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級經濟師考試民航運輸經濟知識點預習飛機利用計劃


飛機利用計劃
(一)飛機利用計劃的內容
飛機利用計劃包括以下三種計劃:①飛機數量計劃。②飛機利用率計劃。③飛機、發動機維護與送修計劃。
(二)飛機數量計劃
1.主要指標
(1)報告期末在冊飛機架數;(2)計劃期內增加飛機架數;(3)計劃期減少飛機架數;(4)計劃期末在冊飛機架數。
2.飛機數量計劃的編制
(1)匡算計劃期飛機需要增減量
因素法測算計劃期飛機利用率:根據以往飛機利用率水平、航線結構變化影響、過站時間變化、機務維修因素、空勤組配備等因素,測算計劃期可達到的飛機利用率水平。
任務法測算計劃期飛機利用率:根據生產計劃中安排的生產飛行任務測算計劃期可達到的飛機利用率水平,然后比較兩個飛機利用率,任務法大于因素法,表明運力不足,需要增加運力;任務法小于因素法,表明運力過剩,需要減少運力或增加生產任務。
(2)綜合平衡,確定飛機增減量
(三)飛機利用率計劃
1.主要指標
(1)平均在冊飛機架數,即計劃期內平均每天擁有的飛機數量。
平均在冊飛機架數:年初在冊飛機架數±(增(減)飛機架數*自增(減)至年末日數/年日歷日數)
(2)平均可用飛機架數,指計劃期企業平均每天擁有的可用飛機數量。
平均可用飛機架數=(在冊飛機總駕日-不可用駕日)/年日歷日數
不可用架日含大修理停場架日、各級定檢停場架日、其他停場架日。
各級定檢停場架日=∑定檢架次×每架次定檢停場天數
大修理停場架日=∑大修飛機架數×單架飛機大修停場天數
其他停場架日:一般按照各級定檢架日的百分比測算。
(3)計劃飛行小時,指計劃期內的各種飛行時間,包括:運輸飛行小時、通用航空飛行小時、訓練飛行小時、熟練飛行小時、公務飛行小時,其中運輸與通用航空飛行合稱為生產飛行小時。
(4)飛機日利用率,指計劃期內平均在冊或可用飛機每天的生產飛行小時數,是衡量飛機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標。
在冊飛機日利用率=生產飛行小時/(平均在冊飛機架數*日歷日數)
可用飛機日利用率=生產飛行小時/(平均可用飛機架數*日歷日數)
2.計劃編制
(1)根據有關計劃計算、填列:平均在冊飛機架數(飛機數量計劃);修理飛機架日(飛機維護與送修計劃);定期維護架日(飛機維護與送修計劃);其他停場架日(飛機維護與送修計劃);可用飛機架數;計劃飛行小時(飛行計劃)。
(2)計算飛機利用率。
(3)綜合平衡,確定飛機利用率計劃。飛機利用率是根據其他指標計算出來的,但并不意味著計算出來的利用率就是利用率的計劃水平。利用率的計劃水平必須具有先進合理性。
3.提高飛機利用率的意義
(1)提高飛機利用率可以不增加飛機需要量,而大幅度提高產量;
(2)提高飛機利用率可以減少飛機需要量,減少資金占用,降低資產負債率;
(3)提高飛機利用率可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4.提高飛機利用率的途徑。
(1)正確確定飛機數量,合理選擇機型,使飛機數量、結構與生產任務相適應;
(2)科學組織運輸生產,使所擁有的飛機得到充分利用;
(3)提高機務維修質量和效率;減少不可用架日;
(4)加強機場和航路建設,提高地面綜合保障能力;
(5)合理配備機組,提高機組技術水平,增加可飛行時間。
(四)飛機維護與送修計劃
1.飛機、發動機維修制度
(1)飛機、發動機維護。
(2)飛機、發動機大修理。
2.主要指標
(1)上次大修后累計使用小時。
(2)計劃使用小時。指計劃期計劃飛行小時(全部飛行小時)。
(3)飛機(發動機)大修架(臺)次。指計劃期計劃大修飛機架次、大修發動機臺次
大修飛機架次=(上次大修后累計使用小時+計劃使用小時)/飛機大修間隔時限
大修發動機臺次=(上次大修后累計使用小時+計劃使用小時)/飛機大修間隔時限×發動機臺數
(4)各級定檢次數,指計劃期各種定期檢修的次數。
某一等級定檢次數=計劃使用小時/該等級定檢間隔時限-重復次數
換發臺次=計劃使用小時/換發間隔時限*發動機臺數。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