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人力資源》輔導:壟斷與外部性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人力資源》輔導:壟斷與外部性

更新時間:2013-08-15 08:45:25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摘要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人力資源》輔導:壟斷與外部性

環球十年校慶,財經精品課程冰點價促銷 

 

  第三節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本節考點】

  1、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對稱等導致市場失靈的基本因素的含義及其對市場機制運行的影響。

  2、政府針對市場進行干預的方式和措施。

  3、科斯定理的含義。

  【本節內容】

  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等。

  一、壟斷

  (一)壟斷與市場失靈

  1、根據微觀經濟學的分析,只有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的生產成本從長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場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產量最大,價格最低,消費者獲得最大滿足。

  2、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生產者不再是完全的價格接受者,資源已不可能在部門之間自由流動,導致生產者生產的產量不是最大的產量,市場價格不是最低的價格,長期來看成本也比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的生產成本要高,消費者將不再可能獲取最大滿足。

  3、由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廣泛存在,市場機制很難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資源不可能實現最優配置。

  (二)政府對壟斷的干預

  1、為了保護和促進競爭,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限制壟斷和反對不正當競爭;比如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

  2、政府對壟斷進行干預的另一種手段是對壟斷行業進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對壟斷行業的產品或服務的價格進行管制或規定限價,或規定利潤率。

  二、外部性

  (一)外部性與市場失靈

  1、外部性:所謂外部性或外部影響,是指某個人或某個企業的經濟活動對其他人或其他企業造成了影響,但是卻沒有因此付出代價或得到利益。

  2、外部性分類:

  根據經濟活動主體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外部性分為生產的外部性和消費的外部性。

  根據對他人的影響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1)外部經濟:是某人或者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成員帶來好處,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能由此得到補償。

  例如:企業研發新技術,導致技術擴散;你放煙花別人觀賞;

  (2)外部不經濟:是某人或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

  例如: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廢氣污染農田使農場主受損;

  公共場合吸煙造成空氣污染等。

  3、外部性對市場機制運行的影響

  由于外部影響的存在,市場機制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

  (1) 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缺乏生產積極性,產出水平低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造成產品的供給過少。

  (2) 對于產生外部不經濟的生產者,邊際私人成本小于邊際社會成本,傾向擴大生產,產出水平就會大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造成產品的供給過多。超過帕累托最優所要求的產量水平,造成資源配置的無效率配置。

  外部性導致資源配置失當,即使是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響,整個經濟的資源配置也不可能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