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摘要】物流師考試在每年的5月、11月份進行,對于初接觸這門課的考生來說一切都是迷,物流師頻道為各位考生整理了“提升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的資料,物流產業發展還是挺快的,針對物流專業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問題,就提高物流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總結一些經驗和做法。物流師頻道還有更多關于物流管理專業方面的知識,敬請關注!
編輯推薦:物流師行業動態及老師視點
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而能力包括社會實踐能力、自主能力、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五個維度。因此,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提升物流管理專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積極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認為,管理類專業本科生需要建立三種技能:人際交往技能、管理專業技能和概念技能。大學生作為企業未來的核心力量,企業競爭力實現的載體,因此,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根據企業的競爭力,逐漸構筑自己適應市場的核心能力。從高校培養的角度來看,高校應該調整教學方式和體系,在日常的課程中,不僅培養學生高效的專業能力,而且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從社會的發展以及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趨勢來看,學生的人際交往技能以及管理專業技能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就業能力。因此,物流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需要企業的介人支持,建立高校和企業的聯合培養機制,使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增強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全方位的就業評價體系。對于用人單位來說,有的企業“喜歡”各方面能力都比較突出的“全才”,而有的企業“喜歡”某一方面有特長的“偏才”。對于高校來說,大學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因此應該從各方面綜合對大學生進行評價。特別是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傳統以學業為主的單一評價體系不能適應物流管理專業大學生培養的需要,建立包括學業、實踐技能、就業技巧、就業觀念等在內的全方位就業評價體系,不僅能夠促進物流管理專業大學生綜合發展,而且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長,有助于其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全方位提升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水平。
不斷提高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實踐證明,在就業形勢緊張,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心理素質強就會激發斗志、增強信心、臨危不俱,學生的就業能力水平就會得到更好地發揮,并能積極的面對就業造成的失落、挫敗感;相反,如果大學生對自身認識不足、就業茫然、就業態度不端正,將會在某種程度影響其對社會的認知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從而導致就業壓力增大,影響就業。因此,應該不斷提高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培養他們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擇業觀念,建立就業心理咨詢中心,對有心理障礙的同學給予及時的引導,同時,將畢業生的心理輔導工作納入班主任及輔導員工作考核中,全面提高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心理素質水平。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河南洛陽市將打造陸港多式聯運物流中心2017-05-09
- 海南三亞即將建設現代國際物流中心2017-05-08
- 重慶市酉陽召開物流快遞行業座談會2017-05-08
- 上海與湖州攜手打造中國物流谷2017-05-05
- 河南電動物流車是新的經濟增長點2017-05-05
- 物流服務價格略有上升2017-05-04
- 中國物流業成為就業增長最快行業2017-05-04
- 物流倉儲用地使用稅享50%優惠2017-05-03
- 哈爾濱成為省一級商貿物流園區城市2017-05-03
- 新疆出臺規劃推進商貿物流中心建設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