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經濟師《中級金融》輔導:第九章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2014經濟師《中級金融》輔導講義匯總,供備考2014中級經濟師考試考生學習。
第九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本章主要介紹的是中央銀行及貨幣政策的相關知識。從最近幾年的考試來看,本章所出題目每年都涉及單選題、多選題、案例分析題三種題型,并且所占分值每年都在17、18分,由此可見,本章絕對是重點章節。建議考生一定要把握好本章知識。
第一節 中央銀行概述
一、中央銀行的產生及其獨立性
(一)中央銀行的產生
1.中央銀行的產生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商品經濟的發展比較成熟;二是金融業的發展對此有客觀需求。
2.中央銀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出于這樣四個方面的需要:
設立最早的中央銀行是瑞典銀行(1656)。1694年成立的英格蘭銀行,它雖然成立晚于瑞典銀行,但是被公認為是近代中央銀行的鼻祖。英格蘭銀行的演變過程是典型的中央銀行的演變過程。
3.各國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展大體上是經由這樣三個途徑:
(1)由商業銀行轉化為中央銀行(英法德);
(2)專門設置的中央銀行(美);
(3)由綜合型銀行改革為單一職能的中央銀行(前蘇聯、東歐、中國)。
(二)中央銀行的獨立性――相對獨立性
1.相對獨立性:不是國家一般政府機構、不能完全獨立于政府之外,應在國家總體經濟發展戰略和目標之下,獨立地制定、執行貨幣政策。
2.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一般具有以下幾個內容:
第一,建立獨立的貨幣發行制度,穩定貨幣。
第二,獨立制定實施貨幣政策。
第三,獨立監管、調控整個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
3.一般而言,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的保持應遵循這樣兩條基本原則:
一是中央銀行應以一國宏觀經濟目標為出發點制定貨幣政策,從事業務操作;
二是中央銀行應按照金融運行規律,制定實施貨幣政策,規避政府短期行為的干擾。
4.目前國際上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的模式主要有:
第一,獨立性較大的模式。中央銀行直接對國會負責。如美國、德國。
第二,獨立性稍次的模式。中央銀行名義上隸屬于政府,而實際上保持著較大的獨立性。如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
第三,獨立性較小的模式。中央銀行接受政府的指令。如意大利。
【例題?單選題】中央銀行獨立性最強的模式是( )。
A.對國會負責
B.對政府負責
C.對領導人負責
D.對企業負責
【答案】A
【解析】中央銀行直接對國會負責是獨立性較大的模式。故正確答案為A。
二、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
(一)中央銀行的性質
中央銀行的性質是:中央銀行是金融管理機構,它代表國家管理金融,制定和執行金融方針政策,主要采用經濟手段對金融經濟領域進行調節和控制。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的貨幣金融管理機構,在各國金融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
當代各國的中央銀行均居于本國金融體系的領導和核心地位,其主要任務是制定和實施國家金融政策,并代表國家監督和管理全國金融業。
(二)中央銀行的職能
中央銀行的職能包括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管理金融的銀行等四個方面。
1.發行的銀行
中央銀行是發行的銀行,指中央銀行壟斷貨幣發行,具有貨幣發行的特權、獨占權,是一國唯一的貨幣發行機構。中央銀行作為發行的銀行,具有以下幾個基本職能:
(1)中央銀行應根據國民經濟的發展的客觀情況,適時適度發行貨幣,保持貨幣供給與流通中貨幣需求的基本一致,為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增長提供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
(2)中央銀行應從宏觀經濟角度控制信用規模,調節貨幣供應量。
(3)中央銀行應根據貨幣流通需要,適時印刷、鑄造或銷毀票幣,調撥庫款,調劑地區間貨幣分布、貨幣面額比例,滿足流通中貨幣支取的不同要求。
2.政府的銀行
中央銀行是政府的銀行,是指中央銀行為政府提供服務,是政府管理一國金融的專門機構。中央銀行作為政府的銀行具有以下基本職責:
(1)代理國庫。
(2)對政府融通資金。(方式:①提供貸款;②購買政府債券)
(3)代理政府金融事務。
(4)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活動。
(5)充當政府金融政策顧問。
3.銀行的銀行
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指中央銀行通過辦理存、放、匯等項業務,作商業銀行與其它金融機構的最后貸款人,履行以下幾項職責:
(1)集中保管存款準備金。
(2)充當最后貸款人。通常采取兩種形式:一是票據再貼現,二是票據再抵押。
(3)主持全國銀行間的清算業務。
(4)主持外匯頭寸拋補業務。
4.管理金融的銀行
職責主要表現在:
(1)根據國情合理制定實施貨幣政策。
(2)制定頒布各種金融法規、金融業務規章,監督管理各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
(3)管理境內金融市場。
【例題?多選題】中央銀行是管理金融的銀行,其職責主要表現在( )。
A.制定實施貨幣政策
B.頒布各種金融法規
C.管理境外金融市場
D.管理境內金融市場
E.發行貨幣
【答案】ABD
【解析】中央銀行是管理金融的銀行職責主要表現在:(1)根據國情合理制定實施貨幣政策。(2)制定頒布各種金融法規、金融業務規章,監督管理各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3)管理境內金融市場。故正確答案為ABD。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移動APP下載:下載環球網校移動客戶端,手機、IPAD,隨時隨地看資訊,學講義!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三、中央銀行的業務
(一)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就貨幣供給量的調控而言,中央銀行可以通過適時適度變動資產負債規模、結構,而使貨幣供給量作相應的變動,以實現其所定調控目標。
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
資產 | 負債 |
國外資產 | |
外匯 | 通貨發行 |
黃金 | 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存款 |
貼現及外放 | 國庫及公共機構存款 |
政府債券 | 其他負債 |
政府借款 | 資本項目 |
其他資產(固定資產等) | |
資產項目合計 | 負債項目合計 |
其中,通貨發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存款、國庫及公共機構存款之和,被稱為基礎貨幣。
(二)中央銀行的業務
1.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
中央銀行的負債是指由社會各集團和家庭個人持有的對中央銀行的債權。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是中央銀行資產業務的基礎。
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主要有:
(1)貨幣發行。
(2)代理國庫。
(3)集中存款準備金。
2.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
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主要有:
(1)貸款。中央銀行的貸款對象是:商業銀行、政府。
(2)再貼現。
(3)證券買賣。中央銀行為調控貨幣供應量,適時地開展公開市場業務。
(4)國際儲備。
(5)其它資產業務。
3.中央銀行的中間業務
資產清算業務是中央銀行的主要中間業務,這類業務可以劃分為:
(1)集中辦理票據交換。
(2)結清交換差額。
(3)辦理異地資金轉移。
【例題?多選題】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主要有( )。
A.貨幣發行
B.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存款
C.國庫等公共機構存款
D.外匯和黃金
E.政府借款
【答案】ABC
【解析】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主要有:1.貨幣發行;2.代理國庫;3.集中存款準備金。故正確答案為ABC。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移動APP下載:下載環球網校移動客戶端,手機、IPAD,隨時隨地看資訊,學講義!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第二節 貨幣政策體系
一、金融宏觀調控與貨幣政策概述
(一)金融宏觀調控
宏觀調控是國家的經濟職能,是國家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干預。
宏觀調控有以下三個特點:
其一,在經濟學中,宏觀經濟分析和宏觀調控主要是針對經濟的短期運行,解決經濟的周期波動問題,主要手段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包括匯率政策),有時還使用收入政策。
其二,宏觀調控和政府管制都是由政府及有關部門實施和操作的,但兩者的具體目的和手段并不一樣。宏觀調控:運用政策手段間接影響微觀主體的行為選擇;政府管制:運用行政權力直接限制微觀主體的市場行為。
其三,宏觀調控與市場經濟不對立。宏觀調控校正市場失靈和失效。
金融宏觀調控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講,金融宏觀調控是以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為主體,以貨幣政策為核心,借助于各種金融工具調節貨幣供給量或信用量,影響社會總需求進而實現社會總供求均衡,促進金融與經濟協調穩定發展的機制與過程。
金融宏觀調控存在的前提是商業銀行是獨立的市場主體,實行二級銀行體制。
就金融宏觀調控的類型而言,包括計劃調控、政策調控、法律調控和行政調控四種。
(二)貨幣政策及其特征
1.貨幣政策的含義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而采取的各種控制、調節貨幣供應量或信用量的方針、政策、措施的總稱。
構成要素:貨幣政策目標、實現目標所運用的政策工具、預期達到的政策效果。
廣義:貨幣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銀行和其它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所采取的影響貨幣供給數量的一切措施。
狹義:貨幣政策主要是研究貨幣的發行與調控,貨幣量與產出、收入、價格、國際收支等宏觀經濟變量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影響,并圍繞這些經濟聯系與影響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例題?單選題】貨幣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是( )。
A.中央政府
B.商業銀行
C.財政部
D.中央銀行
【答案】D
【解析】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的經濟目的而采取的各種調控、調節貨幣供應量或信用量的方針、政策、措施的總稱。故正確答案為D。
2.貨幣政策的基本特征
(1)貨幣政策是宏觀經濟政策。
(2)貨幣政策是調節社會總需求的政策。(貨幣供給→總需求→總供給→總供求平衡)
(3)貨幣政策主要是間接調控政策。
(4)貨幣政策是長期連續的經濟政策。(貨幣政策調節的短期性和實效性特點)
3.貨幣政策的類型
(1)擴張型貨幣政策。目標:擴大總需求、刺激經濟增長。主要措施:一是降低法定準備金率;二是降低再貼現利率;三是公開市場業務買入證券。除以上措施外,中央銀行也可用“道義勸告”方式來影響商業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增加放款,以增加貨幣供應。在我國,擴張型貨幣政策常表現為擴大貸款規模。
(2)緊縮型貨幣政策。
(3)非調節型貨幣政策。在較長時期把貨幣供應量固定在預定水平上。各國中央銀行一般不采用這種類型的貨幣政策。
(4)調節型貨幣政策。實踐中,大部分國家采取這種類型的貨幣政策。
(三)金融宏觀調控機制
1.金融宏觀調控機制的構成要素
金融宏觀調控機制是在一定市場環境下由一系列要素構成的一種市場機制過程。這種市場機制過程可以理解為同一事物的兩層涵義,即金融宏觀調控的傳導機制和調控機制。
金融宏觀調控機制的框架和構成要素、每一構成要素的功能特性如P157圖9-1所示:
(1)調控主體:中央銀行
(2)調控工具:三大貨幣政策工具――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
(3)操作目標:超額存款準備金與基礎貨幣
(4)變換中介:商業銀行
中央銀行能有效控制的是基礎貨幣,我們可以將其稱為一級主控變量,基礎貨幣轉化為貨幣供應量是通過商業銀行傳導的,因此商業銀行成為金融宏觀調控的變換中介。
(5)中介指標: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給是中央銀行宏觀金融調控的間接控制二階變量。(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量的調控能力,既取決于一階變量基礎貨幣,又取決于商業銀行的傳導性能、貨幣乘數機制等。)
(6)調控受體:企業與居民戶 (通過影響企業與居民戶的投資和消費行為)
(7)最終目標:總供求對比及相關四大政策目標
中央銀行的四大政策目標:穩定幣值、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
(8)反饋信號:市場利率與市場價格
產品市場:總供給>總需求→價格↓
金融市場:總供給>總需求→利率↓
【例題?單選題】(2011真題)
在金融宏觀調控機制的構成要素中,變換中介是( )。
A.商業銀行
B.中央銀行
C.企業
D.居民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金融宏觀調控機制的構成要素。在金融宏觀調控機制的構成要素中,變換中介是商業銀行。參見教材P157。
2.金融宏觀調控的兩個領域和三個階段
首先,兩個領域是金融領域和實物領域。
其次,三個階段是:
第一階段,中央銀行操作貨幣政策工具對一階變量基礎貨幣的直接控制;
第二階段,基礎貨幣的變化通過商業銀行信貸行為對二階變量貨幣供應量產生間接控制作用;
第三階段,再由二階變量貨幣供應量變化間接影響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四)一種新的貨幣政策框架:通貨膨脹目標制
通貨膨脹目標制是中央銀行直接以通貨膨脹為目標并對外公布針對該目標的貨幣政策制度。在通貨膨脹目標制下,傳統的貨幣政策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政策工具與最終目標之間不再設立中間目標,貨幣政策的決策依據主要依靠定期對通貨膨脹的預測。
政策核心:以確定的通貨膨脹率作為政策目標或一個每年區間。
通貨膨脹目標制實施的條件主要有:
(1)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2)貨幣政策的高度透明度;
(3)利率的市場化;
(4)浮動匯率制。
通貨膨脹目標制在實施過程中呈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在通貨膨脹目標制下,貨幣政策承諾維持一個具體的長期通貨膨脹水平,長期價格穩定將是壓倒一切的首要的政策目標。
第二,在長期通貨膨脹目標值的約束下,為達到產出穩定等其它目標,中央銀行短期內擁有采取靈活政策的權力――這就是“彈性通貨膨脹目標”這一術語的真正含義。
第三,通貨膨脹目標制要求貨幣政策決策者保持實質性的開放和透明。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移動APP下載:下載環球網校移動客戶端,手機、IPAD,隨時隨地看資訊,學講義!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二、貨幣政策的目標與工具
(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1.最終目標體系
(1)物價穩定:中央銀行的首要目標。物價上漲率在4%以下。
(2)充分就業:
失業率:社會失業人數與愿意就業的勞動力之比。5%以下的失業率為充分就業(包括摩擦性失業和自愿失業)。充分就業的失業率為自然失業率。
(3)經濟增長:與充分就業目標一致
(4)國際收支平衡:
包括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
靜態平衡:一個年度周期內的國際收支平衡為目標的平衡(每年年末持平)。
動態平衡:一定時期(3、5年)的國際收支平衡為目標的平衡。
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
順差→貨幣供給增加、商品供不應求→物價上漲
逆差→國內商品過剩→經濟增長停滯(重點調節)
2.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之間的矛盾性
(1)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之間的矛盾
澳大利亞著名經濟學家菲利普斯通過研究1861―1957年近100年英國的失業率與物價變動的關系,得出了結論:失業率與物價上漲之間,存在著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這一關系可用菲利普斯曲線表示。
因此,采取減少失業或實現充分就業的政策措施,就可能導致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反之,為了降低物價上漲率或穩定物價,就往往得以較高的失業率為代價。
【例題?單選題】(2011真題)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之間存在矛盾,根據菲利普斯曲線,( )之間就存在矛盾。
A.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
B.穩定物價與經濟增長
C.穩定物價與國際收支平衡
D.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之間的矛盾性。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之間存在矛盾,根據菲利普斯曲線,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之間就存在矛盾。
(2)穩定物價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
穩定物價→緊縮銀根→經濟增長率下降
(3)穩定物價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的矛盾
通貨膨脹→資本項目順差→彌補國際(貿易)收支逆差
(4)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的矛盾
國際收支逆差→緊縮政策、降低國內需求→經濟增長率下降
小結: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 穩定物價 | 經濟增長 | 充分就業 | 國際收支平衡 |
穩定物價 | ―― | × | × | × |
經濟增長 | × | ―― | √ | × |
充分就業 | × | √ | ―― | ―― |
國際收支平衡 | × | × | ―― | ―― |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移動APP下載:下載環球網校移動客戶端,手機、IPAD,隨時隨地看資訊,學講義!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