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易錯題回顧2


1、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消費者的偏好程度越高。這是根據偏好的( )假定來判定的。
A.完備性
B.可傳遞性
C.多比少好
D.可加總性
【參考答案】C
本題考查無差異曲線。較高的無差異曲線代表的物品量多于較低的無差異曲線,因此消費者偏好程度越高的無差異曲線離原點越遠。參見教材P11.
2、兩要素分解法下,經濟增長率的計算公式是( )
A.GA=GY-βGK
B.GQ=GH+GP
C.GA=GY+βGK
D.GA=GY-αGL-βGK
【答案】B
本題考查兩要素分解法。兩要素分解法用公式表示為GQ=GH+GP。
3、影響一國進口貿易的主要因素有( )
A.一國的經濟總量或總產出水平
B.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高低
C.國際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
D.匯率水平
E.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水平的高低
【答案】ACDE
影響進口貿易的因素:
(1)一國的經濟總量或總產出水平;一般情況下,一國的經濟總產出水平越高,經濟總量越大,則進口貿易額就越大。
(2)匯率水平;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即貨幣升值,則進口將增加,反之則相反。
(3)一國進口貿易水平的高低同國際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和價格水平的高低也有直接的聯系。
4、現代市場經濟中,財政實現收入分配職能的手段主要有( )
A.加強稅收調節
B.增加經濟建設支出
C.增加社會保障支出
D.提供社會福利
E.沒收財產并重新分配
【答案】ACD
本題考查財政的收入分配職能。財政實現收入分配職能的機制和手段:(1)根據市場和政府的職責分工,明確市場和政府對社會收入分配的范圍和界限;(2)加強稅收調節;如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3)發揮財政轉移支付作用;如增加社會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轉移性支出等。(4)發揮公共支出的作用,通過公共支出提供社會福利等進行的收入分配,在受益對象上具有廣泛性和普通性。
5、中央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要遵循( )等原則來確定。
A. 相關性
B. 經濟性
C. 可比性
D. 適用性
E. 重要性
【答案】 ABCE
本題考查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原則。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原則包括:相關性;可比性;重要性;經濟性。
6、如果某商品的收入彈性小于1,則該商品屬于( )
A.奢侈品
B.低檔物
C.必需品
D.高檔品
【參考答案】C
本題考查對需求收入彈性的掌握。收入彈性大于0小于1,則稱為“必需品”。收入彈性大于1,則為高檔品。參見教材P9.針對在做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大家可以在網校論壇進行題目的討論,實在不理解的也可以到答疑板提問,最終的目的是讓廣大學員都能夠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為以后的深入學習作好充分的準備。
7、假設某國在2001年—2004年期間,GDP增長6%,資本存量增長為5%,勞動力增長1%。如果資本在GDP增長中所占的份額為40%,勞動力所占的份額為60%,那么該國這一時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了( )。
A.3.4%
B.1.4%
C.2.6%
D.4.2%
【答案】 A
本題考查經濟增長三因素分解法。全要素生產率=6%-5%×40%-1%×60%=3.4%。
8、在三部門中,能夠表示整個社會儲蓄和整個社會投資的恒等關系的公式是( )
A.I=S
B.I=S+(M-X)
C.I=S+(T-G)+(M-X)
D.I=S+(T-G)
【答案】 D
在三部門中,S代表私人儲蓄,(T-G)代表政府儲蓄,I=S+(T-G)也就是表示了整個社會的儲蓄(私人儲蓄和政府儲蓄之和)和整個社會的投資的恒等關系。
9、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的目的主要是( )
A.為了克服市場失靈
B.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和不足
C.優化資源配置
D.控制生產產品的總量
E.控制市場價格
【答案】ABC
為了克服市場失靈,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或不足,優化資源配置,政府需要對市場進行干預和調控。
10、下列各項中,與完全競爭生產者的要素供給曲線重合的有( )。
A.邊際要素成本曲線
B.邊際收益成本曲線
C.邊際物質成本曲線
D.平均要素成本曲線
E.邊際產品成本曲線
【答案】AD
本題考查完全競爭生產者的要素供給曲線。在完全競爭要素市場上,MFC=AFC=W1,即完全競爭者的邊際要素成本曲線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線與要素供給曲線重合。
11、市場失靈主要表現在( )。
A.自然壟斷
B.完全競爭
C.外部效應和公共物品
D.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
E.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經濟波動
【參考答案】ACDE
此題考核市場失靈。市場失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自然壟斷、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外部效應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經濟波動。
12、下列支出科目中,屬于按支出經濟分類的類級科目的有( )
A.工資福利支出
B.商品和服務支出
C.環境保護支出
D.積累性支出
E.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
【參考答案】ABE
此題考核我國政府支出的經濟分類。支出經濟分類科目設類、款兩級,分別為12類和98款。類級科目具體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轉移性支出、贈與、債務利息支出、債務還本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貸款轉貸及產權參股、其他支出。
13、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重視和加強涉外經濟管理的重要意義在于( )。
A.保持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要求
B.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WT0后對外承諾的國際義務也是一致的
C.通過正確處理政治和經濟的關系,以維護國家主權,堅持平等互利原則,保護國家利益
D.及時調整對外經濟活動的目標和政策,制定對外經濟活動的戰略和計劃,促進涉外經濟活動的健康發展
E.正確處理國內外兩個市場的關系,實現開放型經濟中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大體平衡,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參考答案】CDE
此題考核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國涉外經濟管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重視和加強涉外經濟管理的重要意義在于:(1)通過正確處理政治和經濟的關系,以維護國家主權,堅持平等互利原則,保護國家利益。(2)及時調整對外經濟活動的目標和政策,制定對外經濟活動的戰略和計劃,促進涉外經濟活動的健康發展。(3)正確處理國內外兩個市場的關系,實現開放型經濟中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大體平衡,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14、關于財政購買性支出與轉移性支出的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轉移性支出直接影響社會生產和就業
B.購買性支出對政府具有較強的效益約束
C.轉移性支出增加表明政府擁有的資源所有權的擴大
D.購買性支出規模大表明財政具有較強的收入分配職能
【參考答案】B
此題考核購買性支出與轉移性支出的功能比較。選項A錯誤,政府購買性支出對社會生產與就業有著直接而重要的影響。選項CD錯誤,在財政支出總額中,購買性支出所占比重大,相應地直接通過財政配置的資源規模也大,這表明財政具有較強的資源配置職能;轉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相應地財政活動對社會收入分配的直接影響就大,這表明財政具有較強的收入分配職能。
15、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因素有( )。
A.經濟發展水平
B.價格總水平
C.財政收入制度
D.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E.政府職能范圍
【參考答案】ABD
此題考核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因素。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因素有:經濟發展水平、生產技術水平、經濟結構、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價格。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3日)2020-10-23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2日)2020-10-22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0日)2020-10-20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9日)2020-10-1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6日)2020-10-16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9日)2020-10-0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8日)2020-10-08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7日)2020-10-07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9日)2020-09-2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7日)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