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8年經濟師考試初級財稅講義第三章第二節

2018年經濟師考試初級財稅講義第三章第二節

更新時間:2018-06-20 13:32:35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62收藏6
摘要 2018年經濟師考試備考中,環球網校為幫助大家備考特分享了 "2018年經濟師考試初級財稅講義第三章第二節 "供大家預習備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資料敬請關注環球網校經濟師考試頻道!  

第三章第二節 轉移性支出

一、社會保障支出

(一)社會保障支出的概念與內容

社會保障主要包括如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現代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

(2)社會救助:社會救助是通過國家財政撥款,保障生活確有困難的貧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社會救助具有的兩個主要的特點:全部費用由政府從財政資金中解決,接受者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受保人享受社會救助待遇需要接受一定形式的經濟狀況調查,國家向符合救助條件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救助。

(3)社會福利;(4)社會優撫。

(二)社會保障資金來源與籌資模式

1.社會保障資金來源:

從世界各國的社會保障的資金來源看,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由取得工資收入的職工和職工的雇主各交納一半的社會保障稅;二是財政支出中的轉移性支出資金。

2.社會保障資金的籌資模式

籌資模式大體有三種:

(1)現收現付制。即社會保障完全靠當前的收入滿足當前的支出,不為以后年度的保險支出作資金儲備。

特點:開始實施時,保險費率較低,但要隨支出水平的上升經常做出調整。

(2)完全基金制。即為社會保險設立一種基金,這項基金在數量上能夠滿足今后向投保人支付保險津貼的需要。

特點:實施初期繳費率較高,以建立基金,但繳費水平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穩定不變。

(3)部分基金制。即繳費水平在滿足一定階段支出需要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儲備。

特點:繳費率在保險舉辦初期較低,以后隨支出的提高分階段提高。

對于籌資模式的選擇問題,不同的保險內容選擇的籌資模式有很大差異。

現收現付制——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疾病保險等;

部分基金制——養老保險。

我國養老保險籌資模式的選擇:部分基金制。

3.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由于各個國家情況的差異而明顯不同:

(1)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如英國、新加坡)

(2) 分散管理模式

(3) 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實行這種模式的國家大都是發達國家,如美國。

【注意】:理解概念及各自的優缺點。

社會保障籌資、管理方式的發展趨勢:

一是社會保險管理上,總的趨勢是從分散管理向統一集中管理方向發展。

二是社會保險的強制性  三是社會保障的資金來源,在多數國家的社會保險都采取“基金式”積累,獨立管理和保值、增值的運作模式。

四是社會保險機構都越來越重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四)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體制改革

1.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思考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正面臨著更加深刻的改革,改革著眼于以下七個方面:

(1) 實行社會保障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保證經濟運行穩定和社會生活的安定;

(2) 在社會保險資金的籌集上,強調個人參加保險費用的籌集;

(3) 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

(4) 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

(5) 設立統一的全國性的專門機構負責國家社會保障政策的實施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管理;

(6) 建立各項社會保障基金,是社會保障順利實施的保證;

(7) 處理好政府財政與社會保障事業的關系問題,適時開征社會保障方面的稅收,以籌集社會保障基金。

二、財政補貼支出

(一)財政補貼的性質與內容

1.財政補貼的性質

財政補貼的主體——國家;財政補貼的對象——企業和居民;財政補貼的目的——貫徹一定的政策,滿足某種特定的需要,實現特定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目標;財政補貼的性質——通過財政資金的無償補助而進行的一種社會財富的再分配。

財政補貼支出與社會保障支出的異同點:

相同點:從政府的角度,都是無償的;從補貼領取者的角度,都意味著實際收入的增加,經濟狀況會較以前有所改善。

不同點:體現在同相對價格體系的關系上。財政補貼總是和相對價格的變動聯系在一起,而社會保障支出與價格不發生直接聯系;財政補貼因為與相對價格結構有直接聯系,具有改變資源配置結構、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影響,社會保障支出很少有這種影響。

2.財政補貼的內容

財政補貼的內容,根據不同的需要,可以進行各種不同的分類。通常財政補貼的分類有如下幾個方面:(掌握各項具體形式的含義)

(1) 按財政補貼的項目和形式分類,主要有價格補貼、企業虧損補貼、外貿補貼、房租補貼、職工生活補貼、財政貼息、減免稅收。除了上述之外,政府還提供一些較為隱蔽形式的財政補貼,如稅收支出和稅前還貸等等。

價格補貼與企業虧損補貼的區別:價格補貼直接與市場零售商品有關,而企業虧損補貼主要與工業生產資料有關;價格補貼的直接受益人是居民,企業虧 損補貼的直接受益人是相關企業;價格補貼是在流通環節上的補貼,而企業補貼是在生產環節上的補貼;價格補貼的對象是商品,而企業虧損補貼的對象是企業。

(2) 按補貼的環節分類,可以分為生產環節的補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補貼、工礦產品價格補貼、生產企業的政策性虧損補貼)、流通環節的補貼(農副產品價格補貼、 商業和外貿企業的政策性虧損補貼)、分配環節的補貼(財政貼息和稅收支出)和消費環節的補貼(職工副食品補貼)。

(3) 按補貼的經濟性質分類,可以分為生產補貼和生活補貼。

(4) 按補貼的內容分類,可以分為現金補貼和實物補貼。

我國財政補貼以價格補貼和企業虧損補貼為主要項目。

2.改革財政補貼的對策思考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財政補貼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減少補貼項目,明確補貼重點,規范補貼方式,提高補貼效率。

具體設想有:

(1) 改變農業補貼方式

(2) 取消絕大部分工業企業虧損補貼

(3) 改革公用事業補貼

(4) 增加財政對科研費用的補貼

(5) 運用財政補貼,加強環境保護

(6) 運用財政補貼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的加速發展。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