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農業》輔導:農產品差價和比價分析


三、農產品差價和比價分析
(一)農產品差價
農產品差價是指同一種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由于地區、季節、質量和流通環節等的不同而形成的價格的差額。根據價格差額形成的原因,可以將農產品價格差價分為地區差距、季節差價、質量差價、購銷差價、批零差價。
(1)農產品地區差價是指同一種農產品在同一時間不同地區價格之間的差額。地區價格差價包括地區收購差價和地區銷售差價。其中,地區收購差價是由于農產品各產地的條件不同,導致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不同,從而產生差價;地區銷售差價是由于農產品各產地距離銷售市場遠近不同,導致流通成本不同,從而造成地區差價。
計算公式如下:
?、?nbsp;已知產銷兩地收購價格和銷售價格
地區收購差價=集散地收購價格-產地收購價格
地區銷售差價=銷地批發(或零售)價格-產地批發(或零售)價格
按地區差率計算,請參見教材第160頁 公式。
(2)農產品季節差價是指同種農產品在統一市場內不同季節存在的價格差額。造成季節差價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同種農產品在不同季節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造成季節差價;二是由于農產品生產的季節性和消費的常年性,從生產到消費之間需要進行農產品的儲存,儲藏過程的費用和自然損耗要通過季節差價得到補償。
季節差價的計算公式:
?、?nbsp;成本法。以旺季最低價格為基價,加上季節儲存費用和利潤計算季節差價。
某季節價格=(基價+儲存費用+利息)/(1-損耗率)±季節盈虧
季節差價=某季節價格-基價
?、?nbsp;比較法的計算,請參見教材第161頁 公式。
(3)農產品質量差價是指同種農產品在同一市場和同一時間上,因質量差別而產生的價格差額。質量差價的表現形式有品質差價、品種差價、等價差價、鮮度差價、包裝差價等。計算公式為:農產品質量差價=非標準品價格-標準品價格
?、儋|量比率法:
質量比率=非標準品價格/標準品價格*100%
質量差率=標準品價格*質量比率-標準品價格
?、谫|量差率法:
質量差率=(非標準品價格-標準品價格)/標準品價格*100%
質量差價=標準品價格*(1±質量差率)-標準品價格
?、圪|量差額法:
質量差價=非標準品價格-標準品價格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農業》輔導:影響農產品價格因素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農業》輔導:農產品的價格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農業》輔導:供求均衡與蛛網理論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農業》輔導:農產品供給彈性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