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備考加油站:會計知識5


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基本分類,是設定會計報表結構和內容的依據,也是進行確認和計量的依據。對會計要素加以嚴格定義,就能為會計核算奠定堅實的基礎。會計要素主要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六大類。
一、資產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一個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具備一定的物質資源,或者說物質條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些必要的物質條件表現為貨幣資金、廠房場地、機器設備、原料、材料等等。這些貨幣資金、廚房場地、機器設備、原料、材料等等,稱為資產,他們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除以上的貨幣資金以及具有物質形態的資產以外,資產還包括那些不具備物質形態、但有助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產,也包括對其他單位的投資。
資產具有如下特點:第一,資產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比如,貨幣資金可以用于購買所需要的商品或用于利潤分配,廠房機器、原料、材料等可以用于生產經營過程。制造商品或提供勞務,出售后收回貨款,貨款即為企業所獲得的經濟利益。第二,資產都是為企業所擁有的,或者即使不為企業所擁有,但也是企業所控制的。企業擁有資產,就能夠排他性地從資產中獲得經濟利益;有些資產雖然不為企業所擁有,但是企業能夠支配這些資產,同樣能夠排他性地從資產的使用中獲得經濟利益。以融資租賃為例,對于所租入的資產,企業并不擁有所有權,但是由于租賃合同中條款規定的租期相當長,接近于該資產使用壽命,到租期結束時承租企業有優先購買這些資產的權利,在租期內企業有權支配資產,并從中受益,所以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當視為企業的資產。而企業沒有買下礦產使用權的礦藏、工廠周圍的空間等,都不能作為企業資產。第三,資產都是企業在過去發生的交易、事項中獲得的。只有過去發生的交易、事項才能增加或者減少企業的資產。不能根據談判中的交易或者計劃中的經濟業務來確認一筆資產。
對資產可以作多種分類,比較常見的,是按流動性以及按有無實物形態來分類。按流動性進行分類,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或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是指那些可以在一年內變現的資產,如應收賬款、存貨等。有些企業經濟活動比較特殊,其經營周期可能長于一年,比如,造船、大型機械制造,從購料到銷售商品直到收回貨款,周期比較長,往往超過一年,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把一年內變現作為劃分流動資產的標志,而是將經營周期作為劃分流動資產的標志。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變現周期往往在一年以上,所以稱為長期資產或非流動資產。按流動性對資產進行分類,有助于掌握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從而進一步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一般來說,流動資產所占比重越大,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比重越大,則支付能力越強。
按資產有無實物形態分,可以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如存貨、固定資產等屬于有形資產,因為有物質形態,而應收賬款、短期投資、專利、商標等等,都屬于無形資產,因為他們都沒有實物形態,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傳統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僅將專利、商標這些不具有物質形態、能夠給企業帶來超額利潤的資產稱為無形資產。
二、負債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如果把資產理解為企業的權利,那么,負債就可以理解為企業所承擔的義務。
負債具有如下特點:第一,負債是由于過去的交易、事項引起的、企業當前所承擔的義務。企業預期在將來要發生的交易、事項可能產生的債務不能作為負債。第二,負債將要由企業在未來某個時日加以清償。第三,為了清償債務,企業往往需要在將來轉移資產,比如用現金償還或者實物資產清償,或者通過提供勞務來償還,或同時轉移資產和提供勞務償還。也有可能將債務轉為所有者權益。
按償還期間的長短,一般將負債分為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預期在一年內到期清償的債務屬于短期債務。有些企業經營周期超過一年,這時,預期在一個經營周期內到期清償的債務,也屬于短期債務。除以上情形以外的債務,即為長期債務,一般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三、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又稱之為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相對于負債而言,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所有者權益不像負債那樣需要償還,除非發生減資、清算,企業不需要償還其所有者。第二,企業清算時,負債往往優先清償,而所有者權益只有在清償所有的負債之后才返還給所有者。第三,所有者權益能夠分享利潤,而負債則不能參與利潤的分配。所有者權益在性質上體現為所有者對企業資產和剩余利益,在數量上也就體現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四個項目,其中,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合稱為留存收益。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企業日常從事各生產經營活動,從而取得收入,在取得收入的過程中也會發生消耗,以收入抵償消耗即為盈利,最終表現為凈資產的增加。這里所講的日?;顒樱傅氖瞧髽I正常性的、經常性的活動,像商業企業從事商品購銷活動,金融企業從事存貸款、證券投資業務,工業企業制造和銷售產品,都屬于日?;顒?。企業所進行的有些活動并不是經常發生的,比如工業企業賣出作為原材料的存貨,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不是經常發生的,但與日常經營活動直接相關,因此也列入收入。
收入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收入是從企業的日?;顒又挟a生的,如工商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收入。有些交易、事項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由于不是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產生的,就不屬于企業的收入,而作為利得。例如,出售固定資產所取得的收益就不能作為企業的收入。第二,收入可能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如增加銀行存款、形成應收賬款,也可能表現為企業負債的減少,如以商品或勞務抵償債務;也可能同時引起資產的增加和負債的減少,比如銷售商品抵償債務,同時收取部分現金。第三,收入將引起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按企業所從事日常活動的性質,收入有三種來源:一是對外銷售商品,通過銷售商品,取得現金或者形成應收賬款;二是提供勞務;三是讓渡資產的使用權,主要表現為對外貸款、對外投資或者對外出租等等。
按日?;顒釉诠?、企業所處的地位,收入還可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其中,主營業務收入是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而從事的日?;顒又械闹饕椖?,可根據企業營業執照上規定的主要業務范圍確定,例如工業、商品流通企業的主營業務是銷售商品,銀行的主營業務是存貸款和辦理結算等等。其他業務收入是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日?;顒邮杖耄绻I企業銷售材料、提供工業性勞務等。
五、費用
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顒又兴l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費用與收入相配比,即為企業經營活動中取得的盈利。與收入相對應,費用的特點在于:第一,費用是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顒又邪l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像固定資產清理損失就不是日?;顒影l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所以屬于損失;第二,費用可以表現為資產的減少,如耗用存貨,也可能引起負債的增加,如負擔利息,或者同時表現為資產的減少和負債的增加;第三,費用將引起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費用按照其與收入的關系,可以分為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兩部分。其中,營業成本是指所銷售商品的成本,或者所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按照所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在企業日?;顒又兴幍匚豢梢苑譃橹鳡I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管理費用是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顒又邪l生的除營業成本以外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財務費用是企業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而發生的費用。
六、利潤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凈利潤為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等三個項目的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之后的余額。有些補貼收入也計入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顒又兴a生的利潤,為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減去有關期間費用后的余額;投資凈收益是投資收益與投資損失的差額;營業外收支是與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支出,其中,營業外收入項目主要有捐贈收入、固定資產盤盈、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罰款收入等,營業外支出項目主要有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等。
七、會計恒等式
㈠ 資產、負債與所有者權益和數量關系
資產=權益=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分配后
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
㈡ 收入、費用與利潤的數量關系
收入―費用=利潤
㈢ 六大會計要素之間的關系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分配前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編輯推薦:2014年土地估價師考試VIP套餐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