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練習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
1、( )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根本原因。
A、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
B、生產力的發展
C、生產關系的變化
D、經濟基礎的變化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在人類社會形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演進的過程中,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起著決定性作用,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根本原因。
【該題針對“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知識點進行考核】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特點和實質是( )。
A、生產相對過剩
B、需求相對過剩
C、需求絕對過剩
D、生產絕對過剩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資本主義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特點和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這種生產過剩不是與勞動者的實際需要相比的絕對過剩,而是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比的相對過剩。
【該題針對“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是指勞動者按照預期目的,運用勞動資料加工于勞動對象,改變勞動對象的形狀、性質或地理位置,使它適合人們需要的過程。
A、社會生產
B、生產力
C、物質資料生產
D、生產關系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物質資料生產的概念。物質資料生產是指勞動者按照預期目的,運用勞動資料加工于勞動對象,改變勞動對象的形狀、性質或地理位置,使它適合人們需要的過程。
【該題針對“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知識點進行考核】
4、下列要素中,不屬于生產力構成要素的是( )。
A、勞動者
B、生產工具
C、生產資料
D、勞動對象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生產力構成要素。生產力的構成包括人和物兩大要素:人的要素是指有一定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科學知識的勞動者;物的要素是指生產資料,其中生產工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勞動對象是生產力作用的對象,因而不能構成生產力的因素。
【該題針對“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處于經常變動之中。
A、生產關系
B、經濟制度
C、社會制度
D、生產力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處于經常變動之中;而生產關系具有相對穩定性。
【該題針對“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知識點進行考核】
6、下列選項中,屬于勞動資料的是( )。
A、原料
B、燃料
C、機器設備
D、輔助材料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物質資料生產。勞動資料,即勞動手段。主要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用以改變和影響對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包括生產工具、生產場所、道路、運河等。機器設備屬于生產工具。
【該題針對“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知識點進行考核】
7、關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產關系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力的發展和變革
B、生產力一定要適合生產關系的性質
C、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
D、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是完全對立的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著生產關系的發展和變革,選項A錯誤。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有什么樣性質的生產力,就會有什么樣性質的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選項B錯誤,選項C正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選項D錯誤。
【該題針對“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是在幾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的經濟規律。
A、價值規律
B、剩余價值規律
C、按勞分配規律
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規律的類型。BC都是只在一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的經濟規律;D 項是人類各個社會階段都起作用的經濟規律。
【該題針對“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知識點進行考核】
9、人類歷史上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指的是( )。
A、畜牧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
B、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的商人
C、手工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
D、工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出現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的商人,這就產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三次社會大分工。選項A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選項C是第二次社會大分工。
【該題針對“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市場有機整體。
A、有形市場
B、無形市場
C、市場體系
D、廣義市場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市場體系的概念。市場體系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市場有機整體。
【該題針對“市場與市場體系和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知識點進行考核】
11、要素市場中最能動的市場是( )。
A、技術市場
B、信息市場
C、資本市場
D、勞動力市場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市場與市場體系。勞動力市場正逐漸成為要素市場中最能動的市場。
【該題針對“市場與市場體系和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知識點進行考核】
12、決定經濟體制模式的最終根據是( )。
A、經濟制度的性質
B、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C、社會經濟活動方式
D、歷史文化傳統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體制與經濟制度。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決定經濟體制模式的最終根據。
【該題針對“資源配置方式與經濟體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13、關于經濟規律的類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在人類各個社會階段中都起作用
B、價值規律只在一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
C、剩余價值規律在幾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
D、按勞分配規律在幾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經濟規律。按照經濟規律賴以產生的經濟條件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①在人類各個社會階段中都起作用的經濟規律,如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②在幾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的經濟規律,如在商品經濟社會形態中發生作用的價值規律;③只在一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的經濟規律,如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剩余價值規律,社會主義社會的按勞分配規律等。
【該題針對“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知識點進行考核】
14、下列關于商品經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商品經濟以交換為目的
B、商品經濟是相對于計劃經濟而言的
C、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D、商品經濟是發達的市場經濟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商品經濟。選項B錯誤,商品經濟是相對于自然經濟、產品經濟而言的。選項CD錯誤,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必然過渡到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是發達的商品經濟。
【該題針對“市場與市場體系和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知識點進行考核】
15、一國在選擇社會資源配置方式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
A、結合本國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狀況和經濟發展目標
B、采用世界多數國家所采用的方式
C、采用世界最發達國家所采用的方式
D、僅考慮與本國基本經濟制度相匹配的方式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體制與經濟制度。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并非是與某種特定的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直接對應的資源配置方式,我們可以選擇其中一種,也可以在選擇過程中以一種方式為基礎進行嫁接變種。但不論一國選擇哪種方式,都離不開本國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狀況和經濟發展目標。
【該題針對“資源配置方式與經濟體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是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
B、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
C、經濟危機對經濟發展具有強制性的暫時調節作用
D、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生產過剩是與勞動者的實際需要相比的絕對過剩
E、經濟危機的調節作用是以破壞社會生產力為代價的
【正確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生產過剩是與勞動者的實際需要相比的相對過剩,而不是絕對過剩,所以D項錯誤。
【該題針對“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知識點進行考核】
2、關于社會主義社會仍需實行商品經濟的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有( )。
A、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與資本主義社會相比未發生根本變化
B、產品分配方式與資本主義社會相比未發生根本變化
C、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廣泛存在著社會分工
D、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單位仍然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經濟實體
E、各種非公有制經濟仍是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
【正確答案】 CDE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商品經濟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社會相比,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和產品分配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但仍需要采取商品經濟的形式,具體原因即CDE選項內容。
【該題針對“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知識點進行考核】
3、關于市場與市場體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市場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范疇
B、狹義的市場是指無形市場
C、市場體系包括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
D、商品市場是市場體系發展的基礎
E、廣義的市場是指一切商品和生產要素交換關系的總和
【正確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市場與市場體系。狹義的市場是指有形市場,所以B項錯誤。
【該題針對“市場與市場體系和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知識點進行考核】
4、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應具備的基本功能包括( )。
A、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B、信息產生和傳遞
C、實現經濟結構的宏觀調控
D、經濟利益關系調整
E、集中配置社會資源
【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市場體系的功能。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具備的功能有: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功能、經濟聯系功能、經濟利益關系調整功能、信息產生和傳遞功能、社會評價功能。
【該題針對“市場與市場體系和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知識點進行考核】
5、關于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說法正確的是( )。
A、社會可以通過市場和計劃兩種基本方式配置資源
B、市場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
C、計劃配置方式在經濟體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場經濟
D、市場配置方式在經濟體制上的反映就是計劃經濟
E、計劃方式有兩種:即指令性計劃和指導計性劃
【正確答案】 ABE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計劃配置方式在經濟體制上的反映就是計劃經濟;市場配置方式在經濟體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場經濟。CD兩項表述有誤。
【該題針對“資源配置方式與經濟體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6、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主要包括( )。
A、奴隸制生產關系
B、封建制生產關系
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D、原始社會的生產關系
E、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歷史上的社會生產關系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如奴隸制生產關系、封建制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另一種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如原始社會的生產關系、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以及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
【該題針對“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知識點進行考核】
7、經濟規律就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 )聯系,體現著社會經濟活動的必然趨勢。
A、內在的
B、本質的
C、外在的
D、偶然的
E、必然的
【正確答案】 ABE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經濟規律。經濟規律就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體現著社會經濟活動的必然趨勢。
【該題針對“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知識點進行考核】
8、人類社會經濟制度的演變包括( )階段。
A、原始社會制度
B、奴隸社會制度
C、封建社會制度
D、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E、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經濟制度的演變。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經濟制度的演變經歷了五個階段,即原始社會制度、奴隸社會制度、封建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以及社會主義社會制度。
【該題針對“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知識點進行考核】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3日)2020-10-23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2日)2020-10-22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0日)2020-10-20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9日)2020-10-1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6日)2020-10-16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9日)2020-10-0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8日)2020-10-08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7日)2020-10-07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9日)2020-09-2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7日)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