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知識點輔導(7)
更新時間:2015-09-11 09:33:11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摘要 【摘要】一年一度的經濟師考試報名正在各省份緊張的進行中,為了讓報考初級經濟師考生循序漸進的備考2015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環球小編整理了2015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知識點輔導匯總,供各位考生練習,
【摘要】一年一度的經濟師考試報名正在各省份緊張的進行中,為了讓報考初級經濟師考生循序漸進的備考2015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環球小編整理了“2015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知識點輔導匯總”,供各位考生練習,希望各位報考初級經濟師考試的考生都可以順利通過2015年初級經濟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15年經濟師《初級財政稅收》單選練習匯總
知識點: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在現實生活中,價值規律對生產和交換活動的支配作用是通過價格運動表現出來的。
在商品交換中,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的上下波動是受到其價值制約的。
知識點:價值規律的作用
1.調節資源配置和經濟活動。
2.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促使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
知識點: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屬性,是由勞動的二重性決定的。
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屬性,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抽象勞動是撇開勞動的具體形式的一般人類勞動。抽象勞動形成商品價值,體現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知識點:商品的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的量。商品的價值量取決于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個別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是商品的社會價值。商品的社會價值是商品交換的依據。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成正比,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為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單位商品所耗用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