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要點:對外貿易關系


熱點專題:2014年各地高級經濟師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輔導推薦:2014高級經濟師輔導課程全新登場
2014高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要點匯總,供備考2014高級經濟師考試的考生學習。
對外貿易關系
1、國際貿易的含義和分類
(1)國際貿易含義:國際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進行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
(2)國際貿易的分類:
國際貿易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1)根據貨物移動方向,可分為出口貿易、進口貿易、過境貿易。出口貿易――本國生產和加工的商品運往國外市場銷售;進口貿易――外國商品輸入本國國內市場銷售;過境貿易――甲國經過丙國向乙國運送商品,對丙國來說,就是過境貿易。(2)按照商品形式,可分為貨物貿易(有形貿易)和服務貿易(無形貿易)。有形貿易是指商品的進出口;無形貿易是指國際間的勞務交換。
2、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4種理論
(1)絕對優勢理論――亞當?斯密在18世紀提出的。
絕對優勢理論認為,各國在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異導致在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這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
(補:如果生產者所生產一種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較少,就說明該生產者在生產這種物品上具有絕對優勢。)
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而進口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其結果是可以節約社會資源,提高產出水平。
(2)比較優勢理論――大衛?李嘉圖在19世紀初提出
該理論認為,決定國際貿易的因素是兩個國家產品的相對生產成本,而不是生產這些產品的絕對生產成本。只要兩國之間存在生產成本上的差異,即使其中一方處于完全的劣勢地位,國際貿易仍會發生,而且貿易會使雙方獲得收益。
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原理,即如果每個國家都出口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則兩國都可以從國際貿易中受益。(兩利取其重,兩害取其輕)
(3)赫克歇爾一俄林理論――也稱“要素稟賦理論”
20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開始從生產要素稟賦的差別來解釋各國生產成本和價格的不同,重新分析國際貿易的基礎,這就是所謂的要素稟賦理論。
(4)規模經濟貿易理論――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提出,形成了當代貿易理論
該理論認為:大規模的生產可以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是現代國際貿易的基礎。
3、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
(1)響出口貿易因素: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高低;匯率水平;國際市場需求水平和需求結構。
(2)影響進口貿易因素:一國的經濟總量和總產出水平;匯率水平;國際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和價格水平的高低。
4、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干預
政府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干預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國外競爭者的損害,維持本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政府對國際貿易的干預包括進口貿易的干預和出口貿易的干預。
(1)政府對進口貿易的干預
關稅限制:征收高額進口關稅來現值外國商品進口的一種外貿政策。
非關稅限制――進口配額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視性公共采購、技術標準和衛生檢疫標準等。其中: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國在進口國的要求或壓力下,自愿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時期內的出口數量或出口金額;歧視性公共采購是指一國政府根據本國有關法律制度,給予國內的供應商優先獲得政府公共采購訂單的措施,這種政策是對外國供應商的一種歧視。
(2)對出口貿易的干預
政府干預出口貿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補貼:包括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間接補貼包括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揭秘高級經濟師考試《評審綜合能力》 高級經濟師考試特點及備考建議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301183612,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