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外感發熱病因病機


外感發熱病因病機是2014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小編整理如下,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1.外感六淫由于氣候反常,或人體凋攝不慎,風、寒、暑、濕、燥、火乘虛侵襲人體而發為外感熱病。。六淫之中,以火熱暑濕致外感發熱為主要病邪,風寒燥邪亦能致外感發熱,但它們常有一個化熱的病理過程。六淫間可以單獨致病,亦可以兩種以上病邪兼夾致病,如風寒、風熱、濕熱、風濕熱等。外感發熱病因的差異性,與季節、時令、氣候、地區等因素有關。
2.感受疫毒疫毒又稱戾氣、異氣,為一種特殊的病邪,致病力強,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和傳染性。疫癘之毒,其性猛烈,一旦感受疫毒,則起病急驟,傳變迅速,衛表癥狀短暫,較快出現高熱。
外邪入侵人體的途徑,多由皮毛或口鼻而人。一般說來,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人,由表人里,傳至臟腑,發為熱病。疫毒之邪,多由口鼻而侵,由上而下,由淺而深,發為熱病。
外感發熱的病機是外邪入侵,人體正氣與之相搏,正邪交爭于體內,則引起臟腑氣機紊亂,陰陽失調,陽氣亢奮,或熱、毒充斥于人體,發生陽氣偏盛的病理性改變,即所謂“陽勝則熱”的病機。外感發熱的病理性質為陽氣亢奮,即屬熱屬實。其不同的病變和臨床表現,則是由感邪的性質和病邪作用的臟腑部位所決定。如病邪影響發病,火熱之邪為病,熱變較速,發熱為主;濕熱為病,其性粘滯,病變多留戀中下焦;風寒為病,則有一郁而化熱的過程;疫毒為病,起病更急,傳變更快,熱勢很甚。又如病位影響發病,隨病邪作用的肺脾肝膽、胃腸膀胱等的不同,則相應臟腑的氣機發生紊亂,因而就有不同的外感發熱病證。
外感發熱病變,病機以陽勝為主,進一步發展則化火傷陰,亦可因壯火食氣而氣陰兩傷,若病勢由氣人營人血,或疫毒直陷營血,則會發生神昏、出血等危急變證。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