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備考加油站:會計知識3


第二節 會計假設
會計假設又叫會計核算基本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空間環境所作的合理設定。對會計核算對象的確定、會計方法的選擇、會計數據的搜集都要以這一系列的前提為依據。會計假設包括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和貨幣計量假設。
一、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單位,也稱為會計實體、會計個體。會計工作的目的是反映一個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為包括投資者在內的各個方面做出經濟決策和投資決策服務。會計所要反映的總是特定的對象,只有明確規定會計核算的對象,將會計所要反映的對象與其他經濟實體區別開來,才能保證會計核算工作的正常開展,實現會計的目標。
會計主體作為會計工作的基本前提之一,為日常的會計處理提供了依據。第一,明確會計主體,才能劃定會計所要處理的經濟業務事項的范圍。只有那些影響會計主體經濟利益的經濟業務事項才能加以確認和計量,會計工作中通常所講的資產、負債的增減,收入的取得,費用的發生,都是針對特定會計主體而言的。第二,明確會計主體,才能把握會計處理的立場。企業作為一個會計主體,對外銷售商品時,一方面形成一筆收入,同時增加一筆資產或者減少一筆負債,而不是相反;同時,企業采購材料,導致現金減少、存貨增加,或者債務增加、存貨增加,而不是相反。第三,明確會計主體,將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與會計主體所有者的經濟活動區分開來。無論是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還是會計主體所有者的經濟活動,都最終影響所有者的經濟利益,但是,為了真實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必須將會計主體經濟活動與會計主體所有者的經濟活動區別開來。
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往往是一個會計主體,比如,一個企業作為一個法律主體,應當建立會計核算體系,獨立地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比如在企業集團的情況下,一個母公司擁有若干個子公司,企業集團在母公司的統一領導下開展經營活動,為了全面反映這個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就有必要將這個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實體,通過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反映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時,為了內部管理的需要,也對企業內部的部門單獨加以核算,并編制出內部會計報表,企業內部劃出核算單位也可以視為一個會計主體。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企業是否持續經營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影響很大。只有設定企業是持續經營的,才能進行正常的會計處理。例如,采用歷史成本計價,是設定企業在正常的情況下動用它所擁有的各種經濟資源和依照原來的償還條件償付其所負擔的各種債務,否則,就不能繼續采用歷史成本計價;再如,只有設定企業是持續經營的,才能在歷史成本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計提折舊的方法,否則,就不能繼續采用折舊的方法,而只能采用可變現凈值法進行計價。
由于持續經營是根據企業發展的一般情況所作的設定,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縮減經營規模及至停業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為此,往往要求定期對企業持續經營這一前提做出分析和判斷。一旦判定企業不符合持續經營前提,就應當改變會計核算的方法。
三、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又稱會計期間。
會計分期的目的是,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編報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地向各方面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信息。
根據持續經營所設,一個企業將要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況繼續經營下去。要最終確定企業的經營成果,只能等到一個企業在若干年后的歇業的時候核算一次盈虧。但是,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經營決策要求及時得到有關信息,不能等到歇業時一次性地核算盈虧。為此,就要將持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劃分成為一個個相等的期間,分別核算和反映。會計分期對會計原則和會計政策的選擇有著重要影響。由于會計分期,產生了當期與其他期間的差別,從而出現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進而出現了應收、應付、遞延、預提、待攤這樣的會計方法。
最常見的會計期間是一年,以一年確定的會計期間稱為會計年度,按年度編制的財務會計報表也稱為年報。在我國,會計年度自公歷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為滿足人們對會計信息的需要,也要求企業按短于一年的期間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如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稱為會計中期報告。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采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記錄和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計是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全面系統的反映,為此,需要貨幣這樣一個統一的量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充當了一般等價物,企業的經濟活動都最終體現為貨幣量,所以也有可能采用貨幣這個統一尺度進行會計核算。當然,統一采用貨幣尺度,也有不利之處,許多影響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些因素,并不是都用貨幣來計量的,比如,企業經營戰略,在消費者當中的信譽度,企業的地理位置,企業的技術開發能力,等等。為了彌補貨幣量度的局限性,要求企業采用一些非貨幣指標作為會計報表的補充。
在我國,要求采用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是對貨幣計量這一會計前提的具體化??紤]到一些企業的經營活動更多地涉及外幣,同時也規定,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當然,提供給境內的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編輯推薦:2014年土地估價師考試VIP套餐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