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例題解析(1-2)


特別推薦:2014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例題解析匯總
第二節 鉀的異常
一、低鉀血癥
血清鉀低于3.5mmol/L,稱為低鉀血癥(正常值為3.5~5.5mmol/L)。
人體每日從食物中攝入鉀約50~100mmol。依靠腎臟的調節功能,腎小球濾液中的鉀先在近曲腎小管內被完全吸收,遠曲腎小管和集合管再將過剩的鉀分泌出來,從尿排出,使鉀能在體內維持平衡。但是,在人體攝入鉀不足時,腎臟不能明顯地減少排鉀,使鉀保留于體內,故易引起缺鉀。體內的鉀約有98%存在于細胞內,細胞內液的濃度約為150mmol/L,是細胞內液的最主要的陽離子。在細胞外液中,鉀的總量很小,約60mmol。血清鉀的濃度為 3.5~5.5mmol/L。鉀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細胞代謝,心肌收縮功能和神經、肌肉應激性的維持,以及酸堿平衡的調節,都和鉀的的正常代謝有關,細胞外液的鉀量很小,其含量的正常與否,對體內鉀總量的影響雖很小,但能產生顯著的病理生理變化。
1.病因
(1)長期進食不足;
(2)應用速尿和利尿酸等利尿;
(3)補液病人長期接受不含鉀鹽的液體;
(4)靜脈營養液中鉀鹽補充不足;
(5)嘔吐、持續胃腸減壓、禁食、腸瘺、結腸絨毛狀腺瘤和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等。鉀從腎外途徑丟失。
例題:
1.低鉀性堿中毒常出現于
A.尿毒癥 B.胃腸減壓 C.術后少尿 D.擠壓創傷 E.輸血過量
答案:B
2.低鉀血癥少見于
A.長期進食不足 B.持續胃腸減壓 C.堿中毒 D.急性腎衰竭 E.大量輸入葡萄糖和胰島素
答案:D
2.臨床表現:大多和肌肉、神經功能紊亂,以及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失去收縮功能有關。
(1)肌無力最早出現,先從四肢肌,逐漸延及軀干和呼吸肌。有時有吞咽困難、進食及飲水嗆咳,可有軟癱、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2)有口苦、惡心、嘔吐和腸麻痹等;
(3)心臟受累主要表現為傳導和節律異常;
(4)典型的心電圖改變為:早期出現T波降低、變寬、雙相或倒置;隨后出現ST段降低、QT間期延長和U波;
(5)病人可出現低鉀性堿中毒癥狀,但尿呈酸性(反常性酸性尿)。
血清鉀過低時,K+由細胞內移出,與Na+,H+交換(每移出3個K+,即有2個Na+和一個H+移入細胞內),細胞外液的H+濃度降低;而遠曲腎小管排K+減少、排H+增多。結果發生堿中毒的一些癥狀,但尿呈酸性(反常性酸性尿)。
例題:
1.低鉀血癥時,最早出現的臨床表現是
A.心電圖改變 B.肌乏力 C.口苦、惡心 D.心臟傳導阻滯 E.心臟節律異常
答案:B
2.低鉀血癥錯誤的臨床表現是
A.肌無力為最早的臨床表現
B.均有典型的心電圖改變
C.常與鎂缺乏同時存在
D.嚴重時可發生多尿
E.發生堿中毒時尿呈酸性
答案:B
3.低鉀血癥的病人,補鉀后病情仍無改善時,應首先考慮缺乏
A.鎂 E.磷 C.鈉 D.氯 E.鈣
答案:A
4.腸梗阻病人血清鉀檢測值為2.9 mmol/L,臨床上一般不表現為
A.四肢無力 B.ST段降低 C.皮膚蒼白 D.反常性酸性尿 E.口苦
答案:C
3.診斷
主要是根據 病史、臨床表現及血清鉀測定來診斷。
血清鉀常低于正常,但缺水時因血液濃縮,血清鉀的降低可不明顯,缺水糾正后即可出現明顯低鉀血癥。另外,合并酸中毒時,鉀從細胞內移出,可掩蓋缺鉀情況。心電圖改變有T波低平、雙相或倒置,部分出現U波對診斷更有意義,另外有S-T段壓低及各種心律紊亂。
例題:女,45歲,幽門梗阻行持續胃腸減壓半月余,每日補10%葡萄糖2500ml,5%葡萄糖鹽水1000ml,10%氯化鉀30 ml。2天前開始出現全腹膨脹,無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消失,每日尿量1500ml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低鉀血癥 B.低鈉血癥 C.高鉀血癥 D.高鈉血癥 E.低鈣血癥
答案:A
試題點評:持續胃腸減壓使胃腸液丟失過多,加之腹脹,腸鳴音消失可診斷為低鉀血。
4.治療
(1)及早治療導致低鉀血癥的病因,減少或中止鉀的繼續丟失;
(2)可參考血清鉀測定的結果來初步確定補鉀量。
如病人有休克,應盡快恢復血容量,補充鉀鹽,口服最安全可靠,不能口服者經靜脈滴注氯化鉀,必須遵循靜脈補鉀原則:
濃度:不過高≤O.3%,也即每升輸液中含鉀量不宜超過40mmol,相當于氯化鉀3克;
速度:不過快(<80滴/分,也即輸入鉀時應控制在20 mmol/h以下);
見尿補鉀:也即無尿不補鉀(尿量>40ml/h);
補鉀不過量(24 h補鉀量<6~8 g:100~200mmol)。
靜脈補鉀時,心跳和脈率減慢常是血鉀升高的標志,必要時要做心電圖,防止高血鉀發生。
例題:
1.補鉀速度一般每小時不宜超過
A.10mmol B.20mmol C.30mmol D.40mmol E.50mmol
答案:B
試題點評:可參考血清鉀測定的結果來初步判定補鉀量。如患者有休克,應盡快恢復血容量,尿量達40ml/L后,再給以經靜脈補鉀,補鉀速度不宜超過20mmol/L,每日補鉀量不宜超過100~200mmol/L;能口服者,應口服鉀鹽。
2.代謝性堿中毒時不應補給氯化鉀的情況是
A.尿量鉀含量減少 B.尿量低于30ml/h C.尿量超過60ml/h D.尿呈酸性 E.尿呈堿性
答案:B
二、高鉀血癥
血清鉀超過5.5mmol/L,稱為高鉀血癥。
1.病因很多,但大多和腎功能減退,不能有效排出鉀有關。
(1)進入體內或血液內的鉀增多(口服或靜脈輸入氯化鉀、服用含鉀藥物、組織損傷及大量輸入庫存較久的血液);
(2)腎臟排泄功能減退(急性腎衰竭、應用保鉀利尿劑如安體舒通、氨苯蝶啶)及鹽皮質激素不足等;
(3)經細胞的分布異常(酸中毒、應用琥珀酰膽堿以及注入精氨酸等)。
2.臨床表現:一般無特殊癥狀。
(1)有時有輕度神志模糊或淡漠、感覺異常和四肢軟弱等;
(2)嚴重高鉀血癥有微循環障礙表現:皮膚蒼白、發冷、青紫及低血壓等;
(3)常出現心跳緩慢或心律不齊,甚至心跳驟停;
(4)高血鉀、特別是血鉀超過7.0mmol/L時,出現典型心電圖改變:早期T波高而尖、QT間期延長,隨后為QRS增寬、PR間期延長。
3.診斷
對有引起高鉀血癥原因的病人,出現一些不能用原發病來解釋的臨床表現時,即應考慮有高鉀血癥的可能,并立即測定血清鉀和進行心電圖檢查,可明確診斷。心電圖表現有早期T波高尖,QT間期延長,隨后為QRS波增寬、PR間期延長。
例題:結腸破裂修補術后5天,病人血鈉136.0 mmol/L,血鉀6.8 mmol/L,血pH值7.3,近24小時尿量520 ml,應診斷為
A.低滲性脫水 B.高滲性脫水 C.低鉀血癥 D.高鉀血癥 E.低鉀合并等滲性脫水
答案:D
試題點評:根據患者血鉀6.8 mmol/L診斷為高鉀血癥。而血清鈉為正常水平
4.治療
(1)盡快處理原發病及改善腎臟功能;
(2)停止一切鉀的攝入及輸入;
(3)促進排出體內蓄積的鉀,降低血鉀濃度:
1)使K+暫轉入細胞內:一般有三種方法:
?、凫o脈注射5%碳酸氯鈉溶液60~100ml后,再繼續靜脈滴注碳酸氫鈉100~200ml。這種高滲堿性溶液可使血容量增加,K+得到稀釋,還可使K+移入細胞內或內尿排出,有利于酸中毒的治療。注入的Na+,對K+也有對抗作用。
?、谟?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每3~4g糖加入1u胰島素,作靜脈滴注。必要時,每3~4小時重復使用,可使K+轉入細胞內,使血清鉀暫時降低。
?、廴缒I功能不全,不能輸液過多時,可用10%葡萄糖酸鈣溶液100ml,11.2%乳酸鈉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島素30u,作靜脈持續滴注24小時,每分鐘6滴。
2)陽離子交換樹脂的應用:每日口服4次,每次15g,可從消化道攜帶走較多的鉀離子。也可加10%葡萄糖溶液200ml后作保留灌腸。
3)透析療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可用于腎功能不全者。一般在上述療法后,血清鉀仍不下降時采用。
(4)對抗心律失常:注射葡萄糖酸鈣,鈣可以對抗鉀,緩解鉀對心肌的毒性作用。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2014年主治醫師類別考試保過輔導協議條款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