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初中級審計師 > 初中級審計師備考資料 > 2015年審計師考試《宏觀經濟學》章節串講(1)

2015年審計師考試《宏觀經濟學》章節串講(1)

更新時間:2014-11-20 14:35:37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摘要 2015年審計師考試《宏觀經濟學》章節串講(1)

   熱點專題2014審計師考試報名|考試時間|免費題庫練習

  套餐推薦2014審計師無憂暢學|全科題庫下載|招生計劃

  2015年審計師考試《宏觀經濟學》章節串講匯總

  第一節 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

  一、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對象

  (一)宏觀經濟學的產生

  (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宏觀經濟學是相對于微觀經濟學而言的。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單個經濟主體,如家庭和企業的經濟行為。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則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

  如果說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森林中的樹木,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森林整體。

  關注:

  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短期經濟周期波動中的失業和通貨膨脹問題以及長期經濟增長問題。

  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國內生產總值、就業和價格水平如何變動,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相互作用如何決定國內生產總值和價格水平,以及總供給和總需求的變動及其原因。

  由于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決定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兩個重要因素,因此,宏觀經濟學也研究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

  二、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

  市場機制可以調節商品和要素的供求,即完全靠“看不見的手”可以實現資源最優配置。但是,市場經濟的實踐表明,在多數情況下市場機制不能有效配置資源,這種情況被稱為“市場失靈”或“市場失敗”。

  市場失靈主要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競爭和不完全信息等幾種情況。

  為了盡可能地達到資源配置的最優狀態,國家需要采取相應的經濟政策來加以調節。

  (一)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指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場機制實現有效配置。

  公共物品的生產和消費問題不能由市場上的個體決策來解決,必須由政府來承擔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務。

  公共物品包括國防、道路、廣播電視、警察、燈塔等

     溫馨小貼士:如果您在報名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審計師考試頻道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熱點專題2014審計師考試報名|考試時間|免費題庫練習

  套餐推薦2014審計師無憂暢學|全科題庫下載|招生計劃

  2015年審計師考試《宏觀經濟學》章節串講匯總

  (二)外部性

  1.外部性的定義與分類

  在現實中,許多經濟活動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私人利益與社會利益是不相同的,這是因為某些經濟活動具有外部性。

  私人成本----某一經濟主體為進行某種經濟活動所付出的成本。

  社會成本----不僅包括某一經濟主體為進行某種經濟活動所付出的成本,也包括由這種活動引起的外部效應(即對其他個體的影響)。

  經濟學意義上的外部性是指單個家庭或廠商的經濟活動對其他家庭或廠商的外部影響,也稱為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外在效應可分為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

  1.所謂外部經濟---指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家庭或廠商無償地帶來好處,顯然,這項活動的私人利益小于社會利益。

  2.所謂外部不經濟---指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家庭或廠商帶來的危害,顯然,這項經濟活動的私人利益大于社會利益。

  無論是外部經濟或外部不經濟,都可分為生產的外部經濟和消費的外部經濟,生產的外部不經濟和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1)生產的外部經濟---指廠商的經濟活動對社會產生有利影響。如某企業對所雇傭的工人進行培訓,如果這些工人轉到其他企業工作,其他企業不用支付培訓費用就能用上熟練工人。

  (2)消費的外部經濟---指家庭的經濟活動對社會產生有利影響。

  如甲家庭對其居住的周圍環境進行綠化和保護時,附近的其他家庭得到了不支付報酬的好處。

  (3)生產的外部不經濟----指廠商的經濟活動對社會產生的不利影響。

  例如,在河流上游開辦化工企業或造紙企業,企業對生產排出的廢物、廢水沒有采取任何治理措施,而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此時,河流下游的企業、居民就無法使用清潔的水源。他們為了使自己的生產和生活不受影響,就需要為獲得潔凈的水源而投入必要的金錢,或者對河水消除污染,或者另外尋找新的水源。對于化工企業或造紙企業而言,他們的經濟活動就是外部不經濟的。

  (4)消費的外部不經濟---指家庭的消費行為對其他家庭帶來不利影響。

  如吸煙者的行為危害了被動吸煙者的身體健康,但沒有對受害者進行任何的補償。

  2.外部不經濟與政府干預

  外部不經濟會造成資源配置失當,對此,政府可以采取相應的干預手段來糾正,以優化資源配置。具體政策措施:

  (1)征稅和補貼。對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企業,政府應該征稅,其數額應等于該企業給社會其他成員造成的損失,從而使該企業的私人成本等于社會成本。反之,對造成外部經濟的企業,政府應給予補貼,使該企業的私人利益等于社會利益。

  (2)企業合并。通過將外部經濟的企業與外部不經濟的企業合并為一個企業的方式,可以消除不利的外部影響。

  (3)明確產權。在許多情況下,外部影響之所以導致資源配置失當,是由于產權不明確。如果產權是完全確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響可能不會發生。

  (三)不完全競爭

  1.不完全競爭----指當市場競爭不充分,某產品生產企業能夠明顯地影響產品價格的狀況。

  2.不全競爭主要表現為市場壟斷。

  壟斷往往導致資源配置缺乏效率,壟斷利潤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這就有必要進行政府干預。

  3.對不完全競爭(尤其是壟斷)的干預----配給、價格控制、稅收和補貼政策、法律法規、行業國有化等。

      溫馨小貼士:如果您在報名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審計師考試頻道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初中級審計師資格查詢

初中級審計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初中級審計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初中級審計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