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級秘書資格考試會計常識復習:會計規范
特別推薦:2014年秘書資格考試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會計規范
1.會計法規基本特征
會計法規是調整經濟活動中各種會計關系規定的會計原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職責與法律責任等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會計規范是規范會計工作的依據和標準,它是經濟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組織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法律和行政法規,是協調、統一會計處理方法作出合理選擇的假設、原則、制度的總和,是會計行為的標準。
會計法規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范,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1)強制性。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會計法,具有強制性的特征,是借助國家權力機關來保證實施的。
(2)標準性。會計法規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它明確指出哪些會計行為是符合規范的。
(3)普遍性。會計法規適用于每一個人,并且反復適用。
2.會計法律規范
會計法規的調整對象是會計法律關系。會計法律關系只產生于會計活動之中,與貨幣計量、資金活動密不可分。會計法律關系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單位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單位與單位之間的關系、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單位與內部職工的關系。
會計法律關系由主體、內容和客體三要素組成。會計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加會計法律關系享受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會計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會計法律關系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會計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會計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客體可以分為物、貨幣和行為。
3.會計準則
會計準則是指導會計工作的規范,評價會計工作的準繩。為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統一會計事務處理標準,保證會計信息質量,財政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制定施行《基本會計準則》和《具體會計準則》。會計準則是從技術角度對會計實務的處理提出的要求。會計準則在法律效力上僅次于會計法。
4.會計制度
會計制度是執行會計工作所應遵循的規則、方法和程序的總稱。在具體業務的會計準則尚未制定公布以前,為了保證各單位的會計報表能夠層層匯總,使國家獲得宏觀調控所需的指標,并規范各單位的會計工作,財政部采取了制定公布分行業會計制度的辦法。會計制度的制定依據是會計法和會計準則,法律效力上低于會計法和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是對各單位會計核算方面作出規定,為各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提供規范,是會計法中會計核算的具體化。
編輯推薦:
2014年上半年各地秘書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2014年下半年各地秘書資格報名時間
最新資訊
- 2016年秘書資格四級介紹信的管理與使用復習2016-08-05
- 2016年秘書資格四級管理零用現金復習2016-08-05
- 2016年秘書資格三級知識點:秘書工作的作用2016-08-05
- 2016年秘書資格三級知識點:秘書工作的發展趨勢2016-08-05
- 2016年秘書資格三級知識點:秘書工作機構2016-08-05
- 2016年秘書資格三級知識點:秘書工作機構的工作原則與要求2016-08-05
- 2016年秘書資格三級知識點:秘書工作的特點2016-08-04
- 2016年秘書資格三級知識點:秘書工作的內容2016-08-04
- 2016年秘書資格三級知識點:秘書的分類2016-08-04
- 2016年秘書資格三級知識點:秘書的含義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