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流行的日語詞匯
1、卡拉OK
"卡拉OK"是"KARA(日語里"空"的發音)"與"ORCHESTRA(管弦樂)"兩個詞的合并。據說原來是小樂隊所使用的俗語。各地巡回演出時,在歌手到達之前樂隊的練習過程中使用,有"缺了歌手"的含義,即"空奏管弦樂"的暗語。卡拉OK的發明人通常認為是日本的井上大佑(Daisuke Inoue),從高中時代起,就參加樂隊,經常在神戶市內的一些夜總會演出。1970年,他開始在夜總會專門為客人伴奏。一次,他應一位出差要去外地的客人的要求,把自己的伴奏錄在磁帶上,客人非常滿意。他由此產生了靈感,用一臺汽車音響,加上擴音器,回聲設置,麥克風和一個投幣100日元能運轉5分鐘的計數器,拼湊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卡拉OK演唱機。1971年,他開始在神戶的一些娛樂場所以每月2萬日元的價格出租他的機器。1972年,他創立了克萊森特公司,成為卡拉OK行業的第一人。80年代初,日本公司大舉投資海外,由此日本人發明的卡拉OK文化開始風靡全世界。
2、過勞死
2002年1月17日,「過勞死」(Karoshi)一詞在英語權威詞典《牛津英語詞典電子版》?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正式登堂入室,以配合二十一世紀的需要和最新真實面貌。
Karoshi源自日語“咿?死”「過度勞累工作導致死亡」。通常理解為,“過勞死”是因為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加重,心理壓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亞健康狀態,由于積重難返,將突然引發身體潛在的疾病急性惡化,救治不及時而危及生命。據報道:日本每年約有1萬人因過勞而猝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統計,在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地都有過勞死流行率記載;而「過勞死」一詞是近15年來才被醫學界正式命名。
3、人氣
來源于日語的“人?”(Ninki)。后來中國臺灣演藝界開始借用過來。然后大陸又開始用。形容人或事物受歡迎的程度。 源自日本、在港臺通用的“人氣”一詞早在2002年就收入了《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中。現在,這個詞似乎早已不局限于娛樂界,而成為大陸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形容詞,
4、量販
日語“量?(Ryohan)”,大量批發、批量銷售之意,引申意義為一種薄利多銷、平價、自助的經營方式,如“量販KTV”等。
5、料理
日語“料理”(Ryori)菜肴之意。料理在漢語中的本意是處理、整理,料理一詞在日語中卻是菜肴的意思。作為世界美食中的一員,日本料理今年逐漸在中國落地生根了。越來越多的人直呼日本菜為日本料理。
6、熟女
日語“熟女”(Jukujyo)泛指30多歲以后的成熟女性。主要是從日本娛樂界流傳過來的詞匯,一開始略帶貶義,而到了近幾年,漸漸變得很中性化甚至趨向于褒義。
7、物語
日語“物遮”(Monogatari),名詞。指故事、傳奇。
8、便當
來源于日語“弁當”(Bentou),在大陸通常習慣稱為“盒飯”,即盒裝餐食。但最近尤其是在南方,越來越多的人稱盒飯為便當。在中國臺灣,一般將盒飯統稱為"便當",通常用于午餐、外賣、工作餐等場合。
應該還有很多。當然,清末日中兩國同時翻譯西方社科文獻時開始使用的“經濟”等已經長期使用的詞匯當然已經不能算作外來語,不在此內。
編輯推薦:2014年職稱日語考試成績查詢
最新資訊
- 2016年職稱日語考試復習方法推薦2016-01-22
- 2016年職稱日語職稱考試提前備考方案2016-01-22
- 三步復習法擺脫惱人的職稱日語重點2016-01-08
- 2016年職稱日語考試閱讀復習技巧分享2015-11-24
- 2016年職稱日語考試通關策略2015-11-23
- 職稱日語和職稱英語的區別2015-11-23
- 如何巧妙地記住職稱日語的單詞2015-11-06
- 2016年職稱日語考試長篇閱讀題解題技巧分享2015-11-03
- 2016年職稱日語考試如何有效復習2015-11-03
- 2016年職稱日語考試必備小技巧分享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