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
科學家說,人的壽命至少應有100歲。中醫老師指出,中醫之道不講征服自然,而是順應天時。當人的生活規律與自然規律相符,“天人合一”則健康長壽、長命百歲,否則罹患疾病、提早衰老。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是當今養生的寶典、預防醫學的經典。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子時前:睡最養膽(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相關信息)
子時對應23:00~1:00,膽經最旺,子時前入睡是對膽經最好的照顧。相當于一年中的冬至日,陰氣最重漸衰而陽始生。
要保護初生的陽氣,睡眠養陽,此刻睡眠最順應天時,最需安靜,最宜安然入睡,此時睡好,才能膽清腦清。熬夜者會覺得此時特別精神,那是陽氣生發,長期下去就只能陰陽失調。
丑時寅時:睡好養肝肺
丑時寅時對應1:00~5:00,氣血流注肝經、肺經,人體氣血由靜向動轉化。
肝臟解毒排毒、造血,丑時休息,(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相關信息)利肝把血液推陳出新,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清晨才能面色紅潤,神清氣爽。
而熬夜的人,面色會顯得青灰,情志倦怠而易煩躁。氣血不足或是體虛的人這個時候容易早早醒來,而肺部有病者這個時候也比較容易發病,因此不要過早起床。要想養肝養肺,最好的辦法就是“睡”。不僅要“睡著”,還得“睡好”。忌熬夜、生悶氣、久視。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科學家說,人的壽命至少應有100歲。中醫老師指出,中醫之道不講征服自然,而是順應天時。當人的生活規律與自然規律相符,“天人合一”則健康長壽、長命百歲,否則罹患疾病、提早衰老。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是當今養生的寶典、預防醫學的經典。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辰時:讓胃“有活干”(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相關信息)
辰時對應7:00~9:00,是氣血流注胃經的時候。這時就應該吃早餐,讓胃“有活干”。
一夜過去胃排空,此時進食可養胃,因此時間再緊也要吃早餐。吃早飯不會讓身體發胖,因為此時體內陽氣完全生發,陽氣健旺,胃的運化能力最強,就算“吃得像皇帝”也不會導致發胖,反而減肥的人應多吃早餐。
不吃早餐,胃“無事可做”就會一直分泌胃酸,時間久了就有患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炎的危險。另外,到9點鐘,胃無食物、脾無運化,氣血不足,人就頭暈乏力,臟腑缺少供養出毛病。
午時:心經最旺午覺養精
午時對應11:00~13:00,陰長陽消,心經最旺,飲食以養形(形體),睡眠以養神(心神),形神皆安,則身體康健。
午睡是最好的養心養神方式,(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相關信息)起一般時間睡覺所起不到的作用,有心臟病的人要特別小心,注意休息保護心臟。
未時:小腸當令多喝水
未時對應13:00~15:00,小腸經當令,是保養人體的“大內總管”小腸的最佳時段。
小腸把水液歸膀胱,糟粕送大腸,精華上輸送于脾,這時候人體血液中營養成分最多,喝杯水有利于保護血管。
“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是古今健康經驗的寶貴積累,午餐最好在未時的13:00之前吃完,這樣才能在小腸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把營養物質都吸收進入人體,否則造成浪費。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科學家說,人的壽命至少應有100歲。中醫老師指出,中醫之道不講征服自然,而是順應天時。當人的生活規律與自然規律相符,“天人合一”則健康長壽、長命百歲,否則罹患疾病、提早衰老。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是當今養生的寶典、預防醫學的經典。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申時:肢冷怕寒可撞膀胱經(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相關信息)
申時對應15:00~17:00,膀胱經當令,多喝水可讓膀胱經保持活力。
膀胱經在背部的脊柱兩旁,刺激穴位“撞背”。在工作間隙,尤其是在下午三四點鐘,膀胱經旺,敲打背部的膀胱經,能快速地緩解疲勞、提升陽氣、振奮精神。肢冷怕寒的人更應堅持鍛煉。
酉時:補腎最佳時機
酉時對應17:00~19:00,氣血流注腎經,(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如何順應十二時辰養生相關信息)是貯藏精華、調養腎臟的最佳時機。
任何補腎的食物和藥物,抑或是益腎固精功法(比如玉液還丹、叩齒功),最佳的時機都是酉時,“酉時補腎,吃一頓當十頓”。
戌時:指壓中沖穴可護心包經
戌時對應19:00~21:00,氣血流注心包經,保持心包經通暢,保護心臟。
現代人最易得的兩種病——心腦血管病和心理疾病,都在心包經的管轄范圍內。所以敲心包經、使心包經的氣血足夠旺盛流通,是預防之策。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2020-02-03
- 吉林省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西醫醫師考試合格考生信息修改管理工作的通知2019-04-23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9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將作如下調整2019-04-10
- 【代表委員聲音】徐鳳芹:明確中西醫結合醫師執業范圍2019-03-14
- 中醫藥認證網:審核中醫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考試大綱2018-12-03
- 河南省中醫(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執業范圍管理辦法(試行)2018-10-25
- 河南省中醫(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執業范圍管理辦法(試行)2018-09-28
- 延安2017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合格人員執業注冊通知2018-05-18
- 房山區2018年中西醫醫師定期考核工作方案2018-05-14
- 宿州市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執業注冊申報材料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