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學:子宮肌瘤


編輯推薦: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學考點匯總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學考點之子宮肌瘤,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整理如下,希望對準備參加2015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有所幫助。
一、分類、病理變化
1.分類
(1)按肌瘤生長部位,分為宮體肌瘤和宮頸肌瘤。
(2)按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系分為3類,即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及黏膜下肌瘤。
2.病理變化
(1)巨檢 實質性球形,單個或多個,大小不一,肌瘤長大或多個融合時則呈不規則狀。
(2)鏡檢 肌瘤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細胞和不等量纖維結締組織構成。
(3)肌瘤變性 指肌瘤因供血不足而出現的退行性變或惡變。包括玻璃樣變、囊性變、紅色樣變、肉瘤樣變及其他(脂肪變性、鈣化及繼發感染等)。
二、臨床表現和診斷方法
1.臨床表現 月經異常(月經量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出血),下腹包塊;壓迫癥狀(尿頻、尿急、尿潴留,下腹墜脹不適、便秘等)及其他(繼發性貧血、不孕等)。婦科檢查子宮增大,表面不規則,單個或多個結節或包塊狀突起,質硬等。
2.診斷方法 ①婦科檢查;②B超檢查;③診斷性刮宮;④宮腔鏡;⑤腹腔鏡;⑥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
三、手術和非手術處理原則、方法
1.手術治療 肌瘤≥妊娠子宮lO周大小或癥狀明顯致繼發性貧血,難以糾正者,可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有肌瘤摘除術及子宮切除術。
2.非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 雄性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米非司酮。
(2)介入治療 通過在雙側子宮動脈內注入栓塞劑使肌瘤血管床被永久栓塞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四、中醫辨證論治
1.氣滯血瘀 腹有百瘕,小腹脹痛或有刺痛,精神抑郁,經前乳房脹痛。舌邊有瘀點或瘀斑,舌苔薄。脈弦。
治法 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方藥 膈下逐瘀湯。
2.寒濕凝滯 腹有百瘕,冷痛喜溫,月經后期。量少、色暗,大便溏瀉。舌淡暗,苔薄白而潤,脈沉緊。
治法 溫經散寒,活血消百。
方藥 少腹逐瘀湯。
3.痰濕瘀阻 腹有百瘕,下腹脹滿,脘痞多痰,帶下量多,質黏膩。舌胖質暗,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 化痰理氣,活血消百。
方藥 開郁二陳湯。
4.濕熱夾瘀 腹有百瘕。腰骶酸痛,時有發熱。帶下量多,色黃、穢臭。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 清熱利濕.活血消百。
方藥 清宮消百湯。
5.陰虛內熱 腹有百瘕。偶爾崩下,經色暗紅,五心煩熱,口干咽燥,大便干結。舌紅,苔薄,脈細數。
治法 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方藥 清海丸。
總結
藥物治療:雄激素每月不超過300mg,GnRH-a,米非司酮。
編輯推薦: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學考點匯總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