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預習: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熱點專題:2015年經濟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十九、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1、金融風險: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在貨幣資金的借貸和經營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使得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發生偏差,從而發生損失的可能性。
2、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征(掌握):
①不確定性;
②相關性;
③高杠桿性。一是與工商企業相比,金融企業負債率明顯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二是衍生金融工具有以小博大的高杠桿效應,也是高度的金融風險。
④傳染性。
另外,我國處于經濟轉軌時期,金融風險的主要特征有:1)金融結構失衡與融資形式畸形發展使風險集中于銀行;2)金融風險與財政風險相互傳感放大;3)非正規金融規模龐大成為金融安全隱患。

6、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
此次次貸危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債務危機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流動性危機;第三個階段即信用危機。投資者對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引發全球范圍內的金融恐慌。
7、金融監管的含義
金融監管或稱金融監督管理,是指一國的金融管理部門為達到穩定貨幣、維護金融業正常秩序等目的,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外部監督、稽核、檢查和對其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等一系列行為。
金融監管首先是從對銀行的監管開始的,這和銀行的一些特性有關。1)銀行提供的期限轉換功能;2)銀行是整個支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票據的清算者,降低了交易的費用;3)銀行的信用創造和流動性創造功能。

10、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演變
熟悉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演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逐漸由單一全能型體制轉向獨立于中央銀行的分業監管體制。
掌握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特點:我國采用獨立于中央銀行的分業監管體制(獨立于中國人民銀行的由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組成的分業監管體制)。
在新的監管體制中,中國人民銀行繼續發揮其獨特的作用――維護金融穩定。此外,中國人民銀行在金融監管方面擁有監督檢查權,包括直接檢查監督權、建議檢查權和在特定情況下的全面檢查監督權。
11、國際金融監管協調
①巴塞爾協議產生的背景與發展(了解)
巴塞爾協議產生的直接原因:國際性銀行倒閉事件和國際貸款違約事件使得監管當局全面審視擁有廣泛國際業務的銀行監管問題。
主要原因:隨著金融國際化,必須要在金融監管上進行國際協調。
1975年2月,由國際清算銀行發起,西方十國集團以及瑞士和盧森堡等12國中央銀行成立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
在巴塞爾協議中,影響最大的是統一資本監管的1988年巴塞爾報告、2003年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和2010年巴塞爾協議Ⅲ。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Ctrl鍵+D】手動收藏此頁面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