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經信局、區環保局、區質監局)?
16.構建現代中藥材流通體系。?
(41)制定中藥材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建設一批道地藥材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和可追溯的初加工與倉儲物流中心,與生產企業供應商管理和質量追溯體系緊密相連。以我區中藥材種植、流通情況為基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中藥材主產區建設產地飲片加工、集中倉儲物流、藥材可追溯等形式的一體化中藥材流通體系,引導產銷無縫對接,推動中藥材流通體系標準化、一體化發展。發展中藥材電子商務。利用大數據加強中藥材生產信息搜集、價格動態監測分析和預測預警。(區經信局、區發展改革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農業局)?
(42)實施中藥材質量保障工程,建立中藥材生產流通全過程質量管理和質量追溯體系,加強第三方檢測平臺建設。(區經信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六)弘揚中醫藥文化。?
17.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
(43)大力倡導“大醫精誠”理念,在各級各類醫藥機構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強化職業道德建設,形成良好行業風尚。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工程,加強中醫藥文物設施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動更多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的中醫藥類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挖掘尋找民間的“中醫藥傳承人”與“中醫藥文化繼承者”,努力提高中醫藥傳承人群的當代實踐水平和傳承能力。(區衛生計生局、區文化局、區經信局、區體育局、區檔案局)?
18.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
(44)加大中醫藥學術流派研究,創作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發展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等新興文化業態,培育知名品牌和企業,逐步形成中醫藥文化產業鏈。(區文化局、區廣電局、區旅游局、區經信局、區教育局、區衛生計生局)? 四、保障措施?
(一)推進中醫藥法治化建設。?
19.全面提升中醫藥監督能力。?
(45)開展中醫藥法治宣傳教育,提高中醫藥從業人員法律素質。完善中醫藥監督行政執法體系,健全中醫藥監督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嚴厲打擊假冒中醫名義非法行醫、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等行為。(區衛生計生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46)加強中醫臨床診療指南、技術操作規范和療效評價標準的應用推廣。強化中藥炮制、中藥鑒定、中藥制劑、中藥配方顆粒以及道地中藥材的質量管理。(區衛生計生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質監局、區經信局)?
(二)加大中醫藥政策扶持力度。?
20.落實完善中醫藥扶持政策。?
(47)落實政府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政策。(區財政局、區發展改革局)?
(48)增設中醫藥特色服務項目,合理確定中醫診療技術服務價格,充分體現中醫診療技術的勞務價值。按照醫務人員職稱,合理確定中醫診查費,并向名老中醫傾斜。(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經信局、區衛生計生局)?
(49)在基本藥物政策中,增加國家基本藥物山西補充目錄中的中成藥品種。(區衛生計生委、區食品藥品監管局) (50)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中統籌考慮中醫藥發展需要,優化中醫醫療、養生保健、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等設施空間布局,擴大用地供給。(區國土資源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
(三)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21.完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
(51)全面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區衛生計生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52)加強全科醫生人才、基層中醫藥人才、中西醫結合等各類專業技能人才培養。開展臨床類別醫師和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區衛生計生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53)培育中醫藥技術技能型人才,做好市名中醫推薦工作。建立吸引、穩定基層中醫藥人才的保障和長效激勵機制。(區衛生計生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四)加強中醫藥信息化建設。?
22.推進中醫藥大數據應用和信息統計體系建設。?
(54)建設郊區中醫藥數據中心和中醫館健康云平臺,加強中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以中醫電子病歷為基礎的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對患者處方真實有效性的網絡核查機制,實現與人口健康信息縱向貫通、橫向互通。(區衛生計生局、區發展改革局)
(55)落實中醫藥信息統計制度,按省、市要求,實施中醫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區衛生計生局)
五、組織實施 ?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督導考核。?
23.將中醫藥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成立相應的中醫藥發展領導機構,強化組織協調,扎實推進中醫藥各項工作。(區衛生計生局、區發展改革局)
24.加強中醫藥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跟蹤調度,發現重大情況和問題及時向區政府報告。對執行不力、進度遲緩、敷衍塞責等慢作為、不作為的,要依法依紀嚴肅問責,確保中醫藥改革發展政策全面落實。(區衛生計生局)?
(二)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
25.按照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區、鄉、村級中醫藥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領導機制,切實加強中醫藥管理工作。(區編辦、區衛生計生局)?
(三)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26.綜合運用和數字智能終端、移動終端等新型載體和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知識,宣傳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同時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形成全社會“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濃厚氛圍和共同發展中醫藥的良好格局。(區委宣傳部、區廣電局、區衛生計生局、區經信局、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區文化局、區婦聯)
陽泉市郊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7月20日印發
最新資訊
- 2022河南濟源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報名時間:3月1日31日2022-02-24
- 如何考取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2022-01-21
- 2022山東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準考證打印入口今日開通2022-01-04
- 中醫愛好者如何才能考取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2021-11-01
- 內蒙古自治區于2021年12月開展中醫(蒙醫)醫術確有專長醫師資格考核工作2021-10-13
- 2021山東曲阜市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申請現場審核通知2021-09-27
- 2021山東滕州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報名須知2021-09-10
- 2021山東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報名通知2021-09-08
- 2021北京傳統醫學出師考核考試核酸檢測時間通知2021-09-08
- 山東省中醫專長考核報名臨近,關于報考材料這幾點一定要注意!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