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人力第五次1V1直播測試題及答案(11-12章)
更新時間:2015-09-24 09:29:30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摘要 2015經濟師中級人力第五次1V1直播測試題(11-12章)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各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1 關于內部勞動力市場,說法正確的是()。A.從內部晉升填補較低級崗位B.可以脫離外部勞動力市場而存
2015經濟師中級人力第五次1V1直播測試題(11-12章)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各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 關于內部勞動力市場,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內部晉升填補較低級崗位 B.可以脫離外部勞動力市場而存在
C.存在于小企業內部 D.由一系列規則和程序來指導
【答案】D
【解析】內部勞動力市場通常是指在大型組織內部存在的,由一系列規則和程序來指導企業內部的雇傭關系調整形成的一種有序的管理體系企業通常只從外部雇用填補較低級崗位的勞動者;內部的中高層職位一般通過內部晉升。內部勞動力市場不能脫離外部勞動力市場而獨立存在,它不能是完全自我封閉的。
2. 關于設計合理的工資差距需要考慮的因素,說法錯誤的是( )。
A. 應該考慮晉升的綜合價值
B.不用考慮運氣因素
C.越是靠近上層的晉升,與每一次晉升相關系的工資差距往往會很大
D.晉升的風險越低,則參與晉升競賽者的努力程度也越高
【答案】B
【解析】晉升的風險:一個候選人得到晉升,到底確實是因為實力和績效,還是其他運氣因素。
3.其他條件不變時,工資率下降的( )效應會導致個人勞動力供給下降。
A.收入
B.替代
C.規模
D.產出
【答案】B
【解析】收入效應:其他條件不變而工資率下降:要想獲得原來的收入水平,需要工作比原來時間長,則個人勞動力供給時間增加。替代效應:其他條件不變而工資率下降:人們享受閑暇的成本降低,人們增加閑暇,勞動力供給時間的減少。
4.下列( )所反映的是比較常見的行業市場勞動力供給狀況。
A.向后彎曲的勞動力供給曲線
B.向右上方傾斜的勞動力供給曲線
C.垂直形狀的勞動力供給曲線
D.水平形狀的勞動力供給曲線
【答案】B
【解析】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反映了比較常見的行業市場勞動力供給狀況。
5.某地區一個操作工的小時工資率為150元,勞動力總供給時間為100小時,當小時工資率提高到200元之后,勞動力總供給時間上升到150小時,則該地區的勞動力供給彈性為( )。
A. 0.8
B. 0.15
C. 1
D. 1.5
【答案】D
【解析】Es=[(S1-S0)/S0]/[(W1-W0)/W0]=[(150-100)÷100]÷[(200-150) ÷150]=1.5
6.在經濟周期中,導致隱性失業現象存在的是( )。
A.附加的勞動者效應
B.灰心喪氣的勞動者效應
C.收入效應
D.替代效應
【答案】B
【解析】灰心喪氣的勞動者效應比較強,并且占據著主導地位,會導致隱性失業現象存在。
7.在長期內,工資率上升的規模效應使勞動力需求( )。
A.增加
B.減少
C.先增加,后減少
D.先減少,后增加
【答案】B
【解析】規模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首先通過直接作用于生產規模或產出規模。工資率上升:其規模效應導致勞動力需求量下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工資率變動所產生的規模效應和替代效應的作用方向都是相同的。
8.如果碩士畢業生的工資水平每上升1%,本科畢業生的勞動力需求便會下降0.2%,則在碩士畢業生和本科畢業生之間存在( )關系。
A.替代
B.互補
C.總替代
D.總互補
【答案】D
【解析】如果兩種勞動力交叉工資彈性是負值,則意味著一種勞動力的工資率提高促進了另一種勞動力的就業量減少,說明兩者是總互補關系。
9. 雇主針對既定的生產率特征支付的價格因勞動者所屬的人口群體不同而呈現系統性的差別指的是( )。
A.雇主歧視
B.客戶歧視
C.工資歧視
D.員工歧視
【答案】C
【解析】工資歧視是指雇主針對既定的生產率特征支付的價格因勞動者所屬的人口群體不同而呈現系統性的差別。
10.由于市場發育不全和市場失靈等制度性原因導致的是( )。
A.補償性工資差別 B.競爭性工資差別
C.技術性工資差別 D.非自然壟斷性工資差別
【答案】D
【解析】非自然性壟斷所造成的收入差別:導致壟斷性工資收入形成的這種外部原因也可稱為制度性原因。制度性原因都可以歸結到市場發育不全和市場失靈。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關于家庭生產理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家庭生產理論認為勞動力供給決策的主體是家庭
B.家庭生產理論是一種勞動力供給理論
C.家庭生產理論認為家庭會根據比較優勢原理來決定家庭成員的時間利用方式
D.家庭時間分配可以用于家庭消費時間和家庭生產時間
E.家庭物品的生產方式可以分為時間密集型和商品密集型
【答案】ABCE
【解析】家庭生產理論:
(1)它是以家庭為單位來分析勞動力供給問題。
(2)一個家庭會把它生產出來的家庭物品看成是效用的直接來源。
(3)家庭內部分工決策采用比較優勢的原理。
(4)家庭時間分配:決定用于市場工作時間和家庭生產時間。
2. 關于最低工資水平的估算取決的因素,說法正確的是( )
A.需要考慮企業的經濟實力
B.需要考慮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所需的生活費用
C.需要考慮企業的工資支付能力
D.勞動者對于降低生活標準的承受能力
E.工會談判力量的大小
【答案】DE
【解析】A屬于雇主能支付最高工資取決的因素;BC屬于確定工資水平的現實實踐中因素。
3.下列屬于正常失業的是( )。
A.摩擦性失業
B.結構性失業
C.技術性失業
D.季節性失業
E.周期性失業
【答案】ABCD
【解析】摩擦性失業、技術性失業、結構性失業,以及季節性失業完全屬于競爭性勞動力市場上的一種不可避免的較低水平的失業,即是正常性的失業。
三、案例分析題(由單選和多選組成。)
一般的勞動經濟理論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工資率上漲會導致勞動力的需求量下降;但是在很多時候,企業并沒有在工資上漲的情況下解雇員工。理論上認為,當其他企業提供的工資水平更高時,員工會從工資水平低的企業跳槽去工資水平更高的企業,但是在現實中,很多員工明明知道另外一家企業工資水平更高一些,也不會從本單位辭職。此外,在部分城市,已婚女性在家做全職太太的人數有增長的趨勢。
1.導致很多企業不輕易解雇員工的原因是( )。
A.解雇員工會導致企業已經承擔的搜尋和篩選成本流失
B.解雇員工會導致企業已經承擔的培訓成本流失
C.經常解雇員工不僅會使企業將來招人困難,而且可能會損害留任員工的生產率
D.這些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水平已經高于市場水平
【答案】ABC
【解析】雇傭和解雇勞動力的過程都不可能在不付出成本的條件下實現。企業在雇傭勞動者的過程中需要支付很多成本,包括搜尋成本以及對勞動者進行篩選的成本。在雇傭勞動者之后,企業還要承擔相應的培訓成本。解雇員工的做法可能影響企業未來在市場上招募員工的能力,同時可能會損害留用員工的生產率。
2.很多員工不會因為其他企業提供的工資高就從本單位辭職,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勞動者對工資水平方面的差別不是很敏感
B.勞動力流動是有成本的
C.勞動力流動可能會使勞動者在原單位掌握的部分技能失效
D.勞動力流動有可能導致勞動者在原單位積累的部分經濟收益和非經濟收益遭受損失
【答案】BCD
【解析】勞動力流動是有成本的,包括尋找就業信息的成本;離開原雇主失去的經濟或非經濟利益;轉到新雇主需要重新學習,掌握新的技能的成本。這就表明勞動力的流動成本在某種程度上會限制勞動力的流動。
3.已婚女性在家做全職太太的人數有增長的趨勢的原因包括( )。
A.女性更加偏好家務勞動而不是市場工作
B.女性的配偶有著較高的經濟收入
C.女性的相對工資水平較高
D.女性更愿意從事市場工作
【答案】AB
【解析】女性的相對工資水平較高,會導致女性更愿意參加工作。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各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 關于內部勞動力市場,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內部晉升填補較低級崗位 B.可以脫離外部勞動力市場而存在
C.存在于小企業內部 D.由一系列規則和程序來指導
【答案】D
【解析】內部勞動力市場通常是指在大型組織內部存在的,由一系列規則和程序來指導企業內部的雇傭關系調整形成的一種有序的管理體系企業通常只從外部雇用填補較低級崗位的勞動者;內部的中高層職位一般通過內部晉升。內部勞動力市場不能脫離外部勞動力市場而獨立存在,它不能是完全自我封閉的。
2. 關于設計合理的工資差距需要考慮的因素,說法錯誤的是( )。
A. 應該考慮晉升的綜合價值
B.不用考慮運氣因素
C.越是靠近上層的晉升,與每一次晉升相關系的工資差距往往會很大
D.晉升的風險越低,則參與晉升競賽者的努力程度也越高
【答案】B
【解析】晉升的風險:一個候選人得到晉升,到底確實是因為實力和績效,還是其他運氣因素。
3.其他條件不變時,工資率下降的( )效應會導致個人勞動力供給下降。
A.收入
B.替代
C.規模
D.產出
【答案】B
【解析】收入效應:其他條件不變而工資率下降:要想獲得原來的收入水平,需要工作比原來時間長,則個人勞動力供給時間增加。替代效應:其他條件不變而工資率下降:人們享受閑暇的成本降低,人們增加閑暇,勞動力供給時間的減少。
4.下列( )所反映的是比較常見的行業市場勞動力供給狀況。
A.向后彎曲的勞動力供給曲線
B.向右上方傾斜的勞動力供給曲線
C.垂直形狀的勞動力供給曲線
D.水平形狀的勞動力供給曲線
【答案】B
【解析】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反映了比較常見的行業市場勞動力供給狀況。
5.某地區一個操作工的小時工資率為150元,勞動力總供給時間為100小時,當小時工資率提高到200元之后,勞動力總供給時間上升到150小時,則該地區的勞動力供給彈性為( )。
A. 0.8
B. 0.15
C. 1
D. 1.5
【答案】D
【解析】Es=[(S1-S0)/S0]/[(W1-W0)/W0]=[(150-100)÷100]÷[(200-150) ÷150]=1.5
6.在經濟周期中,導致隱性失業現象存在的是( )。
A.附加的勞動者效應
B.灰心喪氣的勞動者效應
C.收入效應
D.替代效應
【答案】B
【解析】灰心喪氣的勞動者效應比較強,并且占據著主導地位,會導致隱性失業現象存在。
7.在長期內,工資率上升的規模效應使勞動力需求( )。
A.增加
B.減少
C.先增加,后減少
D.先減少,后增加
【答案】B
【解析】規模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首先通過直接作用于生產規模或產出規模。工資率上升:其規模效應導致勞動力需求量下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工資率變動所產生的規模效應和替代效應的作用方向都是相同的。
8.如果碩士畢業生的工資水平每上升1%,本科畢業生的勞動力需求便會下降0.2%,則在碩士畢業生和本科畢業生之間存在( )關系。
A.替代
B.互補
C.總替代
D.總互補
【答案】D
【解析】如果兩種勞動力交叉工資彈性是負值,則意味著一種勞動力的工資率提高促進了另一種勞動力的就業量減少,說明兩者是總互補關系。
9. 雇主針對既定的生產率特征支付的價格因勞動者所屬的人口群體不同而呈現系統性的差別指的是( )。
A.雇主歧視
B.客戶歧視
C.工資歧視
D.員工歧視
【答案】C
【解析】工資歧視是指雇主針對既定的生產率特征支付的價格因勞動者所屬的人口群體不同而呈現系統性的差別。
10.由于市場發育不全和市場失靈等制度性原因導致的是( )。
A.補償性工資差別 B.競爭性工資差別
C.技術性工資差別 D.非自然壟斷性工資差別
【答案】D
【解析】非自然性壟斷所造成的收入差別:導致壟斷性工資收入形成的這種外部原因也可稱為制度性原因。制度性原因都可以歸結到市場發育不全和市場失靈。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關于家庭生產理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家庭生產理論認為勞動力供給決策的主體是家庭
B.家庭生產理論是一種勞動力供給理論
C.家庭生產理論認為家庭會根據比較優勢原理來決定家庭成員的時間利用方式
D.家庭時間分配可以用于家庭消費時間和家庭生產時間
E.家庭物品的生產方式可以分為時間密集型和商品密集型
【答案】ABCE
【解析】家庭生產理論:
(1)它是以家庭為單位來分析勞動力供給問題。
(2)一個家庭會把它生產出來的家庭物品看成是效用的直接來源。
(3)家庭內部分工決策采用比較優勢的原理。
(4)家庭時間分配:決定用于市場工作時間和家庭生產時間。
2. 關于最低工資水平的估算取決的因素,說法正確的是( )
A.需要考慮企業的經濟實力
B.需要考慮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所需的生活費用
C.需要考慮企業的工資支付能力
D.勞動者對于降低生活標準的承受能力
E.工會談判力量的大小
【答案】DE
【解析】A屬于雇主能支付最高工資取決的因素;BC屬于確定工資水平的現實實踐中因素。
3.下列屬于正常失業的是( )。
A.摩擦性失業
B.結構性失業
C.技術性失業
D.季節性失業
E.周期性失業
【答案】ABCD
【解析】摩擦性失業、技術性失業、結構性失業,以及季節性失業完全屬于競爭性勞動力市場上的一種不可避免的較低水平的失業,即是正常性的失業。
三、案例分析題(由單選和多選組成。)
一般的勞動經濟理論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工資率上漲會導致勞動力的需求量下降;但是在很多時候,企業并沒有在工資上漲的情況下解雇員工。理論上認為,當其他企業提供的工資水平更高時,員工會從工資水平低的企業跳槽去工資水平更高的企業,但是在現實中,很多員工明明知道另外一家企業工資水平更高一些,也不會從本單位辭職。此外,在部分城市,已婚女性在家做全職太太的人數有增長的趨勢。
1.導致很多企業不輕易解雇員工的原因是( )。
A.解雇員工會導致企業已經承擔的搜尋和篩選成本流失
B.解雇員工會導致企業已經承擔的培訓成本流失
C.經常解雇員工不僅會使企業將來招人困難,而且可能會損害留任員工的生產率
D.這些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水平已經高于市場水平
【答案】ABC
【解析】雇傭和解雇勞動力的過程都不可能在不付出成本的條件下實現。企業在雇傭勞動者的過程中需要支付很多成本,包括搜尋成本以及對勞動者進行篩選的成本。在雇傭勞動者之后,企業還要承擔相應的培訓成本。解雇員工的做法可能影響企業未來在市場上招募員工的能力,同時可能會損害留用員工的生產率。
2.很多員工不會因為其他企業提供的工資高就從本單位辭職,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勞動者對工資水平方面的差別不是很敏感
B.勞動力流動是有成本的
C.勞動力流動可能會使勞動者在原單位掌握的部分技能失效
D.勞動力流動有可能導致勞動者在原單位積累的部分經濟收益和非經濟收益遭受損失
【答案】BCD
【解析】勞動力流動是有成本的,包括尋找就業信息的成本;離開原雇主失去的經濟或非經濟利益;轉到新雇主需要重新學習,掌握新的技能的成本。這就表明勞動力的流動成本在某種程度上會限制勞動力的流動。
3.已婚女性在家做全職太太的人數有增長的趨勢的原因包括( )。
A.女性更加偏好家務勞動而不是市場工作
B.女性的配偶有著較高的經濟收入
C.女性的相對工資水平較高
D.女性更愿意從事市場工作
【答案】AB
【解析】女性的相對工資水平較高,會導致女性更愿意參加工作。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