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級中藥師考試復習講義-方劑學(第三單元)


2015年初級中藥師考試復習講義-方劑學(第三單元),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供考生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三單元 瀉下劑
一、概述
1.瀉下劑的適用范圍
凡以瀉下藥為主組成,具有通導大便、排除胃腸積滯、蕩滌實熱,或攻逐水飲、寒積等作用,治療里實證的方劑,統稱瀉下劑。屬于“八法”中的“下法”。
瀉下劑是為里實證而設,用于表證已解,里實已成之時。本類方劑分為寒下、溫下、潤下、逐水和攻補兼施等五類。
2.瀉下劑的應用注意事項
(1)若表證未解,里實雖成,亦不可純用瀉下藥,以防表邪隨下法而生他證,應權衡表證與里實證之輕重緩急,或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雙解,方能切合病情。
(2)若兼瘀血、蟲積、痰濁,則宜配合活血祛瘀、驅蟲、化痰等治法。
(3)對年老體弱、孕婦、產后或正值經期、病后傷津及亡血者,均應慎用或禁用,必要時宜配伍補益之品,以防攻邪傷正。
(4)瀉下劑大都易傷胃氣,使用時應得效即止,慎勿過劑。
(5)服藥期間應注意調理飲食,少食或忌食油膩與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傷胃氣。
二、寒下
大承氣湯
【方源】 《傷寒論》
【組成】 大黃酒洗,四兩(12g) 厚樸半斤(24g) 枳實五枚(12g) 芒硝三合(9g)
【用法】 水煎,先煎厚樸、枳實,后下大黃,芒硝溶服。
【功用】 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烈,脈沉實。
2. 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實。
3. 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
【配伍意義】 本方為治陽明腑實證的主方。其成因系由傷寒之邪內傳陽明之腑,入里化熱,或溫病邪入胃腸,熱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熱與腸中燥屎互結成實所致。治宜峻下熱結,攻積通腑,以“釜底抽薪,急下存陰”。方中大黃苦寒通降,瀉熱通便,蕩滌腸胃實熱積滯,為君藥。芒硝咸寒,軟堅潤燥,瀉熱通便,助大黃以除燥屎為臣藥。佐以厚樸下氣除滿、枳實行氣消痞,合而用之,既能消痞除滿,又使胃腸氣機通降下行以助瀉下通便。四藥相合,共奏峻下熱結之功。本方峻下熱結,承順胃氣之下行,故名“大承氣”。
【鑒別】 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二方皆為大承氣湯類方。三個承氣湯均用大黃以蕩滌胃腸積熱。大承氣湯硝、黃并用,大黃后下,且加枳、樸,故攻下之力頗峻,為“峻下劑”,主治痞、滿、燥、實四癥俱全之陽明熱結重證;小承氣湯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樸用量亦減,故攻下之力較輕,稱為“輕下劑”,主治痞、滿、實而燥不明顯之陽明熱結輕證;調胃承氣湯不用枳、樸,雖后納芒硝,但大黃與甘草同煎,故瀉下之力較前二方緩和,稱為“緩下劑”,主治陽明燥熱內結,有燥、實而無痞、滿之證。
大黃牡丹湯
【方源】 《金匱要略》
【組成】 大黃四兩(12g) 牡丹一兩(3g) 桃仁五十個(9g) 冬瓜仁半升(30g)芒硝三合(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瀉熱破瘀,散結消腫。
【主治】腸癰初起,濕熱瘀滯證。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則局部腫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則痛劇,小便自調,或時時發熱,自汗惡寒,舌苔薄膩而黃,脈滑數。
三、溫下
溫脾湯
【方源】 《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 大黃五兩(15g) 當歸 干姜各三兩(各9g) 附子 人參 芒硝 甘草各二兩(各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攻下冷積,溫補脾陽。
【主治】 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配伍意義】 本方治證由脾陽不足,陰寒內盛,寒積中阻所致。治宜攻逐寒積與溫補脾陽并舉。方中附子配大黃為君藥,用附子大辛大熱溫壯脾陽,溫散寒凝,配大黃瀉積滯。大黃雖屬苦寒,但與大熱之附子相伍,則寒性被制而瀉下之功猶存。芒硝咸寒。潤腸軟堅,助大黃瀉下攻積;干姜溫中助陽,助附子溫中祛寒,均為臣藥。人參、當歸益氣養血,使下不傷正,共為佐藥。甘草既助人參益氣為佐,又可調和諸藥為使。合方寓溫補于攻下之中,具有溫陽以祛寒、攻下不傷正之特點。
四、潤下
麻子仁丸(脾約丸)
【方源】 《傷寒論》
【組成】 麻子仁二升(500g) 芍藥半斤(250g) 枳實炙半斤(250g) 大黃一斤(500g) 厚樸一尺(250g) 杏仁一升(250g)
【用法】 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每次9g,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
【功用】 潤腸泄熱,行氣通便。
【主治】 胃腸燥熱,脾約便秘證。大便干結,小便頻數。
五、逐水
十 棗 湯
【方源】 《傷寒論》
【組成】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 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贏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現代用法:上3味等分為末,或裝入膠囊,每服0.5~12,每日1次,以大棗10枚煎湯送服,清晨空腹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
【功用】 攻逐水飲。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老師聯系方式:62126633-6749 專業老師QQ群:328632537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藥士/中藥師/主管中藥師該如何階段復習?2020-04-07
- 2020年中藥士/中藥師/主管中藥師備考沖刺階段如何做到查漏補缺?2020-04-01
- 2020年中藥士/中藥師/主管中藥師備考怎么做好知識歸納?2020-03-30
- 2020年中藥士/師/主管中藥師備考階段復習一定要做好!2020-03-25
- 2020年中藥士/師/主管中藥師考試高效復習技巧2020-03-11
- 2020年中藥士/中藥師/主管中藥師考試復習要點2020-02-28
- 2020年中藥士/中藥師/主管中藥師考試復習誤區2020-02-26
- 2020年中藥士/中藥師/主管中藥師考試備考三要素2020-02-24
- 2020年中藥士/中藥師/主管中藥師考試網上購課以后該怎么復習呢?2020-02-14
- 2020年黑龍江中藥士/中藥師/主管中藥師考試網上繳費時間及金額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