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第一部分精編講義(微觀)


熱點專題:2015年經濟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中級經濟基礎1-5章講義
考點1:保護價格*(最低限價)和最高限價
1.保護價格
考點2.四個彈性公式及分類
需求價格彈性、需求交叉彈性、需求收入彈性、供給價格彈性
1.弄清4個彈性的公式中的主體是誰
彈性=變動率/變動率
需求價格彈性等=需求量的變動率/價格的變動率,需求交叉彈性=需求量的變動率/另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率,需求收入彈性=需求量的變動率/消費者收入的變動率。供給價格彈性=供給量的變動率/價格的變動率
比如:一種商品原來價格15元,現在價錢20元,
問:1.這種商品的價格變化量是多少(這種商品漲了多少,是個絕對數)
20-15=5.
2.這種商品價格的變動率是多少(這種上商品上漲了百分之幾,是個相對數)
品價格的變動率=(20-15)/15
2.對比四個公式
特點:
1.需求量永遠在分子上
2.分母大部分情況是價格變動率,只有需求輸入彈性的分母是收入變動率
3.彈性分類
1)需求價格彈性的基本類型
(1)需求價格彈性系數Ed >1,表示需求富有彈性或高彈性,即需求量的變動率大于價格的變動率。
(2)需求價格彈性系數Ed <1,表示需求缺乏彈性或低彈性,即需求量的變動率小于價格的變動率。
(3)需求價格彈性系數Ed=1,稱為需求單一彈性,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等于價格變動率。
注意:
1.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減少,價格下降會使銷售收入增加。銷售收入與價格變動成反方向變動趨勢。
2. 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彈性的商品,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增加,價格下降會使銷售收入減少。銷售收入與價格變動成同方向變動趨勢。
2)需求交叉價格彈性的類型
(1)需求交叉彈性系數Eij >0,兩種商品之間存在替代關系,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會隨著它的替代品的價格的變動呈同方向的變動。(如煤氣和電)
(2)需求交叉彈性系數Eij <0,兩種商品之間存在互補關系,即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會隨著它的互補品價格的變動呈反方向的變動。(如汽車和汽油)
(3)需求交叉彈性系數Eij=0,兩種商品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會對另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做出反應。
特別說明:此文系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抄襲,謝謝合作!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熱點專題:2015年經濟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3)需求收入彈性的類型
,表明收入變動和需求數量變動是成相同比例的。
,表明收入彈性高,即需求數量的相應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收入彈性低,即需求數量的相應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變動,需求數量不變。
,表明收入增加時買得少,收入降低時買的多。
【注釋】 收入彈性的大小,可以作為劃分“高檔品”、“必需品”“低檔品”的標準。
(1)需求收入彈性大于1的商品,稱為“高檔品”;
(2)需求收入彈性小于1的商品,稱為“必需品”。
(3)需求收入彈性小于0的商品,稱為“低檔品 ”
4)供給價格彈性的類型
(1)Es>1,供給富有彈性
(2)Es<1,供給缺乏彈性
(3)Es=1,供給單位彈性
(4)Es=0,供給無彈性,現實的市場很少見到
(5)Es=∞,供給完全有彈性,現實的市場很少見到
考點3:消費者均衡
1.滿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組合必定位于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相切的點上。
2.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商品邊際替代率=商品的價格之比。
其經濟含義是在一定的預算約束下,為了實現效用最大化,消費者應該選擇商品的最優組合,使得兩種商品邊際替代率等于兩種商品價格比。
即:MRS=P1/P2
(解析:切點C既位于預算線上又位于無差異曲線上,所以在此點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恰好等于預算線的斜率,預算線的斜率的絕對值是商品價格比,無差異線斜率絕對值是商品邊際替代率,所以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商品邊際替代率=商品的價格之比。)
考點4:總產量曲線 、平均產量線、邊際產量線
1.總產量線
(1)勞動投入達到L1之前,勞動的邊際產量為正數并且遞增,所以總產量以遞增的速度增加,總產量曲線向上傾斜,并且斜率遞增,凸向L軸。
(2)勞動投入在L1 ,L3之間時,勞動的邊際產量遞減,但為正數,所以總產量是以遞減的速度增加,總產量曲線向上傾斜,并且斜率遞減,即凹向L軸。
(3)當勞動投入量為L3,勞動的邊際產量為0,總產量達到最大值。繼續增加勞動投入,勞動的邊際產量為負值,總產量開始遞減。
3、平均產量曲線圖形
(1)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相較于平均產量的最高點
(2)只要邊際產量大于平均產量,平均產量就是遞增的。
(3)當平均產量大于邊際產量時,平均產量遞減,且產量也在遞減
(4)當邊際產量=0時,總產量達到最大
特別說明:此文系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抄襲,謝謝合作!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熱點專題:2015年經濟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考點5:成本曲線
1.總成本、總固定成本和總可變成本曲線
上述圖形分析:
(1)總成本曲線是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0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開始以遞減的速度上升,產量達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遞增的速度上升。
(2)總固定成本是一條平行橫軸的直線
(3)總可變成本曲線從原點出發,之后隨產量增加而上升。剛開始以遞減的速度上升,產量達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遞增的速度上升。
總變動成本曲線和總成本曲線的變動規律是一致的。
2.平均總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曲線
上圖分析如下:
(1)平均固定成本曲線隨產量的增加而遞減,逐漸向橫軸接近
(2)邊際成本曲線開始時隨產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達到最低點后,便隨產量的增加迅速上升,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邊際成本曲線的變動都快于平均變動成本曲線。
(3)平均總成本、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曲線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線。
(4)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總成本曲線交于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M。此時MC=ATC,ATC最低;
M點前,MC
(5)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交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M’,此時MC=AVC。M’之前,AVC下降,MC
(6)邊際成本曲線最早達到最低點,其次是平均可變成本曲線,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出現的最慢,且高于邊際成本曲線及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考點6:完全壟斷市場中生產者的行為
1.完全壟斷市場的需求曲線
1)完全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就是行業的需求曲線,二者完全相同,這是完全壟斷企業和完全競爭市場中企業的一個重要區別。
2)完全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斜率為負。
2.完全壟斷企業進行產量和價格決策的基本原則: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即MC=MR。按照這個基本原則完全壟斷企業可以獲得超額利潤。
3. 完全壟斷企業定價的法則
注意:
1.需求價格彈性是負數
2.壟斷企業索取的價格超過邊際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價格彈性。當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即Ed的絕對值較小時,壟斷者可以確定較高的價格;但是,隨著需求價格彈性的增大,Ed的絕對值擴大,則價格將非常接近邊際成本。
考點7:外部性與市場失靈
1、外部性:所謂外部性或外部影響,是指某個人或某個企業的經濟活動對其他人或其他企業造成了影響,但是卻沒有因此付出代價或得到利益。
2、外部性分類:
根據經濟活動主體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外部性分為生產的外部性和消費的外部性。
根據對他人的影響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1)外部經濟(正外部性):是某人或者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成員帶來好處,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能由此得到補償。
例如:企業研發新技術,導致技術擴散;修復歷史建筑;教育
(2)外部不經濟(負外部性):是某人或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
例如: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廢氣污染農田使農民受損(昆明東川小江變牛奶河);
公共場合吸煙造成空氣污染等。
3、外部性對市場機制運行的影響
由于外部影響的存在,市場機制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
(1)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缺乏生產積極性,產出水平低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造成產品的供給過少。
(2)對于產生外部不經濟的生產者,邊際私人成本小于邊際社會成本,傾向擴大生產,產出水平就會大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造成產品的供給過多。超過帕累托最優所要求的產量水平,造成資源配置的無效率配置。
特別說明:此文系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抄襲,謝謝合作!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熱點專題:2015年經濟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4.政府對外部性的干預
消除外部性的傳統方法
1、使用稅收和補貼手段。
(1)政府對負外部性的企業可以使用稅收手段,使得企業的私人成本等于社會成本,從而使得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每排放1噸廢水就征收100萬元稅,使得企業減少排放廢水的數量,另外征稅還能迫使企業研發出更清潔的生產技術)
(2)政府對正外部性的企業給予政府補貼,使私人收益等于社會收益,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2、政府也可以通過合并相關企業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內部化”
例如:A是產生負外部性的企業,B為A企業受害者,可以將A、B兩個企業合并,從而使得負外部性消失。
3、明晰產權,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導致資源配置失當都是由于產權界定不清晰。
科斯定理: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進一步看,還可以認為,一旦考慮到交易成本,產權的初始界定對于經濟運行的效率就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從而可以引申出一個重要結論:不同產權制度,會導致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特別說明:此文系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抄襲,謝謝合作!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