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經濟師《中級金融》輔導:第三章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2014經濟師《中級金融》輔導講義匯總,供備考2014中級經濟師考試考生學習。
第三章 金融機構與金融制度
第一節 金融機構
一、金融機構的性質與職能
(一)金融機構的性質
金融機構是指所有從事各類金融活動的組織,實現資金從盈余者向短缺者的融通。包括直接融資領域中的金融機構和間接融資領域中的金融機構。
直接融資領域中的金融機構職能是充當投資者和籌資者之間的經紀人。
間接融資領域中的金融機構職能是作為資金余缺雙方進行貨幣借貸交易的媒介。
現代市場經濟中,金融機構所從事的金融活動發揮著核心作用。
從金融機構產生的歷史過程看,它是一種以追逐利潤為目標的金融企業,體現在:
(1)經營目標是為了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
(2)它所經營的對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貨幣資金。
【例1?單選題】與普通企業的經營對象不同,金融企業所經營的對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 )。
A.貴金屬
B.不動產
C.股票
D.貨幣資金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金融機構的性質。從金融機構產生的歷史過程看,它是一種以追逐利潤為目標的金融企業。但它又與普通企業不同,因為它所經營的對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貨幣資金。參見教材P31
(二)金融機構的職能
金融機構的職能是由其性質決定的。金融機構主要具有以下職能:
1.信用中介
信用中介是金融機構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經營活動特征的職能。(主要指銀行的借貸業務)
2.支付中介
指金融機構在為客戶開立存款賬戶吸收存款的基礎上,通過辦理存款在賬戶上的資金轉移,代理客戶支付或為客戶兌付現款的職能。(銀行基于存款業務的支付業務)
3.將貨幣收入和儲蓄轉化為資本――信用中介職能的延伸
隨著存款轉換為貸款,社會閑散資金轉換為企業生產經營資本。
4.創造信用工具――信用中介與支付中介職能的延伸
5.金融服務
二、金融機構的種類
分類角度 | 分類類別 |
融資方式 | 直接金融機構 |
間接金融機構 | |
從事金融活動的目的 | 金融調控監管機構 |
金融運行機構 | |
金融機構業務的特征 | 銀行 |
非銀行金融機構 | |
是否承擔政策性業務 | 政策性金融機構 |
商業性金融機構 | |
所經營業務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趨勢 | 存款性金融機構 |
投資性金融機構 | |
契約性金融機構 | |
政策性金融機構 |
(一)直接金融機構與間接金融機構――按融資方式不同分
直接金融機構是在直接融資領域,為投資者和籌資者提供中介服務的金融機構。主要的直接金融機構有: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等。
間接金融機構指它一方面以債務人的身份從資金盈余者的手中籌集資金,一方面又以債權人的身份向資金的短缺者提供資金,以間接融資為特征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最典型的間接金融機構。
兩類金融機構最明顯的區別:直接金融機構一般不發行以自己為債務人的融資工具;而間接金融機構發行以自己為債務人的融資工具來籌集資金。
(二)金融調控監管機構與金融運行機構――按從事金融活動的目的不同分
金融調控監管機構是指承擔金融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責任,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機構。如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
金融運行機構指以盈利為目的,通過向公眾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而開展經營的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或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
注:并非所有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機構均為金融調控監管機構,有的非盈利金融機構也是金融運行機構,如政策性金融機構。
(三)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按金融機構業務特征分
一般以存款、貸款、匯兌、結算為核心業務的金融機構就是銀行,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開發銀行等。
非銀行金融機構一般泛指除銀行以外的其他各種金融機構,包括保險、證券、信托、租賃和投資等機構。
(四)政策性金融機構與商業性金融機構――是否承擔政策性業務
政策性金融機構通常是一國為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能力,實現政府的產業政策,保證宏觀經濟協調發展而設立,不以盈利為目的,但可以獲得政策資金或稅收方面支持的金融機構。如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
商業性金融機構是一般性金融業務的經營機構,其經營目標是獲得利潤。
(五)其他種類――按金融機構所經營金融業務的特征和發展趨勢分
存款性金融機構、投資性金融機構、契約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金融機構。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從經濟統計的角度(交易主體或資金收支)將金融機構分為:中央銀行、存款類公司、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消費信貸公司)、金融輔助機構(證券經紀人、貸款經紀人、債券發行公司、保險經紀公司)、衍生工具機構、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移動APP下載:下載環球網校移動客戶端,手機、IPAD,隨時隨地看資訊,學講義!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三、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掌握)
現代金融機構體系通常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由以經營信貸業務為主的銀行和以提供各類融資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共同構成的系統。
本部分主要介紹金融運行機構。
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 | |
存款性金融機構 | 商業銀行 |
儲蓄銀行 | |
信用合作社 | |
投資性金融機構 | 投資銀行 |
投資基金 | |
契約性金融機構 | 保險公司 |
養老基金和退休基金 | |
政策性金融機構 | 經濟開發政策性金融機構 |
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 | |
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 | |
住房政策性金融機構 |
(一)存款性金融機構
存款性金融機構是吸收個人和機構存款,并發放貸款的金融中介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儲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
1.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以經營存款、貸款和金融服務為主要業務,以盈利為經營目標的金融企業。
吸收活期存款、創造信用貨幣是商業銀行最明顯的特征。
所有金融機構中, 商業銀行是歷史最悠久、資本最雄厚、體系最龐大、業務范圍最廣、掌握金融資源最多的金融機構。對經濟生活的影響也最大。
2.儲蓄銀行
儲蓄銀行是專門吸收居民儲蓄存款,將資金主要投資于政府債券和公司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并為居民提供其他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
儲蓄銀行以投資收益與存貸款利息差額為利潤主要來源。其資金運用主要為長期投資。
儲蓄銀行的具體名稱在各國有所差異:互助儲蓄銀行、住房儲蓄銀行、國民儲蓄銀行、儲蓄貸款協會、郵政儲匯局。
3.信用合作社
信用合作社是城鄉居民集資合股而組成的合作金融組織,是為合作社社員辦理存款、放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其資金主要來源于社員交納的股金和存入的存款,放款對象主要是本社的社員。
19世紀50年代始于德國。我國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商業銀行。
【例2?單選題】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商業銀行的一個最明顯特征是( )。
A.以盈利為目的
B.提供金融服務
C.吸收活期存款
D.執行國家金融政策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商業銀行的特征。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吸收活期存款和創造信用貨幣是商業銀行最明顯的特征。參見教材P33
(二)投資性金融機構
投資性金融機構是在直接金融領域內為投資活動提供中介服務或直接參與投資活動的金融機構,主要包括投資銀行、證券經紀和交易公司、金融公司和投資基金等。其經營業務核心是證券投資活動。
1.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是以從事證券投資業務為主要業務內容的金融機構。
投行是典型的投資性金融機構,其基本特征是綜合性,即投行業務幾乎包括了全部資本市場業務。
關于投資銀行的名稱:一般歐美用投資銀行(英國用商人銀行)、日本用證券公司,還有的國家用實業銀行、金融公司或投資公司。
2.投資基金
投資基金是通過向投資者發行股份或受益憑證募集資金,再以適度分散的組合方式投資于各類金融產品,為投資者以分紅的方式分配收益,并從中獲利的金融組織機構。
投資基金的優勢是:投資組合、分散風險、老師理財、規模經濟。
投資基金的名稱:共同基金/互助基金(美國)、單位投資信托(英國)、證券投資信托(日本)。
(三)契約性金融機構
契約性金融機構是以契約方式吸收持約人的資金,而后按契約規定承擔向持約人履行賠付或資金返還義務的金融機構。主要有: 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和退休基金。
特點:資金來源可靠,資金運用主要是投資,流動性較弱。
1.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通過保單(保險合同――契約)建立了相應的保險權利與義務關系。
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保費收入。
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除應付賠償額外,主要投資于政府債券、公司股票、公司債券、不動產抵押貸款、保單貸款、衍生品等。保險資金運用的顯著特點是長期性,特別是壽險。
2.養老基金和退休基金
養老基金和退休基金是以契約的形式組織預交資金,再以年金形式向參加養老金計劃者提供退休收入的金融組織形式。
養老基金和退休基金資金的來源:勞資雙方的繳款。
養老基金和退休基金資金的運用:投資于公司債券、股票、政府債券等。
注:保險公司與養老基金和退休基金均為金融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者,投資風格一般以穩健為主。
(四)政策性金融機構
政策性金融機構指為貫徹實施政府的政策意圖,由政府或政府機構發起、出資設立、參股或保證,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從事政策性金融活動的金融機構。
1.經濟開發政策性金融機構
經濟開發政策性金融機構是專門為經濟開發提供長期投資或貸款的金融機構。
目的:配合國家經濟開發計劃或產業計劃。
貸款或投資方向: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的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和重點企業。
投資的特點:投資量大、時間長、見效慢、風險較大。
開發性金融機構分為國際性、區域性和本國性三種。
(1)國際性的:以世行為代表。
(2)區域性的:如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泛美開發銀行。
(3)本國性的:如我國的國家開發銀行。
2.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
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是專門向農業提供中長期低息貸款,以配合國家農業扶持和保護政策的金融機構。
農業信貸特點:風險大、期限長、收益低。
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政府撥款、發行債券、吸收特定存款和借款。
3.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
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是一國為促進對外貿易發展,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由政府支持設置的向外貿部門 提供優惠出口信貸的政策性金融機構。
4.住房政策性金融機構
住房政策性金融機構是為配合和貫徹政府住房發展政策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由政府出資設立, 專門扶持住房消費,尤其是扶持低收入者進入住房消費市場的金融機構。
資金來源:政府出資、發行債券、吸收住房儲蓄存款等。
資金運用:住房消費貸款等相關信貸業務。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移動APP下載:下載環球網校移動客戶端,手機、IPAD,隨時隨地看資訊,學講義!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第二節 金融制度
一、金融制度的概念
1.金融制度的概念金融制度是一個國家以法律形式所確定的金融體系結構,以及組成該體系的各類金融機構的職責分工和相互關系總和。
2.金融制度的內容
(1)金融中介機構:各類金融機構的地位、作用、職能、相互關系
(2)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的結構和運行機制
(3)金融監管制度:中央銀行或監管當局,金融調控、管理的法律法規,金融調控、金融監管的組織形式、運作體制等
金融制度的構建取決于不同國家、社會制度下的生產力水平及其生產方式的發展狀況,是一個動態演進變化的過程。
二、中央銀行制度
中央銀行是國家賦予其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監督管理金融業和規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風險和維護金融穩定,為商業銀行等普通金融機構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務,調控金融和經濟運行的宏觀管理機構。
中央銀行制度包括:組織形式、資本組成、組織結構和職能構成等方面。
(一)中央銀行的組織形式
一元式中央銀行制度、二元式中央銀行制度、跨國的中央銀行制度、準中央銀行制度
1.一元式中央銀行制度
即一個國家只設立一家統一的中央銀行執行央行職能的制度。一般為總分行制,逐級垂直隸屬。
一元式央行制度特點:組織完善、機構健全、權力集中、職能齊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采用。
2.二元式中央銀行制度
又稱復合式的中央銀行制度,是一國建立中央與地方兩級相對獨立的中央銀行機構,分別行使金融調控和管理職能,不同等級的中央銀行共同組成一個復合式統一的中央銀行體系。
二元式央行制度的特點:權力與職能相對分散、分支機構較少。美國、德國(聯邦制國家)采用。
3.跨國的中央銀行制度
即由若干國家聯合組建一家中央銀行,由這家中央銀行在其成員國范圍內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銀行職能的中央銀行制度。
歐元區的歐洲中央銀行是典型的跨國的中央銀行。
特點:歐洲央行獨立于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在歐元區發行統一貨幣(歐元),對各成員國制定和實施統一的貨幣政策。
4.準中央銀行制度
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不設置真正專業化、具備完全職能的中央銀行,而是設立若干類似央行的金融管理機構執行部分中央銀行的職能,并授權若干商業銀行也執行部分中央銀行職能。
準中央銀行制度的特點:權力分散、職能分解。
主要國家/地區有新加坡、中國香港等。
【例1?單選題】1998年6月1日成立的歐洲中央銀行的組織形式屬于( )。
A.一元式中央銀行
B.二元式中央銀行
C.跨國的中央銀行
D.準中央銀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跨國中央銀行制度的相關知識。1998年6月1日成立的歐洲中央銀行是一個典型的跨國式中央銀行。參見教材P37。
(二)中央銀行的資本構成
中央銀行的資本金一般由實收資本、留存利潤、財政撥款等構成。
五種類型的資本結構:
1.全部資本為國家所有的資本結構
國有化的性質。
目前大多數國家的資本結構都是國有形式: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中國、印度、俄羅斯等。
2.國家和民間股份混合所有的資本結構
一般國有資本占50%以上,有的國家各占50%。
國家擁有中央銀行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權,私人沒有;私人只有分紅的權利。
采用的國家有: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比利時、卡塔爾。
3.全部資本非國家所有的資本結構
美國、意大利、瑞士等少數國家是這種資本結構。
4.無資本金的資本結構
中央銀行的運行是由政府授權,依照國家法律履行中央銀行各項職責。
韓國中央銀行是目前唯一的沒有資本金的中央銀行。
5.資本為多國共有的資本結構
在跨國中央銀行制度下,中央銀行的資本金由貨幣聯盟成員國共同出資構成。
三、商業銀行制度
(一)商業銀行的組織制度(四種)
1.單一銀行制度
各銀行不設或不允許設分支機構,美國比較典型。
單一銀行制度的優缺點:(1)防止銀行的集中和壟斷,但限制了每家銀行的競爭力;(2)降低營業成本,但限制了業務創新;(3)強化地方服務,但限制了規模效益;(4)獨立性、自主性強,但抗風險能力差。
20世紀90年代美國開始允許銀行跨州經營。
2.分支銀行制度
又稱總分行制度,法律上允許在總行之下,在國內外設立分支機構。――各國普遍使用的銀行組織形式。
兩種形式:(1)總行制(總行開展經營活動);(2)總管理處制(總行不開展經營活動)。
優點:(1)規模效益高;(2)競爭力強;(3)易于監管。
缺點:(1)加速銀行的壟斷和集中;(2)管理難度大。
3.持股公司制度
又稱集團銀行制度,即由某一集團成立持股公司,由該公司控制或收購兩家以上的若干銀行的組織制度。是規避法律限制開設分支行的一種策略。
集團下的每家銀行法律上仍然獨立。
優點:彌補單一銀行制度的不足,有效擴大銀行資本總量,增強經營實力,提高競爭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缺點:易于形成壟斷和集中,不利于銀行間的適度競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銀行經營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利于增強銀行業務的活力和創新能力。
4.連鎖銀行制度
又稱聯合銀行制度,指兩家或更多的銀行由某一個人或某一集團通過購買多數股票的形式,形成聯合經營的組織制度。也是規避法律限制開設分支行的一種策略。
連鎖銀行制度沒有持股公司的存在,而是由某一控股方直接控制若干銀行,由控股方確定銀行的發展策略和業務模式。
優缺點類似“持股公司制度”。
【例2?單選題】由某一個人或某一集團通過購買兩家或更多的銀行多數股票的形式,形成聯合經營的銀行組織制度稱為( )制度。
A.持股公司
B.連鎖銀行
C.分支銀行
D.單一銀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連鎖銀行制度的概念。連鎖銀行制度又稱為聯合銀行制度,指兩家或更多的銀行由某一個人或某一集團通過購買兩家或更多的銀行多數股票的形式,形成聯合經營的銀行組織制度。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移動APP下載:下載環球網校移動客戶端,手機、IPAD,隨時隨地看資訊,學講義!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二)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制度
1.分業經營銀行制度
又稱專業化銀行制度或分離銀行制度,指商業銀行業務與證券、保險等業務分離,商業銀行只能從事存貸及結算業務,不能經營證券、保險等其他金融業務的制度安排。
分業經營銀行制度有利于分割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業之間的風險。
優點:(1)保護存款人的利益,有利于商業銀行穩健經營與經濟的穩定發展;
(2)有利于金融監管達到預期的效果。
缺點:(1)不利于金融企業加強競爭力;
(2)不利于金融機構通過各類互補性金融業務分散經營風險。
2.綜合性銀行制度
又稱全能銀行制度或混業經營銀行制度,指商業銀行不僅能從事傳統商業銀行的存貸、結算業務還能從事證券和保險業務的銀行制度。
優勢:
(1)加強金融業的競爭力;
(2)有利于實現規模效益;
(3)有利于實現范圍經濟;
(4)分散經營風險;
(5)使客戶得到綜合性服務。
缺點:
(1)商業銀行信貸資金進入高風險領域,容易引發金融危機;
(2)行業壟斷;
(3)監管難度加大,帶來金融業系統性風險。
四、政策性金融制度
政策性金融是一種具有政策性與金融性雙重特征的特殊金融活動。
(一)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
1. 倡導性職能/誘導性職能(引導資金流向符合經濟政策意圖的投資領域)
2.選擇性職能(選擇是以政府的政策意圖為導向)
3.補充性職能(商業性金融機構不愿或無力選擇的領域)
4.服務性職能(服務對象:企業,政府)
(二)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經營原則
1.政策性原則
對國家經濟政策的支持配合上,對產業政策傾斜的行業、領域提供政策性投資和貸款。
2.安全性原則
指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要注重資產安全。
3.保本微利原則
以保持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生存與持續發展。
五、金融監管制度
金融監管制度是金融監管當局基于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等因素,對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業務進行監督管理的體制模式。
按金融監管的范圍分: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分業的監管體制和不完全集中統一監管體制。
(一)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
(1)又稱單一的、一元化的監管模式,即由央行或另設的專門監管機構承擔對金融業集中統一監管職責的體制模式。
(2)一般用于金融混業經營的國家,因此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又稱混業監管模式。
(3)實行集中統一監管模式的原因:
①銀行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的水平(多元化程度越高,就越有條件實行集中統一監管)
②金融監管水平(金融監管水平越高,就越有條件實行集中統一監管)
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發展程度(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發展程度越高,就越有條件實行集中統一監管)
(4)集中統一監管的優點(與分業監管相比):監管成本低、避免重復監管和避免出現監管漏洞或真空。
集中統一監管的缺點:缺乏監管競爭性,容易導致金融監管的低效率和官僚主義。
(5)目前實行這種監管模式的有:英國、日本、新加坡、瑞典、丹麥等。
(二)分業監管體制
(1)分業監管體制是由多個監管機構對金融業的不同主體及其業務范圍分別進行監管的組織形式。
主要在銀行、證券、保險等不同領域分別設立專職的監管部門,對各行業進行審慎監管。
(2)一般用于銀行實行分業經營的國家或地區。
(3)實行分業監管的原因:
①金融機構內控不健全,如果混業監管,風險較大。
②市場規則不健全,如果混業監管,容易產生泡沫經濟。
(4)分業監管的優點:分工明確、不同監管機構之間競爭、監管效率高;
分業監管的缺點:監管成本高(機構多)、機構協調困難、重復交叉監管或監管真空。
(5)美國、中國香港等實行分業監管體制。
(三)不完全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
兩類監管體制:
1.牽頭式:某一監管機構協調監管工作――巴西
2.雙峰式:一類金融監管機構進行審慎監管;一類金融監管機構進行金融經營活動監管――澳大利亞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移動APP下載:下載環球網校移動客戶端,手機、IPAD,隨時隨地看資訊,學講義!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