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預習: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熱點專題:2015年經濟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十七、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制度的定義:由中央銀行代表國家管理一國金融業,并以其為核心構成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為融資媒體的金融體制。
2、建立中央銀行制度的必要性(熟悉)
1)集中貨幣發行權的需要;
2)代理國庫和為政府籌措資金的需要;
3)管理金融業的需要;
4)國家對社會經濟發展實行干預的需要。
3、中央銀行的產生與發展(了解):獨占銀行券的發行權是中央銀行產生的第一個標志。
1)由商業銀行轉化為中央銀行
2)專門設置的中央銀行――如美國聯邦儲備體系。
3)由綜合型銀行改革為單一職能的中央銀行。如前蘇聯、東歐各國和新中國。
4、中央銀行獨立性的起源及其發展(了解)
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的實質是如何處理中央銀行和政府之間關系的問題,即中央銀行對政府直接負責還是對政府相對負責的問題。
☆了解支持和反對中央銀行獨立性的理由:
①支持理由:民主社會政治家更關注的是短期利益,為了討好選民,他們更樂于采用膨脹性的政策以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
②反對理由: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和財政政策及其他政策有效配合,才能取得長期效果。
☆中央銀行獨立程度的發展歷程
獨立性問題經歷了中央銀行高度獨立、中央銀行基本不獨立、到中央銀行相對獨立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中央銀行處于高度獨立階段,中央的實際職能限于維持銀行券和黃金的自由兌換。
第二階段――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70年代初,中央銀行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基本不獨立。特別是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以凱恩斯為首的國家干預經濟理論的流行導致獨立性的大大削弱。
第三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相對獨立。
5、中央銀行的職責和業務活動特征
中央銀行的主要管理職責:利用其所擁有的經濟力量,對金融領域乃至整個經濟領域的活動進行管理、控制和調節。
掌握中央銀行業務活動的特征:1)不以盈利為目的;2)不經營普通銀行業務――只與政府或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發生資金往來關系;3)在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時,中央銀行具有相對獨立性,不應受到其他部門或機構的行政干預和牽制。



11、貨幣政策的中介(中間)目標(熟悉)
貨幣政策目標一經確定,中央銀行按照可控性、可測性和相關性的三大原則選擇中間目標。
①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場利率。
②貨幣供應量。從1996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將貨幣供應量定為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③超額準備金或基礎貨幣。
④通貨膨脹率

12、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的實踐(2011年新增)
① “十一五規劃”期間我國貨幣政策的演變
1)2006~2007年――從“穩健”的貨幣政策逐漸轉為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
2)2008年下半年開始,貨幣政策從“從緊”轉向“適度寬松”,多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
3)2010~2011年,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
②正確認識穩健的貨幣政策。2011年,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Ctrl鍵+D】手動收藏此頁面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