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知識點(第二章)


熱點專題:2014年經濟師考試報名|經濟師考試如何選專業(yè)|[免費課堂第一期]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2014經濟師全程一對一|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第二章 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 商品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

商品交換的比例取決于商品價值的大小。因此,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或內容,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屬性,是由勞動的二重性決定的。
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屬性,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的使用價值,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抽象勞動是撇開勞動的具體形式的一般人類勞動。抽象勞動形成商品價值,體現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關系:
二者之間存在著矛盾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統一的。另一方面,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又存在差別和矛盾:
1.具體勞動是從勞動的有用效果來看的勞動;抽象勞動是抽取了勞動的有用性的一般人類勞動。
2.具體勞動在質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較;抽象勞動在質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別。
3.具體勞動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勞動的自然屬性;抽象勞動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屬性,是商品經濟特有的歷史范疇。
4.具體勞動是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但不是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勞動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是形成價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的量。商品的價值量取決于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個別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是商品的社會價值。商品的社會價值是商品交換的依據。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成正比,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為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單位商品所耗用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
第二節(jié) 貨幣的產生和職能
貨幣的產生和職能:
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
第三節(jié) 價值規(guī)律及其作用
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在現實生活中,價值規(guī)律對生產和交換活動的支配作用是通過價格運動表現出來的。
在商品交換中,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的上下波動是受到其價值制約的。
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
1.調節(jié)資源配置和經濟活動。
2.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3.促使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優(yōu)勝劣汰。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huán)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huán)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301183612,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jié)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yè)》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