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總結:第四章第三節


第三節 生產過程的時間組織
一、順序移動方式
順序移動方式是指一批零件經多道工序加工時,將這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再統一搬運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的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在于,零件在工序之間是按次序連續地整批運送,生產周期長。
順序移動方式是計算起來最簡易的一種工序間移動方式。順序移動方式下,零件全部生產完成的生產周期的計算公式如下:T順=n
式中T順——順序移動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產周期;
n——批量;
m一加工工序的道數;
ti—一第i道工序的單件工時。
在計算生產周期時,并沒有考慮移動所需要的時間,即假設移動時間為零(以下兩種移動方式亦如此)。
二、平行移動方式
平行移動方式是指一批零件中的每個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馬上移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由此形成一批零件中的每個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平行地進行加工。平行移動方式下,零件全部生產完成的生產周期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T平——平行移動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產周期;
t最長——在各道工序中,單件工時最長的工序的單件工時。
公式中的m、n、ti同前。
三、平行順序移動方式
平行順序移動方式是將順序移動方式和平行移動方式結合起來,進行優勢互補的一種方式。它要求一批零件在每一道工序的設備上加工時要連續進行,又不采取零件在工序間整批轉移,使一批零件在各道工序上盡可能平行地加工,又使各工序的設備中間不發生停歇等待。其具體做法是:當后道工序單件加工時間比前道工序單件加工時間長,則前道工序往后道工序按件運送;當后道工序單件加工時間比前道工序單件加工時間短,后道工序的最后一個零件只能等到前道工序所有零件加工完畢后,才能開始加工,則后道工序的第一個零件加工時間,可從最后一個零件的加工時間依次向前倒推確定。它既體現出每道工序上零件的加工是連續的,同時每個零件在一道工序加工完成后就移到下道工序去加工。
平行順序移動方式下,一批零件全部生產完成的生產周期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T平順——平行順序移動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產周期;
T較大——比相鄰工序單件工時均大的工序的單件工時;
T較小——比相鄰工序單件工時均小的工序的單件工時。
公式中m、n、t同前。
平行順序移動方式下零件全部生產完成的生產周期也可按如下計算公式:
式中ti較短為每相鄰兩道工序中較短的單件工序時間。
四、三種移動方式的比較
順序移動方式的優點是組織生產較簡單,設備在加工零件時不出現停頓,工序間搬運次數少。其缺點是生產周期長。
平行移動方式的突出優點是充分利用平行作業的可能,使生產周期達到最短。問題是一些工序在加工時,出現時干時停的現象,對設備運轉不利,同時運輸次數多,組織生產比較麻煩。
平行順序移動方式吸取兩者的優點,生產周期較短,每道工序在加工一批零件時不發生停頓現象,使設備能連續、正常運轉。這種方法運輸次數也較多,組織生產也比較復雜。
在實際生產與業務工作中,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選擇。具體應用時要根據具體條件考慮下列因素:
(1)企業的生產類型。單件小批企業多采用順序移動方式;大量大批生產,特別是組織流水線生產時,宜采用平行移動方式或平行順序移動方式。
(2)生產任務的緩急。生產任務急,應采用平行移動方式或平行順序移動方式,以爭取時間滿足交貨期需要。
(3)勞動量的大小和零件的重輕。工序勞動量不大,重量較輕的零件,宜采用順序移動方式;工序勞動量大,重量很重的零件,宜采用平行移動方式或平順移動方式。
(4)企業內部生產單位專業化形式。對象專業化的生產單位宜采用平行或平行順序移動方式;而工藝專業化的生產單位,宜采用順序移動方式。
(5)改變加工對象時,調整設備所需的勞動量。如果調整設備所需的勞動量很大,不宜采用平行移動方式;如果改變加工對象時,不需調整設備或調整設備所需時間很少時,宜采用平行移動方式。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