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級經濟基礎章節習題及答案第五章


1、 西方經濟學一般均衡的理論試圖說明的問題是()
A單個產品或單個要素市場的均衡
B勞動市場的均衡
C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
D所有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的均衡
答案:D
答案解析:當居民和企業分別實現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整個經濟的價格體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時,經濟就處于一般均衡狀態或瓦爾拉斯均衡狀態。所以一般均衡的理論試圖說明的問題是所有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的均衡。
2、 通過重新配置資源,使得至少有一個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而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資源配置稱為( )。
A.瓦爾拉斯均衡
B.帕累托最優
C.帕累托改進
D.資源配置最優
答案:C
答案解析: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態能夠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況下,通過重新配置資源,使得至少有一個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則稱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為帕累托改進。
3、 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私人收益大于社會收益
B私人成本小于邊際社會成本
C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
D其產出水平大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
答案:C
答案解析:外部經濟:是某人或者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成員帶來好處,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能由此得到補償。 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缺乏生產積極性,產出水平低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造成產品的供給過少
4、 某化工廠在其生產過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導致了附近糧食大幅度減產,但該廠卻又不對農民進行相應的賠償,這種現象的存在,通常被稱為()。
A.生產的正外部性
B.生產的負外部性
C.消費的正外部性
D.消費的負外部性
答案:B
答案解析: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的利益受損,而又并不為此進行相應的賠償,那么這種活動所導致的外部影響就是負外部性。由于經濟活動的主體是生產者,所以此負外部性是生產的負外部性
5、 具有完全非競爭性和完全非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稱為()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純公共物品
D、自然壟斷產品
答案:C
答案解析:純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競爭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國防、治安等
6、 具有競爭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屬于()
A純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準公共物品
D自然壟斷產品
答案:C
答案解析:準公共物品或者具有消費的競爭性但無排他性,或者具有消費的排他性卻無競爭性。
7、 交完汽車保險后不認真開車,從而造成保險公司的損失,這屬于( )。
A.違法行為
B.道德風險
C.逆向選擇
D.順向選擇
答案:B
答案解析:道德風險,是指交易雙方協議達成后,協議的一方利用信息的不對稱,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損害對方的利益
8、 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標準和廣告都做出了具體的法律規定,這是為了解決( )
A因壟斷造成的市場失靈
B因外部性造成的市場失靈
C因壟斷造成的市場失靈
D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市場失靈
答案:D
答案解析:為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失靈,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標準和廣告都做出了具體的法律規定,政府還通過多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9、 從經濟學理論上說,生產的外部經濟會造成( )
A資源均衡配置
B資源有效配置
C產品供給過少
D產品供給過多
答案:C
答案解析:(1)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缺乏生產積極性,產出水平低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造成產品的供給過少。 (2)對于產生外部不經濟的生產者,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傾向擴大生產,產出水平就會大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造成產品的供給過多。超過帕累托最優所要求的產量水平,造成資源配置的無效率配置。
10、 當居民和廠商分別實現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并且整個經濟的價格體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和生產要素的供求都相等時,經濟就處于( )。
A.產品市場均衡
B.要素市場均衡
C.帕累托最優
D.瓦爾拉斯均衡
答案:D
答案解析:當居民和企業分別實現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整個經濟的價格體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時,經濟就處于一般均衡狀態或瓦爾拉斯均衡狀態。
11、 市場機制是一種利益調節機制,它只有在()方面才能起完全的調節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A不具有競爭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B不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純公共物品
C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
D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答案:C
答案解析:公共物品會導致市場失靈,公共物品包括純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
12、 科斯定理的含義是( )
A.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B.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C.只要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D.不論財產權是否明確,只要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答案:B
答案解析:科斯定理: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進一步看,還可以認為,一旦考慮到交易成本,產權的初始界定對于經濟運行的效率就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從而可以引申出一個重要結論:不同產權制度,會導致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13、 (多選題)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的條件是()。
A.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的狀態
B.市場處于不完全競爭的狀態
C.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
D.市場信息具有完全性
E.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
答案:A, C, D, E
答案解析: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的條件: (1)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 (2)信息是完全的 (3)市場是完全競爭的 (4)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
14、 (多選題)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 )
A.壟斷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信息不對稱
E.價格波動
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等。
15、 (多選題)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 )。
A.生產者是完全的價格接受者
B.資源能在部門間自由流動
C.生產者生產的產量不是最大產量
D.市場價格達到最低
E.市場機制不能充分有效的發揮作用
答案:C, E
答案解析: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生產者不再是完全的價格接受者,資源已不可能在部門之間自由流動,導致生產者生產的產量不是最大的產量,市場價格不是最低的價格,長期來看成本也比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的生產成本要高,消費者將不再可能獲取最大滿足。
由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廣泛存在,市場機制很難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資源不可能實現最優配置。
16、 (多選題)對于產生外部不經濟的生產者來說,下列表述錯誤的有()
A傾向于擴大生產,其產出水平大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
B邊際私人成本低于邊際社會成本
C缺乏生產的積極性,其產出水平會低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
D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
E給社會上其他成員帶來好處,卻不能由此得到補償
答案:C, E
答案解析:外部不經濟:是某人或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對于產生外部不經濟的生產者,邊際私人成本小于邊際社會成本,傾向擴大生產,產出水平就會大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造成產品的供給過多。
17、 (多選題)下列關于公共物品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增加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必然減少另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
B.增加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并不影響其他人對該物品的消費
C.該物品在財產所有權上具有獨占性
D.一個人不進行購買就不能消費該物品
E.一個人不進行購買也可以消費該物品
答案:B, E
答案解析:公共物品的特點 (1)非競爭性。即消費者對某一種公共物品的消費并不影響其他人對該公共物品的消費。例如國防、道路、環境治理、電視廣播等 (2)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費者進行消費,任何一個消費者都不會被排斥在外 公共物品的這些特種決定了絕大多數的公共物品消費中必然出現“搭便車”。所謂“搭便車”就是某人不進行購買而消費某物品。
18、 (多選題)下列公共物品中屬于準公共物品的是( )。
A.國防
B.治安
C.醫療衛生
D.教育
E.收費公路
答案:C, D, E
答案解析:準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如教育、醫療衛生、收費公路
19、 (多選題)公共物品的特點包括( )。
A.競爭性
B.排他性
C.非競爭性
D.非排他性
E.效用的可分割性
答案:C, D
答案解析:公共物品的特點是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20、 (多選題)為了消除外部性對市場的影響,政府可以采取( )。
A.稅收和補貼
B.規定限價
C.合并相關企業
D.公共管制
E.明晰產權
答案:A, C, E
答案解析:消除外部性的傳統方法 (1)政府可以使用稅收和補貼的手段對產生外部性的企業進行干預 (2)政府也可以通過合并相關企業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內部化” 3)明細產權,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導致資源配置失當都是由于產權界定不清晰。
21、 (多選題)關于外部性的表述中,正確的選項是()
A正外部性的存在,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活動水平低于社會所需求的水平
B正外部性的存在,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活動水平高于社會所需要的最優水平
C外部不經濟的存在,會給其他經濟主體帶來巨大損失
D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的存在,都意味著資源配置未能達到最優
E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產權不清晰引起的
答案:A, C, D, E
答案解析:暫無
22、 (多選題)對壟斷進行干預的方式主要有()
A合并相關企業
B避免過度競爭
C對壟斷企業的產品價格進行管制
D制定反壟斷法,對壟斷廠商的行為進行法律約束
E對壟斷行業進行公共管制
答案:C, D, E
答案解析:政府對壟斷的干預(1)、為了保護和促進競爭,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限制壟斷和反對不正當競爭;比如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 (2)、政府對壟斷進行干預的另一種手段是對壟斷行業進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對壟斷行業的產品或服務的價格進行管制或規定限價,或規定利潤率。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3日)2020-10-23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2日)2020-10-22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0日)2020-10-20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9日)2020-10-1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6日)2020-10-16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9日)2020-10-0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8日)2020-10-08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7日)2020-10-07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9日)2020-09-2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7日)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